第198章 大家好
萬安鎮,農村信用社。
孫立國衝泡了一缸子茶水遞給李哲,「老弟,你的運氣是真好,最後一波福利讓你給抄上了。」
「孫哥,啥意思?」李哲被這沒頭沒尾的話說蒙了。
孫立國小聲說道:「上麵剛下了文件,無息貸款停止新增發放。年後再來信用社貸款,就要算利息了。」
對於這一點,李哲是有心理準備的,隻是不知道具體的時間。
這件事對於他的蔬菜大棚擴建計劃確實有一定的影響。
李哲有兩種擴建模式,第一種就是和家人朋友一起成立蔬菜公司,租賃集體土地大規模的種植,並且自產自銷。
第二種模式,跟普通的農戶合作,交給他們蔬菜大棚種植技術,幫著他們從信用社貸款,同時簽訂蔬菜收購協議,並且將蔬菜協議加價轉賣給京城市蔬菜公司。
第一種擴建模式,李哲說了算,哪怕再次貸款會增加利息,影響也不大,無非是少賺一點。
但第二種擴建模式,需要和農戶合作,讓農戶自己從信用社貸款,村人的日子都不是很寬裕,無息貸款和有利息的貸款對於他們來說影響不小,很多人可能會因為這一點望而卻步。
不過,李哲思索了沒多久,神色又輕鬆了下來,任何事情都是有兩麵性的,反過來想想,貸款利息其實也是一種篩選和門檻,將那些種植反季節蔬菜積極性不高的人擋在外麵。
一開始將門檻提高,能篩掉一些渾水摸魚的人,也是一件好事。
就像李哲當初成立大營村蔬菜合作社,要求社員每月繳納4元社費,就是故意提高加入門檻,
看熱鬧您就在外麵看,這屋子地方小,站不下。
「孫哥,您聽說過京城市蔬菜公司嗎?」
孫立國笑道:「老弟,這個公司我還真聽過。」
這下輪到李哲意外了,「您跟這個公司打過交道?」
「那倒沒有。這麵的關係有點複雜,農業部提出了菜籃子工程計劃,其中就包括農行的菜籃子工程專項貸款,這京城市蔬菜公司就是貸款大戶,蔬菜的收購儲存運輸都要依賴周邊農行和信用社的信貸支持。上邊早就跟我們打過招呼,這屬於優先級的大客戶。」
孫立國說完,下意識地問:「這家公司想收購你的反季節蔬菜?」
「對,他們總經理劉建華找的我,很有誠意。但您也知道,我總共就建了十幾畝大棚,那點產量還不夠他們塞牙縫,所以,我就想著再擴建蔬菜大棚的規模。」李哲喝了口茶水,繼續說:
「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我想著把種植蔬菜大棚的技術教給村民,讓他們也跟著我一起種植蔬菜大棚?您覺得這個想法怎樣?」
這也是李哲今兒個來的關鍵目的。他想要擴建蔬菜大棚規模,離不開信用社和當地政府的支持。
其他的不說,就一個資金問題就繞不過去。
這年頭村人都不富裕,想建造蔬菜大棚,大多數人都得去信用社貸款,沒有信用社的支持,
李哲的擴建計劃根本無法施行。
孫立國立刻猜中了李哲的想法,去年他支持李哲建蔬菜大棚,就是希望他能帶動其他農戶一起來信用社貸款。
「老弟,咱們關係這熟了,我實話跟你說,我們每年都有放款任務。今年沒了無息貸款政策,讓農戶貸款的難度更大了,我是打心眼支持你這個計劃。
不過,這麵也存在一些隱患,咱們還得先研究研究。」孫立國端起暖壺,給李哲續了一杯水,
「無息貸款是從八三年開始發放的,很多貸款都辦理了延期,最長期限是五年,也就是88年到期。結果大部分貸款都收不回來,再加上父債子還」的政策影響不好,所以,無息貸款就暫停新增發放了,雖然還沒有完全暫停,但我估摸著也快了。
同時,上麵要求嚴格處理不良債務問題,以後,不良債務也會成為信用社的「核心考核。我們壓力很大啊。」
李哲聽明白了,「您是擔心農戶種植蔬菜大棚虧了錢,還不上貸款。」
「沒錯,我就是擔心這個。李老弟你的本事我是相信的,你借錢,我也是一百個放心。但那些村民我信不過,他們可沒你這本事,萬一大棚建起來,沒賺錢,反倒虧了錢,又是一筆爛帳。」孫立國瞅了瞅外麵,歎道:
「到了年根,我們的信貸員一直在外麵催收,結果呢?集體企業的負責人失蹤了,個人貸款的村民也找不到人,快愁死我了。」
「孫哥,您的擔心是對的,這個問題確實要考慮。」從李哲的角度看,提高信用社的貸款難度並不是什壞事,貸款額度就那多,別人都貸走了,他拿什擴建蔬菜大棚。
他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我說要教村民種植蔬菜大棚並不是一句空話。
我會成立一家公司,雇傭一些有經驗的技術員,給那些想種蔬菜大棚的農戶上課。並且,從買建材建大棚育苗移栽搭架施肥打藥-我們都會派技術員親自指導。
蔬菜出現病害,我們也會幫著處理,在種植技術方麵我絕對不會藏私。
保證村民能把蔬菜種出來,能賺到錢,讓他們有能力償還信用社貸款。」
孫立國摸著下巴,反問:「老弟,那你圖個啥?」
李哲笑了笑:「我們會和農戶簽訂一份蔬菜收購協議,約定好蔬菜成熟後,以固定的價格收購蔬菜,然後,我們公司會將蔬菜轉賣給京城市蔬菜公司。」
孫立國是金融係統的,一下子就明白了過來,笑道:「老弟,要不說你能賺錢呢。我算是看出來了,你就算是不種蔬菜大棚,幹別的一樣賺錢。」
「孫哥,您就別誇我了,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李哲繼續總結道:「我們公司教授種植技術,村民負責種植蔬菜,信用社負責提供貸款業務,京城市蔬菜公司負責收購和銷售。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產業鏈的閉環,大家都能受益,您覺得怎樣?」
孫立國沒有立刻回答,認真地想了想說道:「不錯,我覺得這個主意挺好。比村民們自己鼓搗那些亂七八糟的項目要好———」
說著說著,他仿佛又想到了什,「對了,還有一種情況,有些農戶跑到信用社貸款,為了能順利辦下貸款,他申報的項目是符合規定的,但他拿到錢就去幹別的了。
南關村有一戶姓陳的就是,說是要開個磚窯,前些日子我們去考察進度,結果連個坑都沒有。
再去他家問,家人也不肯說,後來還是跟鄰居打聽才搞清楚,那小子拿著錢去了南方做生意—
我擔心有人打著種植蔬菜大棚的幌子,拿著貸款幹其他事。」
「是有這種可能。我們到時候可以采取一些監管措施,比如說,農戶想要辦貸款,首先要加入我們蔬菜合作社,我們合作社會和信用社一直有聯係。
建大棚先從挖地基開始,動工前,我們會通知信用社大概需要多少錢,信用社先撥給他們一部分施工款。
之後,我們合作社會去檢查,大棚的地基挖好了,再發放購買建材的貸款,
所有的貸款都是分批發放,一旦發現對方挪用貸款,後續貸款就全部停止發放。」
孫立國點點頭,其實這種辦法談不上多高明,信用社也能想到,隻是實施起來難度較高。現在李哲的蔬菜合作社願意幫忙監管,對他們來說也是好事。
「老弟,你的這個擴建大棚的計劃,我個人非常支持。你繼續推動,我也向上級領導匯報,爭取他們的支持。」
李哲道:「孫哥,我也知道,這事不是您一個人說了算,如果需要走動關係,您跟我說一聲,
咱哥倆一起想轍。」
孫立國小聲提醒:「政府那邊也能說上話,你也要提前走動走動。」
李哲點點頭:「這兩天我會去拜訪陳鎮長。」
蔬菜大棚的規模越大,利益越多,李哲一個人根本吃不下,大家一起賺錢才能長久發展」
大營村,村北。
夕陽西下,林小虎將最後一卷大棚的草簾子放下,累得雙臂發酸。他也不嫌冷,直接一屁股坐在夯土牆上,目光無神地眺望遠方。
虎妞的到來把他對未來的憧憬擊得粉碎。
有虎妞盯著,他也不敢主動靠近青禾了,一想到這,他的心就有些痛,
忽然,看到一輛綠色的卡車開過來,他習慣性地走了過去。這輛每天都開往京城的卡車,總能給他一種新鮮感,哪怕隻是和車上的人聊兩句,也能讓他覺得,自己距離京城更近了。
他見到李哲從車下來,立刻屁顛顛地跑過去,「李哥,您回來了!」
李哲瞅了他一眼,「小虎,臉色怎這難看?生病了?」
「沒有,昨兒個沒睡好。」林小虎撓撓頭,汕笑了一聲。
李哲也沒多問,吩咐道:「你去通知大家夥,忙完了去三號棚領工資和過年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