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門店起勢
陳麗蓉是一名公職人員,住的地方離單位很近。
這天早上,她像往常一樣著花城人民日報,很快便瀏覽到了【我市葉菜正常出口日本,未受農殘檢測影響】
這引起了她的興趣。
作為一名廣府人,她家餐桌上少不了青菜。
近期的葉菜農殘問題她也在關注,但人不能不吃青菜啊!
陳麗蓉慢慢看了起來,很快就沉浸了進去。
讀完文章,她喃喃道:「市有這厲害的蔬菜企業?」
「靠譜鮮生~靠譜鮮生…總感覺在哪看到過。」
「蓉姐,你看個報紙在嘀咕什呢?」這時又一名婦女走進了辦公室。
陳麗蓉道:「哎,阿婉,你看看這篇報導,這靠譜鮮生是哪家企業,我總感覺有點印象,但又想不起來。」
「靠譜鮮生?」阿婉想了想,驚疑道:「咦~好像就在單位宿舍區外麵那條街上新開了家水果店,店名就叫靠譜鮮生!」
「我想起來了!」陳麗蓉說道:「我前兩天還說去買水果來著,結果給忘了,原來他們還賣菜啊!」
阿婉看著報紙,道:「這公司還不小,一天出口150噸葉菜到日本,這得有多少地啊!」
陳麗蓉說:「他們家青菜不錯,下班了去買點回去,吃著也放心。」
青菜是很多市民的日常,像陳麗蓉這樣的人並不少。
靠譜鮮生開在市區的幾家門店最先被人注意到了。
作為八家門店的總負責人,王亮第一個接到陳正旭的通知,隨即便安排各個門店做好準備,主要是盡快補貨。
這時,王亮正站在一家菜店門口,看著穿著黃色製服的黎樂。
「怎這晚才來?」
「嗨,在給酒樓配送菜的時候耽擱了。」黎樂一臉無語,「幾個老頭攔著我問報紙上說的公司是不是我們。」
王亮訝然道:「他們不認識字?」
黎樂抖了抖身上的黃色馬甲,「可能就是因為認識字,才攔著我問。」
「……」
王亮又看了看停在路邊的麵包車,上麵的靠譜鮮生字眼同樣明亮,這一早上又不知被多少人看到了。
黎樂這時往菜店看了眼,驚訝道:「生意很好嘛~」
隻見麵積不大的菜店人來人往,有人空手進去,有人滿載而出。
王亮道:「就等著你補貨了,今天跑勤快點,估計還得補幾次貨,這還才早上。」
兩人從車上搬下了泡沫箱,黎樂笑道:「穿了今天這身衣服,我感覺走哪兒都渾身是勁!」
「長臉了哇?」
「哈哈哈~那可不,走哪兒都能被人認出來。」黎樂第一次覺得這黃馬甲還行。
…
與此同時,安排了各項工作後,陳家誌也在調研門店,查漏補缺。
該有的證書和檢疫證明等等都要掛收銀台背後,方便客戶結帳的時候看,店麵貨架也要整齊。
同時,他還和每個店的店長作了番交流,比如如何選品,如何用蔬菜引流等等。
這是他對菜店為數不多的理解。
從早上的報紙出來後,靠譜鮮生的菜店和水果店客流就有了明顯增長。
雖然多是些老頭老太太或者家庭主婦,但其中也有部分是通過報紙被吸引而來的,往往一進店就會和店員聊相關話題。
反響來得很快。
不過真正的高峰期在下班後,當自行車大軍穿行在城市街道時,幾個門店都變成了人擠人。
陳家誌和薛軍站在水果店二三十米外的行道樹下抽著煙,望著一個個提著大包小包水果出來的男男女女發呆。
店水果的零售價絕對不低,一般點的家庭都舍不得買來吃,但店已經沒有容下兩人的空間。
陳家誌道:「這生意能做哈。」
「豈止能做。」薛軍沉聲道:「太能做了,老板,把其他幾家店也拿來賣水果吧,賣蔬菜才能賺多少錢!」
「你這話對王亮和旭總說去。」陳家誌撇了撇嘴:「而且,你目光該放長遠點,除了花城,深城也可以做這個生意。」
「可是深城沒有門麵。」
「就不能租?」
「明眼人都知道你想買。」
「有那明顯?」
「嗯啊,這忙,你都沒忘了抽空去看看國營菜店的生意好不好。」
「……」
從零售的角度看,毋庸質疑,水果更賺錢。
一個客人進店,買蔬菜一般也就花1~5塊錢,但買水果卻能比較輕鬆達到5塊以上,花十幾塊買水果的也有。
這種單客價差異也讓水果連鎖店毛利潤更高,能更輕鬆的覆蓋稅負人工采購等成本。
陳家誌開車走了,去了其它菜店,同樣就在店外站著看了一會兒。
明明平平無奇的小店,在這個時間點卻爆發了驚人的活力。
每家店都人潮洶湧。
等他第二次跑完最後一家店時,天色已經漸黑了,他這才走進了這家開在荔灣區的菜店。
「你好,買點什,我們還有辣椒…咦,老板,你又回來了呀。」
「嗯,賣得挺乾淨哈。」
隻見店的貨架上大部分都空了,尤其是菜心等葉菜類,陳家誌繞著走了一圈,愣是一根青菜都沒看到。
就連根莖類的土豆洋蔥蘿卜都所剩無幾,唯一剩的較多的就是青紅辣椒。
難怪一進門就給他推銷辣椒。
這玩意除了外地人買,本地人通常都不帶正眼瞧的。
陳家誌來到收銀台前,店長是一個中年婦女,頭發盤在腦後,正在清點今天的銷量和營業額。
恰巧,這時王亮也走了進來,「老板也在呀!」
「嗯。」陳家誌問道:「今天營業額怎樣?」
「好得很,各個店人流量都大得不得了,補貨都補了好多次。」
王亮興致高昂,滔滔不絕的說著今日各個店的盛況。
「前麵幾家店最少的今天都賣了有1000斤菜,最多的賣了近1500斤菜,營業額全部破千了。
水果店的營業額最高,達到了兩千多元」
這時,店長說道:「老板,王經理,我們店今天也賣了約1080斤,營業額1135元。
明天生意應該還會更好,今天很多客人來買青菜時都賣光了,而且今天趕早市在其它地方買了菜的人,明天也可能會來店。」
陳家誌感覺店長也還挺專業的,至少會分析周邊的客源,營業額也還行。
「都做得很好,收拾收拾下班吧。」陳家誌即將走出店門時,又回頭道:「店長,下次少進點辣椒,日銷量說不定還能更高點。」
店長鬧了個紅臉,今天這辣椒確實是敗筆了。
夜色漸黑,陳家誌開著車又往辦公樓而去。
停好車,才進大門,陳家誌就能聽到麵通話的聲音。
「是,是我們,謝謝你的誇獎,對,給你們店的菜和出口日本的菜是同一批~」
「對,肖總,報紙上的是我們,今天要拿菜嗎?可能得稍微等一等,我得和同事確認下貨源情況,不好意思……」
配送的反饋也來了。
陳家誌上樓回了辦公室,沒過一會兒,李秀和陳正旭就出現了。
李秀拿的是一份盒飯,放在了桌上,見還有事,又去了樓下分揀車間。
陳正旭這才說道:「中午電視台又報導後,下午的電話就沒斷過,老客戶和曾經有過合作的客戶都在給我們打電話,問新聞上的是不是我們,到現在這會兒訂單量增加就比較明顯了。
如果持續發酵,我們的貨源很可能不夠!」
由於內地競爭激烈,而日本市場需求旺盛,導致合利農場和江心菜場主要的產出都銷售到了日本市場,隻給配送和檔口維持了基礎供應。
原本沒問題,國內競爭激烈,靠譜鮮生賣菜又有股傲氣,自然有部分客戶從其它地方買。
然而,新聞這一報導,靠譜鮮生名氣又擴大了,口碑更硬了,說出去都更有麵子。
有這種需求的客戶又流了回來,原本保障基礎供應的菜量自然不足了。
陳家誌很容易就想通了其中的關卡,道:「再等兩天,中午我又和胡春梅通了電話,她說今天就至少能發一櫃貨過來!
明天後天會更多!」
「這兩天呢?」陳正旭建議道:「要不要去收購些農民的菜,此前李才有去從化聯係過菜農。」
「算了。」陳家誌沉吟道:「我們現在是出頭鳥,被很多雙眼睛盯著,不是自己的菜賣著不放心,多等兩天,熱度沒那快過去。」
陳正旭有點可惜。
現在是擴大配送規模的最好機會,但如果不能從農民手中收購,就隻能從出口份額上砍。
這更不可能,就算老板願意,他也不願意,出口利潤高太多了。
而且賺的還是小日本的錢!
這種機會更為難得!
所以他也隻能感到惋惜,隨即陳正旭又出去和溫蓉溝通訂單。
穩定拿貨的老客戶需求優先保障,新客戶次之,反覆橫跳的客戶排最後。
辦公室,陳家誌泡了壺川紅茶,冬天喝紅茶也更為舒服,隨即才看到李秀給放在桌上的飯盒。
一忙起來就容易忘記吃飯。
陳家誌也確實有點餓了,打開飯盒,是米飯和土豆燉排骨,還有生炒的菜心。
土豆排骨燉得軟爛入味,還帶點辣味,陳家誌炫了起來,幾分鍾就吃完了。
他又喝了泡茶,歇了會兒,便又下樓。
李秀看到了,問:「家誌,你又去哪兒,今晚上不回去了?」
陳家誌回道:「要啊,我先去市場看一下,等會兒回來接你下班。」
李秀:「行。」
點了支煙,在門口站了一會兒,見有要去檔口拿菜的三輪車,陳家誌便搭了一段順風車,進市場大門後又下了車。
就像巡田一樣,每天在市場走一走也別有樂趣。
在這,能看到來自天南地北的商人,和不同地域的不同蔬菜。
其中總能蘊藏著商機。
就算現在這殘酷的市場下,也有許多品類的蔬菜很搶手。
陳家誌沒走多遠,就見到一車來自湖北的小香蔥搶爆了,他還看到了自家的配送員黎樂也在搶貨。
上次陳家誌遇到他也是去越秀市場拿小香蔥,手快有,手慢無。
陳家誌見黎樂一個人搬貨裝貨搶不過別人,便小跑了過去。
「你在上麵遞給我。」
「啊,老板!」
「別廢話,幹活。」
「好。」
一車小香蔥搶完,陳家誌還有些意猶未盡,他還是第一次搶著買別人的菜。
從來都隻有別人搶著買他的菜。
轉過拐角,已能看到63號檔口,似乎和搶著買小香蔥的場景沒什兩樣。
隻見檔口同樣停滿了各種裝菜的車輛,搬貨卸貨的人不少。
隻是陳家誌走近後,發現了不同,很多平時撂下一句話就走的老客戶此刻或坐在三輪車,或站著抽菸的聚在一起吹牛聊天。
有人聊一會兒就走,但很快又有人補上,聊的自然是靠譜鮮生上新聞了,報紙和電視上能看到,收音機也能聽到。
「嗨喲,陳老板來了,抽菸抽菸。」
「抽我的。」
「我的煙也不差,陳老板。」
在他們的話語,陳家誌感受到了認同,或者說尊重。
以前可能更多是衝著菜來的,但現在靠譜鮮生在小日本刻意刁難的嚴苛農殘標準下,還能突破阻礙,擴大出口。
這可能超越了單純賣菜的範疇,更多人被激發了潛在的情緒。
陳家誌從包摸出了煙,笑道:「還是抽我的吧,我的煙也還可以。」
散了煙,進了檔口,開箱驗貨,手工品質沒多大變化。
現在這種情況,靠譜鮮生的員工都知道公司上電視了,被當成了典型表揚。
電視台還去了菜場,采訪了管理人員和收菜工。
陳家誌還不知哪些人上了電視,但想來每個人都該是自豪的,也會自覺的去維護這份口碑。
…
越秀市場。
唐懷傑感覺這兩天的世界很魔幻,昨天沒賣完,今天不夠賣。
還都被老板遇到了。
「老板,葉菜確實賣完了。」
「這還沒到12點?」
「真沒了。」
一夜之中的旺市都還沒來,葉菜就沒了,麵對老板的疑惑,唐懷傑也很尷尬。
「就十點那一陣,來了好幾個大客戶,其中一個還是市場管理公司的人,一下子就幾乎買走了所有的菜心芥蘭生菜油麥菜……」
「市場管理公司~」
陳家誌嘀咕著,他大概猜到是誰了,估計這些被買走的菜明天就會出現在國營菜店了。
應該不至於能幫國營菜店起死回生,他可還盼著再買鋪麵。
由於葉菜的引流,越秀檔口的其它菜賣得也還不錯,看來今天能難得收個早班。
陳家誌又走了兩步,在通道瞧了瞧從玉的檔口,很熱鬧,但今天生意再怎好也好不過靠譜鮮生。
他還想去東升的檔口和王曉東聊聊,不過隔著一段距離就看到了區景泰,區景泰也看到了他。
陳家誌微微頷首,轉身回家,「算了,今天就不給人添堵了。」
他感覺當麵挖人不太好。
…
區景泰很慶幸,既慶幸那個男人沒有走過來,也慶幸靠譜鮮生葉菜不夠多。
呃…出口日本150餘噸已經夠多了,慶幸的是來越秀市場的葉菜不多。
不然他今天菜價還得降。
就現在的價格而言,東升農業也是在虧本甩賣,賣一天虧一天。
但對專業菜場來說,沒有退路可言,如果有,那隻能是退場出局。
區景泰現在還不願退場,甚至暫時不想賣農場,因為黎明在天黑之後,現在市場有多難,未來的反彈就有多猛。
這是他從業多年的經驗。
換位思考到菜場上,則是虧損得越多,播種就應該更果斷,然後等待著機會。
所以他想咬牙堅持。
現在每天能賣點錢,各方麵省一省,可勉強維持5000畝菜場的運營。
日本市場他暫時不抱希望,隻希望靠譜鮮生不要再往越秀市場來菜,那真的能要命。
與此同時,楊健尊也在從玉的檔口,他躲著的,有關靠譜鮮生的新聞他看到了,所以今晚來了檔口,親眼目睹了靠譜鮮生賣菜的情況。
他也很慶幸,慶幸靠譜鮮生沒那多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