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認可
「那成,等這次回村後,我就好好宣傳,爭取冬天讓更多人跟著咱種蔬菜大棚。」老李弄清了兒子的賺錢模式,覺得這種方法挺好,本錢小利潤高,最重要的是風險低。
「爹,這宣傳可是門大學問,您打算怎宣傳?」
「這個我還真沒想過,你腦子好使,跟我說說。」
李哲想了想說道:「有句老話,法不輕傳道不賤賣。咱不能上趕著教人家種蔬菜大棚。咱們要通過間接的宣傳,讓鄉親們覺得種植蔬菜大棚能賺錢,他們發自內心的想跟著咱們種,求著咱們教他們種。」
老李明白了,「就像上次你給大家夥發福利一樣?」
「對,那是一種很直觀的手段。年前,我還會再發一次福利,這次會發得更多更好。通過這種方法讓村人知道咱們確實掙錢了,他們自然就有學習種植蔬菜大棚的想法。」李哲頓了頓,繼續說:
「但這還不夠,還得通過官方的手段宣傳。我已經接受了兩家報紙的采訪,回頭我去一趟鎮上,跟陳鎮長匯報一下情況,讓他幫著咱在鎮宣傳一下。您想想,村民們要是知道咱家的黃瓜一斤能賣七八塊,他們能不心動?」
老李一拍巴掌,「這個主意不錯!這鎮幫忙宣傳影響就大了,周邊的幾個村子要是也跟著種,想種植蔬菜大棚的人至少能翻倍。」
李哲還有一個文化輸出的計劃,就是拍攝一部大棚題材的宣傳影片,名字他都想好了叫《大棚愛情故事》。
這部電影是專門給農民看的,不進電影院,就是在露天播放。
主要拍攝場景就是蔬菜大棚,演員也都是農民本色出演,機器要租,要借,反正他不會花錢買;再適當地找政府和京城市蔬菜公司要一些扶持,總之將成本壓到最低。
如果成本不高,一切順利,就今年開拍;
如果成本高或借不到設備,那就推遲到明年。也不需要多高的藝術性,就是給鄉親們單調的夜間生活增添一些娛樂。
總之,就是從各個方麵給鄉親們輸出一個思想:大棚好大棚妙,一年四季數鈔票!
翌日上午。
365蔬菜店。
清早,孫濤依舊是第一個來店的。他打開店門,清點了一下店的物品。聽到外麵有汽車的動靜,他推門走了出去,果然見到門口停著一輛軍綠色卡車。
他走到車旁,跟李哲打了一聲招呼,就跑到了後車廂卸車。他發現今天的菜筐比往日多了,笑著問:「李哥,又有一批蔬菜下來了?」
「對,大棚又成熟了一批新菜,年前就不找其他銷售渠道了。蔬菜店這些日子的菜量可能要大一些,能賣完嗎?」
孫濤拍著胸脯:「絕對可以!要是咱不限購,再增加一倍的菜量也能賣完。」
李哲笑罵道:「你小子可別吹牛,賣不完了我扣你工資。」
「那不能。」孫濤嘿嘿一笑,搬著菜筐往店走。
其實,之前有很多餐廳主動找上門,想要從他這進菜。李哲並不缺銷售渠道,之所以沒有立刻擴展,主要是因為年前他需要送禮,沒法穩定地給對方供菜。
年前這段時間,全聚德長城飯店蒙娜麗莎餐廳和蔬菜店都不放假,而且用菜量比較多;李哲可以暫時將新上市的蔬菜供應給他們。等年後,再找一個穩定的銷售渠道。
卸完菜,卡車離開了。
李哲和孫濤也進了店。李哲指著最後搬進來的兩個菜筐說道:「濤子,那兩個菜筐不要動,是我用來送禮的。」
「好,李哥。」孫濤將兩個菜筐搬到靠牆的位置。
「濤子,過年期間的值班表安排出來了嗎?」
孫濤幹完活,用毛巾擦擦手,說道:「安排好了。三個理貨的大媽輪班休息,我怕人手不夠,
打算再雇傭一個。林知夏過年不回家,也能值班;陳菊和王婷都休息。
我怕人手不夠,又去找馬蒂要了個人。過年期間,我就不休息了,基本上都在店。這樣差不多人手也就夠了。」
「行,有時間我也過來幫忙。」
李哲在店待了三個小時。
十點多,他打了輛麵的,帶上兩筐菜和四樣禮物去了京城電視機廠家屬院。
前幾天,王婷幫她父親預定了五十斤的反季節蔬菜,錢都已經提前給了。為了表示對未來老丈人的尊敬,李哲親自上門送菜。
下車後,李哲給了司機一些錢,請他幫自己一起搬上樓。隨後,他整理了一下衣服,敲響了王家的門:「咚咚——」
門開了,王婷俏生生地站在門口,上身穿著粉色毛衣,下麵穿著一條闊腿褲。饒是衣服都比較寬鬆,但依舊很顯身材。
見李哲手還提著禮物,她小聲道:「不是說了不用帶禮物嗎?」
「帶了一些咱們店的水果給叔叔阿姨嚐嚐,還有你喜歡吃的草莓。」李哲帶了四樣禮物,草莓橙子兩條煙一盒點心匣子。
王婷笑笑,她這些天在店可沒少吃草莓。她接過李哲手的東西,「快進來吧。」隨即,她又對著屋喊道:「爸媽,李哲來了。」
王光偉剛才就聽到了開門的動靜,也迎了過來:「辛苦你了,還專門送了一趟。」
「叔叔,您不用客氣。以後用菜,提前招呼一聲就行。」
王光偉看起來四十歲出頭,長得斯斯文文,舉手投足間頗有幾分領導的姿態。
他跟李哲一起將菜筐搬進了客廳,掀開上麵的棉襖看了看:「,這菜真新鮮,今兒早上剛摘的吧?」
「對,都是新菜。您定了五十斤菜,我給您帶了六十斤,多出來的十斤菜,您自己留著吃。」
王光偉笑著說:「那敢情好!過年啥都不缺,唯獨稀罕這反季節蔬菜。我記得沒錯,是叫這個名兒吧?」
「沒錯,是這個名字。」
這時候,陳淑芳也從廚房走出來,熱情地招呼道:「李哲來了,快坐。聽婷婷說你喜歡吃肉,
今兒個中午我給你露一手,做個紅燒肉。」
李哲笑道:「謝謝阿姨!早就聽婷婷說您的廚藝好,今兒個可算是有口福了。」
王婷指著茶幾上的禮物袋,「媽,這是李哲給您帶的禮物。」
陳淑芳瞅了一眼,也看不清麵是啥,笑著說:「以後來家吃飯可不興帶東西了。你們歇會兒,我去做飯了。」陳淑芳說完,又進了廚房。
王光偉泡了一壺茶水,招呼道:「來,坐下喝茶。」
李哲想接過茶壺,「叔叔,我來吧。」
「不用,你坐。」王光偉端著茶壺,要給李哲倒水。
李哲用手虛扶了一下。
王婷從袋子拿出草莓,衝著李哲說,「你和我爸聊會兒,我去洗點水果。」
「去吧。」李哲點點頭,端起茶水喝了一口。
王光偉還是頭一次見李哲,上下打量著對方。小夥子長得不錯,個子也高,身上衣服也很得體,很有派頭。
「李哲,聽婷婷說,你開的那家涉外蔬菜店生意還不錯。」
李哲放下茶杯說道:「對,主要是有反季節蔬菜引流。雖然開辦的時間不長,但是已經有了穩定的客源。」
王光偉追問道:「你那家蔬菜店除了反季節蔬菜,也賣其他的商品?」
「對,還有一些肉類水果和雜貨,都是跟食物有關的商品。」
王光偉當了多年的辦公室主任,是個很精明很有能力的人。「如果不包括反季節蔬菜的利潤,你那家店盈利嗎?」
「盈利。」
王光偉暗暗點頭。反季節蔬菜賺錢他是知道的,但不包括反季節蔬菜利潤的情況下,李哲的店鋪依舊盈利,那就很厲害了。
他有些好奇地問:「你之前不是一直在給餐廳供菜嗎?怎突然想起開一家綜合性蔬菜店了?」
李哲沒有立刻回答,端起茶壺給王光偉添了一杯茶水,才緩緩說道:「我現在之所以能賺錢,
主要是隻有我一個人能種植反季節蔬菜。但是反季節蔬菜的種植門檻不是很高,以後跟風種菜的人會越來越多。
反季節蔬菜少,我可以挑客戶選渠道等以後反季節蔬菜多了,就會反過來,變成客戶和渠道選擇菜商。菜農們為了爭搶銷售渠道,
甚至可能會主動降價。」
李哲瞄了王光偉一眼,見對方聽得認真,繼續說:「我就想自己建立一個銷售渠道。這樣即使以後種反季節蔬菜的人多了,也不會影響到我的銷售渠道。我自己種菜,自己銷售,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產業鏈!你這個想法很好!」王光偉的驚訝溢於言表。
李哲剛才的那番話,讓王光偉對他有了新的認識。
之前,他一直以為李哲是個有點小聰明憑著冬菜稀缺賺錢的農村小夥,雖然有點生意頭腦,
但本質上還是個農民。
王光偉考慮過李哲最大的短板就是不穩定性:現在冬菜稀缺,他能賺錢;以後大家都會種冬菜了,他該如何?
現在看來,李哲已經提前看到了這一點,並且做出了更長遠的規劃——
這個小夥子不簡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