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就約在明天,江警官,你太客氣了。”
陳家誌眯著眼來到了走廊上,冬日的暖陽照在菜田栩栩生輝。
他從江永強的話語聽出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意味。
其很可能知道了陳家誌通過黃建遠和他交朋友,就是為了把逃犯所在地信息透露給他。
不過江永強沒有深究,說明他接受了這份情誼。
就算深究,陳家誌也可以說是無意間發現的。
“老板,自行車準備好了。”戚永鋒這時在公路邊喊道。
“來了。”
對陳家誌來說,巡田永遠是他最喜歡的工作之一。
騎著車在菜場來回穿梭時,即使有工作的羈絆,也能盡情享受自由與愜意。
江心菜場依然以菜心、芥蘭為主,東升農場則已移栽了一部分生菜。
看江心菜場的工人栽苗也是一種享受,那幹淨利索的栽苗動作賞心悅目,仿佛一秒就栽了五六株。“別看栽得快,成活率可不低。”戚永鋒跟在一旁也有些得意。
“看到了,基本沒有缺苗的。”
陳家誌也很滿意這樣的速度,計件總是能激發出人的潛力。
11月末才接手,12月翻耕、施肥、耙地、移栽,隻用了一個月時間就搞定了大半,效率確實高。“老板,我這樣的栽法,生菜的上市時間會不會過於集中了?”
“你在擔心賣不完?”陳家誌嘴角掛著淡淡的笑容,突然很想笑。
“東升農場畢竟有1500畝地,實際栽1300畝的話,一個月栽完,平均每天也是40多畝地,上市了就是一天近80噸菜。”
戚永鋒分析著。
“除了東升農場,合利應該也種了不少生菜,還有滬市也有,後期會不會過於多了?”
陳家誌掏出煙盒給戚永鋒點了一支,說:“你多慮了,市場上現在正在愁生菜不夠。”
珠三角的生菜消費潛力很高,陳家誌記得未來是消費量前三的青菜。
同時香江和國外的需求也不少。
簡單解釋了下日本、香江、內地市場對生菜的需求後,戚永鋒明悟了。
“誌哥的意思是我還不夠猛?”
“猛你個頭。”陳家誌笑罵道:“不要想著搏一搏,穩著來。”
“嘿嘿,我一開始是有想過12月份就把1300畝生菜全部栽完,差不多一天100畝,後來一想時間不持久就又算了。”
戚永鋒半靠在自行車座椅上,抽著煙,述說著曾設想過的很猛的想法。
可種菜不光得猛,持久更重要。
陳家誌聽了後都不想評價了,隻是瞪了戚永鋒一眼,這種想法很危險。
“就保持現在的節奏來,重點是要保證每天都有合適的出菜量。”
“這樣不僅有利於市場規劃,同時也適合養工人。”
同樣的話陳家誌說過很多次,不過巡完田後,他還是再次強調。
“不要隻記得猛,男人也要持久。”
“誌哥,放心,我就是開玩笑的,現在我種菜穩得一批!”
“行,那我走了,有事打電話。”
當天來,當天回,行程匆忙,陳家誌也又一次完成了所有基地的巡田。
緊跟著種植計劃也在第二天早上出爐,下午時就到了各個場長的手上。
這是一份通盤考慮的計劃,側重於大方向。
比如珠三角除了常規出口品種,還涉及到雞心芥、增城遲菜心等特色優質蔬菜。
滬市則偏向於日本市場。
總的來說,是一份比較求穩的種植規劃,目的是保證穩定供應。
不過以陳家誌對各位場長的了解,在實際種植過程中,每個場長都會有所偏向。
臨近下班時,陳家誌從辦公室又拿了兩瓶酒到車上,晚上江永強約了他和黃建遠一起喝酒。“老板~”
剛關了後備箱,薛軍開著輛麵包車來了。
“我問到了,香水檸檬的主產區就在廣東,自雲區就種了有很多香水檸檬!”
“可以,然後呢?”陳家誌真沒想到薛軍從瑞麗回來後還在關注香水檸檬。
“做香水檸檬生意啊!或者是到瑞麗建種植基地,當地氣候不一樣,和廣東能錯開上市時間。”薛軍理所當然的說道,去瑞麗調研了那久,不可能就是為了去抓逃犯撒”
“算了,瑞麗不合適。”陳家誌委婉拒絕,他去瑞麗就是為了抓逃犯。
薛軍又說:“不去瑞麗也可以,水果檔口和門店都可以做一做香水檸檬生意。”
“我同意。”陳家誌微微頷首,又說:“不過我建議你問下易老總,要不要幫他賣下老家的檸檬。”“……”
薛軍終於反應了過來,想了片刻,說:“要做就隻能往大了做。”
“當然可以。”陳家誌說:“隻是也不要花太多精力在這上麵,就當是多提供個銷售渠道。”“我懂了。”
又和薛軍聊了一會兒水果事業,陳家誌也沒再上樓,喊了聲李秀,便一起去赴約。
吃飯的地方仍舊在炳勝海鮮大排檔,江永強是這的常客。
“陳總,今天我請客,就不開你的酒了,喝我這個,吃魚生正合適。”
抵達時,江永強和黃建遠已經在了,見陳家誌帶了酒,江永強連忙從桌底下拿出了兩瓶汾酒。“好,今天聽江警官安排。”
許是知道陳家誌不會吃魚生,江永強還點了其它的特色菜。
各倒了一杯酒後,江永強就提了杯酒,“陳總,今天這第一杯得敬你,沒有你提供的信息,我江永強這輩子可能就卡在這了!”
說罷,江永強一飲而盡。
“你太客氣了。”
陳家誌能看出江永強是真心感謝,也將杯中酒喝完。
現場幾人中最懵逼的就要數黃建遠了,等兩人碰完杯,他才如夢初醒。
“阿強,你說你能抓到逃犯,是陳總給你提供的信息?”
“對。”江永強簡單介紹了下,隻說陳家誌去考察恰巧碰上了。
“陳總,你還真是我們兄弟倆的福星!”黃建遠也趕緊來碰了杯。
“嗨,就是運氣好~”
陳家誌也沒細談,他和江永強算是達成了某種程度上的默契。
這次聚餐也隻是為了加強聯係,邊喝酒邊聊天,這種大排檔的氣氛也合適。
經過這一遭,陳家誌已經有很大把握,將來靠譜鮮生要是和人在花城的批發市場上起衝突,江永強會出手相助。
隻是估計他也不好管深城的事。
一連又過了好幾天,
陳家誌始終呆在花城,專注的梳理著公司的管理情況。
進入1月後,雞心芥和遲菜心口感達到最佳。
靠譜鮮生掌握著最好最多的貨源,各個市場渠道的反饋也都很不錯。
花城、深城、香江三個主要市場中,深城出貨量最少,但漲幅最快。
“布吉檔口這就日銷25噸了,真夠快的。”
陳家誌看著深城發回來的拿貨單,驚訝於其增長速度。
今年菜價普遍不高,即使反彈了,也隻是保持在普通水準。
遲菜心和雞心芥的檔口價要比常規貨高出兩成,有這種增長幅度,說明市場對布吉檔口很認可。就是和初衷不一樣。
原本想的是蠶食,現在變成了大口大口咬,成長速度驚人。
看完深城的情況,陳家誌才又著眼於公司整體。
昨日珠三角日出菜量約265噸,其中日本70噸,香江60噸,花城75噸,深城40噸,珠海、中山、佛山等其它地區約20噸。
滬市由於氣溫下降,一共隻出菜約50噸,但等前期搶時間的宣橋和浦江進入正軌後,產能還會有明顯提升。
“全公司一天出菜315噸,整體營收近百萬元,不過由於出口減少,利潤率變低了,估計隻有十幾二十萬的淨利潤。”
巔峰時,靠譜鮮生花城和滬市加起來每日出口日本能達150餘噸。
如今生菜出口雖說很堅挺,但整體規模仍縮水了一半。
這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所以滬市才會調種植結構。
另外,從各個市場的規模來看,陳家誌也覺得深城檔口與益園和廣嘉發生衝突的可能性在減小。因為就整體而言,市場還很大,靠譜鮮生的產能並不能滿足所有市場,比如香江和花城,市場其實還有較大的消化空間。
深城、日本、東南亞,乃至其它珠三角城市也還有很大的市場潛力。
如果從這個角度分析,靠譜鮮生更應該做的還是繼續擴基地。
但人手不夠,建的新基地很可能達不到預期。
“看來真得沉澱一段時間了,安心賺錢,積累底蘊。”
目前基地真不少了。
合利5000畝,江心菜場900畝,彭村基地1000畝,連州菜場1000畝,與連州農戶合作基地1000畝,東升農場1500。
珠三角一共1.04萬畝。
加上滬市三個菜場,一共就是1.34萬畝。
還有偏安一隅的雲嶺農業。
如此分散和多的基地,陳家誌想完整巡視一次都要費很多功夫,更不用提具體管理。
這幾天全盤分析下來,陳家誌覺得公司確實該稍稍沉澱一下。
不過至少得先把美國生菜擠出香江,最好能同時擠出日本。
東升農場有1500畝專門種生菜,連州有1000畝,這2500畝懟香江市場,滬市懟日本。“嗯,就這幹了。”
有了決定後,等下午估摸著陳正旭和李才醒了時,陳家誌就把電話打了過去。
“正旭,深城檔口先暫時沒必要和益園、廣嘉死磕,等檔口日銷量達到30噸時,就可以稍微收著點了。”
陳正旭不解道:“咋了,老板,現在客戶反饋很好,正是乘勝追擊的好時候。”
陳家誌說:“因為利潤不夠高,如果需求旺盛,可以提價控製銷量。”
陳正旭:“還是有點沒明白。”
“因為生產跟不上。”
陳家誌給陳正旭算了筆賬。
聽完,陳正旭沉吟道:“如果是這樣,檔口日銷30噸,配送15~20噸,深城每日保持45~50噸的量,確實是個不錯的數字。
既能站穩腳跟,合理利用現有力量。
另外,應該也不會引起益園、廣嘉做出一些過激的動作。”
陳家誌很欣慰陳正旭能這樣理性思考,他剛才有聽到李才在旁邊嘀咕。
“確實,這樣不用起正麵衝突,但我們還可以從香江入手,削弱合興、永隆,也是變相的在削弱益園與廣嘉。”
“好,我懂了,我和李才跟著會調整。”
種菜賣菜嘛,何必總想著打打殺殺,即便弄掉了廣嘉與益園,靠譜鮮生也很可能會弄一身騷。現在這樣就剛好,符合陳家誌的本意,安穩的發展壯大。
“嗯,現在布吉檔口日銷已經有25噸了,30噸也用不了兩天,早點回來,公司馬上要分紅,這次分紅會比預計的要高。”
“好,老板大氣!”
“公司有今天也有你們的一份功勞。”
掛了電話,陳正旭笑看著一旁側耳聽著的李才,“都聽到了?”
李才挑了挑眉,問:“除了分紅,似乎要讓檔口控製銷量?”
“嗯。”
“為什?”
陳正旭隻得再做解釋,“這樣也好,從整體上價格能提高,能賣更多的錢。”
“就是掃街的作用可能得減半了。”李才撇了撇嘴,每天都挖牆角的感覺很上癮,再慢慢溫水煮青蛙的蠶食就有點食之無味了,但他也知道從理性上來說,這個決策更穩妥。
陳正旭又說:“別糾結這個了,現在該想想分紅要怎花了。”
辦公室就他們兩個人,李才問道:“你打算怎花?”
陳正旭嘴角微微揚起,“買房子,過年準備結婚了。”
“靠,我說你幹嘛提這事。”
李才又受到了打擊。
“我去檔口賣菜去了。”
“市場上都是些大媽,有什好去的,不如和我去酒樓拜訪客戶,美女還更多些。”
“過分了哈!”
“哈哈哈……”
雖然老板選擇了車,但兩人並沒有放鬆,掃街仍有意義,檔口保持穩定優質的服務同樣有意義。這些都是在為公司積累底蘊。
到了布吉農批後,李才今天特意從廣嘉的檔口外路過,他看到了葉楚,個不高,但身形壯碩,滿臉橫肉,雙手抱胸,一看就不太好惹。
葉楚也認出了李才,這些時日靠譜鮮生在市場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熱度。
兩人四目相對。
如果是以往,李才會若無其事的路過,這會兒卻招呼道。
“葉老板,生意興隆。”
葉楚凝了凝眉,“靠譜鮮生的勢頭也不弱,後生可畏。”
“不行了,後勁不足,現在這樣差不多已經到頭嘍。”
廣嘉果然注意到靠譜鮮生了,如果繼續悶頭賣菜,可能真會吃虧,李才從包摸出了煙。
“葉總,來一支?”
葉楚遲疑著接過,但沒點上,順著話打聽道:“靠譜鮮生那多菜場,還能沒有菜?”
李才抽了口煙,說:“公司的重心不在深城,在海外,小日本知道吧,我們的菜在日本很暢銷。”“哦,這樣啊。”
葉楚這才點上了煙。
“走了,葉總,改天聊。”
瞧葉楚這模樣,李才就知道他信了一部分。
這就足夠了。
賣菜撬牆角撬多了,偶爾換換方式競爭感覺也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