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1章 當頭一棒

      翌日,陳家誌沒再跟著陳大官調研,而是直接和縣委、農業局的人進行砂糖橘基地選址。

      隻用了一上午時間,陳家誌就把基地定在了縣政府駐地的八達鎮。

      縣城周邊的交通、生活環境更方便,如果太遠,對後續建種植園是很大的影響。

      陳家誌也確實看好在西林種植砂糖橘,這是他了解到各種自然條件後得出的主觀判斷。

      種水果和種蔬菜其實有共同點,無非就是氣候、水源、土壤,想要風味甜,還得加個晝夜溫差大。

      這些條件西林縣都符合。

      至於營商環境?

      陳家誌本來目的就是交好陳觀葉,虧了也有價值,何況有這份關係在,地方上也不至於太過分。

      他自然也就衝了。

      至於三年投資一千萬,這個數字很大很大,如果隻是建普通點的基地,能輕鬆搞一萬畝。

      而陳家誌前三年隻打算搞一千畝,大概一百多萬元就足夠了。

      因為引種砂糖橘後,還需要適應本地氣候,進行品種改良,之後大規模拓張才更為穩妥。

      而他喊出一千萬,也隻是為了照顧陳觀葉的麵子。

      與政府談項目談多了,陳家誌也清楚適當的吹噓也是必要的。

      況且他確實打算好好搞。

      陳家誌不知道的是,在原時空,砂糖橘是2002年才被引入西林縣,如今因為巧合,引入時間提前了五六年。

      下午,從西林回到百色後,陳家誌先去了一趟市郊的砂糖橘苗圃。

      經過農科院將近一年的養護,如今樹勢很好。

      不過後續還得運輸到西林。

      薛軍也來了百色,其在田陽,靠譜鮮生在此投資了水果中轉收購站。

      陳家誌去往南寧機場時,特意在田陽停了下來,和薛軍聊了在西林投資建設基地的計劃。

      薛軍捋起了思路,道:“首先得招人,引種要做,前期拿地等工作也需要人手。”

      陳家誌沉吟道:“請人是必須的,我考慮從四會找基地管理人才,同時去院校招幾個學生培養,回頭我再問問大姐夫願不願意來西林。”

      薛軍點頭道:“嗯,這樣比較合理。”

      有經驗的專業管理人才+後備技術力量+親戚監管,這種組合前期應當是能把樹種好。

      陳家誌也隻把這當成長遠的投資,對他來說,早點拿到出口資質是當下較為重要的事。

      “我已經和農科院溝通了,他們會負責把砂糖橘引種到西林,靠譜鮮生提供資金支持。

      不過管理人員得你去找,招到人後抓緊拿地,明年春天爭取先種兩三百畝樹。”

      “好。”

      還要趕著坐飛機,兩人溝通的時間很短,陳家誌隻能挑重點說,又留下了西林縣委的電話,才又匆匆返回了花城。

      抵達時又是深夜,相比西林寒涼的夜晚,花城則還略微有點燥熱。

      從機場出來後,陳觀葉強撐著精神,打趣道:“陳總,還是順路把你送到江南市場?”

      “今天就算了,領導,老婆孩子還在家等著呢,公司也安排了車來接我。”

      “行,小陳總,這趟辛苦你了。”

      “不辛苦。”

      到家後,陳家誌拿鑰匙輕輕開了門,客廳燈還亮著,李秀半躺在沙發上睡著了。

      陳家誌換了鞋,輕手輕腳的去洗漱,等再出來時李秀已經醒了。

      “家誌,吃飯了?”

      “在飛機上吃了,不餓,睡覺吧。”陳家誌拉著她進了房間,親昵了起來~

      一覺睡到自然醒。

      家沒其他人,餐桌上放了早餐,包子稀飯酸菜,還有一杯鮮奶。

      陳家誌坐下吃了起來,包子是豬肉餡的,酸菜是白蘿卜,簡單的早餐吃起來卻格外的爽口。

      吃完,出門,陳家誌在門口碰到了彭國真和陳少昌散步回來。

      “家誌,上班去了啊?”

      “嗯,爸媽你們在這住的習慣不?”

      “習慣,習慣,你快去上班吧哈,不用擔心我們,我們又不是七老八十走不動路了。”

      陳家誌有點不信兩人住得習慣,城和鄉下菜場差別還是挺大的。

      在兩老催促下,陳家誌才開了車去上班。

      彭國真和陳少昌望著離去的切諾基,又看看大房子,心說不出的自豪。

      …

      陳觀葉的效率很快。

      陳家誌回花城僅兩天,靠譜鮮生的自主出口權申請就審批通過。

      這可能就是權力的好處。

      有了自主出口權,再加上更完善的檢測證書,靠譜鮮生的出口客戶範圍就能再度擴大。

      隻是萬事開頭難。

      辦公室,陳家誌和新進的外貿業務員葉俊飛正在忙著通過傳真、電話等形式聯係過往的老客戶。

      “陳總啊,我確實在花城,不過暫時不考慮從靠譜鮮生拿菜。”

      “能問下俞總現在從哪拿菜?”

      “這倒可以告訴你,從玉。”

      “好的,俞總,以後有機會再合作。”

      被新加坡的老客戶俞紅拒絕後,陳家誌臉色並沒有絲毫變化。

      “俊飛,你那邊怎樣?”

      “不太行。”葉俊飛略有點喪氣。

      陳家誌道:“沒事,可能太久沒做出口了,此前斷掉合作也確實比較傷口碑,慢慢來吧,機會會有的。”

      “嗯~”

      葉俊飛點了點頭,又繼續聯係。

      陳家誌並沒有和他說‘氯氰菊酯’的事,目的也是想看看葉俊飛有沒有耐心。

      他不喜歡死皮賴臉的做生意,但至少要能耐得住前期業務少的寂寞。

      此前的劉雲帆就是反麵例子,撬走的客戶今天還連續拒絕了陳家誌。

      從早忙到晚,除了薛成林這個老客戶支持,一天下來一無所獲。

      “俊飛,可以下班回家了。”

      “嗯,老板,我再看看能不能從其它渠道找到客戶信息。”

      “行,早點回去哈,這事急不得。”

      

      葉俊飛點點頭,仍留在工位上查找著有用的信息,至少態度上給陳家誌的感官不錯。

      陳家誌下了樓後,和李秀說了下,便去了南北市場的水果檔口。

      這兩天,他發動了關係網,通過彭謙、農科院、農業局等關係,尋找西林砂糖橘基地的管理人選。

      同時也說動了大姐夫吳成勇去西林縣,今天大姐陳家華和吳成勇便來了城,從下午就一直呆在水果檔口。

      “勇哥,感覺怎樣?”

      吳成勇撓了撓頭,道:“還是有點不適應,你說我種菜種的好好的,又去種樹,這…這不是猴子掰苞穀?”

      大姐陳家華本來正在幫著打理水果,聞言搭話道:“你哪來那多廢話,家誌讓你去你去就行了,他還能虧了你不成?”

      三個姐夫,易定幹就不說了,薛軍也混起來了,隻有吳成勇勉強擔任了個小組長。

      吳成勇知足了,陳家華卻有點吃味了。

      吳成勇說:“我隻是說說,又沒說不去。”

      店沒客人,陳家誌給了吳成勇一支煙點上,笑道:“西林那邊需要一個信得過的人,大姐說得也對,我肯定不會虧了你。”

      “嗯,我聽你安排。”

      陳家誌出生時,陳家華已經出嫁了,又離得遠,吳成勇也不像易定幹一樣對他傾囊相助,所以姐弟關係最為疏遠。

      吳成勇本身也因為年齡大,除了一身力氣,會種地外,也沒有其它的能力,在菜場幹,當個小組長也就頂天了。

      陳家誌把他調到西林去,說不定還要更輕鬆點。

      大姐陳家華則會調來花城上班,與陳家英也能作伴。

      確認吳成勇這沒問題後,陳家誌才又開著車去幾個門店粗略的看了眼。

      他查看了菜店的數據,雖然利潤不高,但因為拿貨價低等原因,經營情況比國營菜店時期應該要更好。

      水果店則還沒開業,原本想等他回來後就開業,但又被陳家誌打回去要求整改。

      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啊,他前世好歹也逛過水果連鎖店。

      首先別人的擺盤就非常美觀,進店第一印象就非常亮眼。

      其次才是水果的品質要好。

      而靠譜鮮生的水果目前並沒有進行專業的農殘檢測,擺盤更是還得練,這兩者現在都有條件進行改善。

      一連幾天,陳家誌的日子都過得很充實。

      離開花城小一個月,配送和檔口等各方麵的變化都不小,陳家誌隻是巡視花城和深城兩地就花了不少時間。

      期間還在雲杉擺了幾桌,以慶祝喬遷之喜。

      不過當天在雲杉的用餐體驗仍然不太好,金融危機對雲杉的影響似乎也不小。

      但也有欣慰的事,陳正旭帶著對象來的,喝了不少酒的陳家誌晚上就給堂哥陳家順打去了電話,讓他趕緊給孫子孫女想名字。

      在這之後,陳家誌又相繼去巡視了合利農場、彭村基地與江心農場。

      易定幹和幾個場長見到他後都開始訴苦,八月份虧,九月份看樣子還要虧,都想讓陳家誌放開些對農藥使用的限製。

      陳家誌始終不為所動。

      他作為老板都沒急,其他人那急幹什?

      在江心菜場的菜畦,陳家誌聽戚永鋒說完了這兩個月的遭遇。

      因雨水和病蟲害爆發,累計有四五百畝地推倒重來,弄得戚永鋒懷疑人生,差點以為自己不會種地了。

      “這菜看著不挺好的?”

      “老板,馬上都快10月份了,再出問題不用你辭退我,我自己就不幹這個場長了。”

      “我可沒說過辭退你哈~”陳家誌麵帶笑容:“我覺得你做得不錯,能控製住農藥。”

      戚永鋒指了指遠處的白房子,“檢測中心就在我這,天天測,誰來都忍得住。”

      頓了頓,戚永鋒又說:“老板,小鬼子沒要求所有指標都在0.01ppm以下,我們為什要比著這個標準來呢?”

      陳家誌道:“防患於未然,也是對自己負責,再堅持一下吧,很快就能成果。”

      因為在高溫高濕天氣控製農藥使用,導致各個菜場出菜量都出現了衰減。

      所以雖然最近行情不好,但靠譜鮮生也一直沒有賣菜壓力。

      不過很快就要有了。

      合利農場的1500畝早稻收割後,已經播下了四九心、芥蘭、油麥菜、大利生菜等葉菜品種,最快半個月內就能有菜上市。

      按照陳家誌的計劃,有一部分菜是為出口市場準備的。

      隻是如今出口方麵,除了繁榮菜場的對日出口,其它區域的進展仍然不太順利。

      但陳家誌絲毫不慌,他時刻和房少華保持著溝通,隨著山東菠菜的集中上市,又攜帶著出口退稅和政策補貼之威,小日本方麵已經撐不住了。

      …

      時間一天天過去。

      東升農場,邊界線上,區景泰見到一片翠綠的鄰居菜場,竟露出了如釋重負的表情。

      “這才是江心菜場的正常水平嘛,前兩個月那是在搞什飛機!”

      區景泰不無吐槽,整整兩個月了,江心菜場水準失常,種出了一批又一批爛菜。

      他一開始聽李繼勇匯報時還不信,親自來看了後又難以接受。

      就是這樣的對手在香江搶了區泰記的客戶?

      他臉往哪擱啊!

      直到現在江心菜場的菜又正常了,區景泰才有種石頭落地了的感覺。

      李繼勇分析道:“可能是菜價太低,江心菜場無心管理造成的。”

      區景泰微微點頭,“有可能,靠譜鮮生珠三角這邊出口業務開展得不行。”

      此前的菜價無論是內銷,還是出口,都低得要菜農的命。

      好在國家出台了優惠政策鼓勵出口,才讓區泰記又重新緩了過來。

      而靠譜鮮生在珠三角主要是內銷,沒有政策支持,出口又短時間很難恢複過來,形勢自然會更嚴峻。

      “陳老板,原來你也有今天!”區景泰有些幸災樂渦起來。

      這時,一輛自行車飛奔而來。

      “區總,不好了,我們昨天出口日本的兩櫃貨被退貨了!”

      “什?!”區景泰臉色微變,盯著來人,“怎回事,為什會被退貨!”

      “日方給出的理由是農殘超標。”

      “不可能,我們以前一直都是合格的!”區泰記吼道:“一定還有其他原因!”

      “但日本方麵是這說的啊!”

      隨後的一天,區泰記發往日本方麵的貨接連因農殘被拒收。

      區景泰急了,幾番聯係,他才通過客戶弄明白了原因,小鬼子臨時修訂了【食品衛生法】。

      這當頭一棒,讓區景泰幾近頭暈目眩。

      (本章完)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