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自即日起。”

      “昭告天下。”

      “攤丁入畝。”

      “大明賦稅征收自田地啟,田地越多,納稅越多,無田地在身在冊者,無需納稅。”

      “一切賦稅皆針對田畝入冊,任何人不得逃稅。”

      “至於稅率,便定為十稅三。”

      “聖旨昭告至一處,便施行一處。”

      “除此外。”

      “半年之後,田畝造冊徹底定死,天下田地一切歸於國有,大明臣民隻有使用權,不得私下交易,如若私下交易便由官府論罪。”

      朱應凝視著朝堂群臣,威聲喝道。

      三道重磅國策徹底落定。

      攤丁入畝。

      土地國有。

      群臣的臉色各異。

      十稅二。

      這賦稅不低了。

      比原本的人丁稅高了很多,但相比於對於天下萬民而言,這直接以田畝征收的賦稅下,相反比他們之前要繳納的賦稅更低了。

      朱應之所以將此賦稅提高,為的就是逼那些權貴,那些地主出血。

      他們擁有的田地越多,要繳納的賦稅也就越多,這足可讓他們真正的肉痛。

      以往。

      天下不知道多少平民百姓想要種田,還需要付出高昂的佃租,付出的代價不小。

      但如今。

      用昔日漢武帝的話來說,攻守易形了。

      那些沒有田地的平民不用被征稅,他們背負的壓力也就沒有那大了,以前要求著地主租地給他們,但從此國策施行之後,那便是地主求著將地給他們去種了。

      至於朱應為什會給一個半載為期限,再禁止土地交易。

      為的就是讓大明天下的權貴們脫手,將田地還給那些無田可種的平民百姓。

      這一過程之中。

      絕對會讓權貴肉痛。

      也絕對會讓他們抗拒。

      但在朱元璋在位的當朝,軍政完全掌控,他們敢亂嗎?

      如果敢。

      那朱元璋是不會介意殺一些人的,順帶將他們的家產都抄沒了。

      隨著朱應的話音落下。

      朝堂上一片寂靜。

      顯然。

      隨著朱應將這攤丁入畝國策根本徹底說出來,朝堂上的大臣心中自然是充滿了不願意的,可他們也可以感受到了這高位之上祖孫三人的震怒。

      誰敢做出頭鳥,誰就是死路一條。

      或許他們兼並土地沒有違逆朝廷律法,但隻要朱元璋一句話,這是動搖大明國本,反對之人就一個活不了。

      這可不是真正的自由時代,而是皇權時代。

      律法的最終解釋便在於朱元璋。

      “諸卿。”

      “可聽明白了?”

      看著朝堂上寂靜一片,朱元璋也緩緩開口道。

      此話一落。

      朝堂群臣縱然再如何不願,也沒有任何辦法。

      “皇上聖明。”

      滿朝文武齊聲高呼道。

      朱元璋掃了一眼,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後又對著朱應道:“雄英,繼續說吧。”

      “剛剛本王說了。”

      “大明俸祿的確是低了。”

      “所以,本王日前與皇上和太子商議了。”

      “為大明全體官吏,加俸。”

      朱應對著滿朝文武宣布道。

      此話一落。

      朝堂群臣眼中也出現了波瀾來,如果說“攤丁入畝”讓他們肉痛,那加俸或許就是此番朝議能夠聽到的好事了。

      “不過加俸的細則,還未徹底議定。”

      “本王爭取會在這個月徹底定下,待得下個月便可施行新的俸祿細則。”

      “未來除了俸祿之外,本王還會給與天下官吏額外增加一份俸祿,此俸也可以稱之為賞俸,並非朝廷國庫發放,而是本王所執掌的皇家產業。”朱應又開口說道。

      話音落。

      自然又是讓群臣麵帶不解。

      “敢問皇長孫。”

      “何為皇家產業?”陳敬恭敬的問道。

      “日前。”

      “本王與皇上和太子議定大明的未來,議定國運。”

      “自是要將我皇族與國進行區分。”

      “國庫為國庫,乃是供養大明帝國發展壯大之根本,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強軍護民,壯大國力,而國庫之錢財並非能供養我皇族宗室。”

      “如若不將之區分,國不將國,皇族必為亂象之本。”朱應沉聲說道。

      聽著朱應的話。

      不少大臣都是眼前一亮。

      這等話語倘若是在曾經臣子所提,那就是悖逆之言,必會遭受朱元璋怒斥的。

      但如今。

      由朱應這個皇長孫親自開口,那自是意義非常。

      自古以來。

      國庫便為皇帝的私庫,一切的調撥都以皇帝為尊,享樂,奢靡,供養皇族。

      可以說。

      數千年來,這一點似乎從未變過。

      但今日。

      朱應的提及,區分國庫與皇族供養,國庫便是國庫。

      這自然引得不少大臣眼前一亮,更讓不少禦史充滿敬佩的看著朱應。

      “所以。”

      “本王得皇上與太子準予,設皇家產業。”

      “原沈家產業,如今已經全部整合入皇家產業,原本王麾下酒坊酒樓,已全部整入皇家產業。”

      “未來這些都將作為我皇族供養耗費來源。”

      “皇族供養,皇族所耗,一切皆與國庫無關。”

      “除此外,本王所言的賞俸便於這皇家產業內拿出,恩澤百官,恩澤天下官吏。”

      “依政績,以功績賦予。”朱應沉聲說道。

      話音落。

      朝堂上不少大臣已經麵帶欣喜之色。

      以前沈家被譽為大明第一巨富,那不是假的,沈家的產業遍布了大明天下各處府域,酒水,布坊,茶,瓷器等,幾乎都有涉及。

      毫無疑問。

      沈家曾經賺取的錢財不少,不說能夠與國庫相比,但也不少了,用以恩澤對待,那是綽綽有餘。

      而且再加上了朱應的酒坊,那或許會讓這生意更上一層樓。

      “王爺。”

      “老臣有一言。”

      趙勉站出來,老臉上帶著一種凝重之色。

      “趙尚書請說。”朱應一抬手,看向了趙勉。

      “或許將沈家產業規整於皇家產業之後,能夠供養皇族,甚至能夠以賞俸供養應天百官,可如若真正恩澤天下百官,那或許皇家產業賺取不少,可麵向天下官吏而言終究是杯水車薪。”

      “再而。”

      “還有朝廷針對宗族的供養,洪武二十三年供養宗族就耗費了兩百萬兩,未來供養的銀兩會更多,或許整個皇家產業供養宗族都不夠了。”趙勉臉色凝重的說道。

      今日既然朱應已經將國策乃至於恩俸都說的如此明白了。

      趙勉作為戶部尚書,已然是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了。

      此時此刻。

      趙勉自然也是要有幾分思慮。

      如若什都不做,那就承當不了這尚書之責了。

      

      同樣。

      這同樣也是趙勉為了自己,更為了這朝堂上許多大臣在博取利益。

      這是朱應要力推改革必然的阻礙。

      當然!

      這也是群臣礙於朱元璋的凶威,不敢表現出太過的反對,倘若未來是朱標或者朱應執政,如若再來推行這攤丁入畝之國策就絕對不會像現在這樣風平浪靜了。

      “趙尚書此話問得好。”

      但朱應也沒有任何惱怒,而是誇讚了趙勉一句。

      這一誇。

      自然是讓趙勉都是一愣。

      “皇家產業未來可不會局限於酒水,還有原本的產業。”

      “一個月內。”

      “諸位大臣都可以看到皇家產業真正的成果。”

      “除此外,吾大明皇族宗室供養也將會解決,不會再影響國本。”朱應直接豎起了一根手指,定下了一個月之期。

      “皇長孫如此自信。”

      “老臣相信皇長孫定有解決之法。”趙勉恭敬回道。

      而這時!

      藍玉則是站了出來。大聲道:“臣絕對支持皇上太子還有皇長孫的抉擇,為了大明永昌。”

      “臣等附議。”

      一眾淮西將領都是站了出來,齊聲附和道。

      看著所有的淮西將領站出來,幾乎所有的武臣全部都支持。

      這也讓朝堂上的文臣臉色都是一變。

      如若這一次改國策,朝堂之上的文臣武將都有反對,或許日後推行起來也不會那順暢,但如今藍玉等淮西將領的表態就代表了一點,軍隊完全支持皇帝改革。

      “這一次的改變。”

      “或許真的是勢在必行了。”

      “無法阻止了。”

      也正是這一刻。

      許多大臣心底已經是充滿了哀歎。

      實則。

      他們也想不通為何藍玉他們這些人立場會如此轉變,以前這些人可是動了他們一點利益,他們就會與誰拚命的,甚至真的氣到了連皇上也敢頂撞。

      可現在……著實是看不透了。

      實則。

      這也是作為朱應看重心腹與外臣的一點。

      在朱應恢複身份後,淮西將領就表明了他們的意圖,全心歸附。

      如此。

      朱應自然是想要讓他們成為手中的一把刀,更是為了征伐世界的一把刀。

      他們既然歸附。

      朱應自然是用之。

      如今他們的眼界已經不是多日前的那種了。

      他們,已然看到了真正的天下之景。

      “這些文臣一直都自詡忠義為國,屢屢嘲諷吾等武將隻知莽撞,如今真的關乎大明國本利益,他們反倒是不願了。”

      “當真是可笑。”

      “不過這一次皇上他們已經要全力推行了,任何人也阻擋不了這大勢所趨。”

      “如今雖然要舍棄一些利益,但未來將會獲得更大的利益。”

      “雄英所擁有的根本不是凡人能夠想象的,唯有一直效忠追隨雄英才能夠看到真正的天下。”藍玉心底暗暗想著。

      當然。

      不僅是他一人。

      淮西眾將領也都是如此想的。

      因為。

      他們已經獲得了武道的基本傳承,知道了朱應的厲害了,更非凡人了。

      追隨朱應,他們可以見到另一麵真正的天。

      “這群家夥倒是變了性格了。”

      “要是以往,他們肯定不幹。”

      “看來雄英對這些家夥說了什了。”

      看著淮西眾將的表態,朱元璋也是稍帶意外之色。

      以他的了解。

      此番國策施行最抗拒的應該是淮西的這群莽夫,畢竟他們兼並的土地不少,可他們竟然全部都支持。

      這倒也是怪事了。

      不過。

      朱元璋也很快回過神來。

      “好。”

      朱元璋點了點頭,大聲道:“今日朝議,咱要說的話皇長孫都已經說了。”

      “諸卿可還有什異議?”

      “如若有,現在就可向咱說出來。”

      “如若沒有,今日便散朝。”

      話音落。

      朱元璋帶著一種冷厲的目光掃視朝堂,透出了威懾。

      也是表明了他對此番改國策的決心。

      如此之下。

      朝堂之上的大臣你看我,我看你。

      特別是文臣。

      他們都希望有人能夠說話,卻無人敢開口。

      “既然諸卿已無本啟奏,那便散朝吧。”

      “國策,禮部即刻擬定,昭告天下。”

      “另。”

      “傳咱的旨意。”

      “梁國公,曹國公,魏國公,穎國公。”

      “諸位將領於軍中待命,去京都軍,應天駐軍,隨時等著咱的旨意。”

      “並傳令各府域將領,隨時聽候咱的旨意。”朱元璋大聲下旨道。

      被點到名字的四個國公當即站出來。

      “臣領旨。”

      四人自然是明白這一道旨意為何。

      而聽到這。

      朝堂上那些對國策改革不願的大臣也是徹底明白了朱元璋的決心,或者說這是皇長孫朱雄英的決心。

      此番讓軍隊都候命了,為的就是在國策推行之中的震懾,如若真的有人敢不尊國策,敢違逆,那軍隊就會采取鎮壓。

      待得朝臣散去。

      大殿內隻剩下了祖孫三人。

      “標兒,雄英。”

      “看到了沒有。”

      “未來在這個位置上一定要掌控絕對的威望,絕對的兵權,讓他們敬,讓他們怕,唯有如此國策才能推行下去。”

      “此番雄英國策施行可是狠狠咬了他們一塊肉了,他們幾乎每個都是充滿了不願的,但也知道咱的決心,知道咱的手段,所以他們不敢反對。”

      待得群臣離開後。

      朱元璋就立刻對著兒孫教導道。

      “兒子明白。”朱標也是點了點頭。

      “說到底。”

      “淮西這一次也沒有讓我失望。”

      “他們終究是我們手上的一柄利刃,這一次就用的很好。”朱應則是笑著說道。

      “藍玉這些家夥可是莽夫,如果是以前動了他們的利益,那他們肯定會力爭不斷,甚至是亂來,這一次倒是老實了,而且還支持。”

      “你小子是對他們說了什?”朱元璋十分好奇的問道。

      一旁的朱標也是如此。

      “讓他們看到了真正的天下。”朱應笑了笑。

      ……(本章完)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