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車快幹完了,下一車菜心出發了沒有?”
“半個多小時前就出發了,應該快到了!”
聽到陳家誌和薛軍的對話,在另一車的李秀也開口問道:“家誌,還能不能再來一車小白菜和上海青?”
“昨天采收的小白菜和上海青都發出來了,冷庫也沒貨了,最快也要下午才有!”
陳家誌大聲回應了一句,檔口就又各自忙了起來。
這一晚上已經幹了兩輛車,到現在根本就沒有停下來的趨勢。
他隻能再次感慨現在生意太好做了。
從到了市場後,陳家誌就沒閑下來,大腦緊繃,收錢也快收麻木了。
一個客戶走了,馬上又能跟上下一個客戶。
不是在收錢,就是在寫單,偶爾還要幫忙指揮下裝貨。
還好他是按件賣的,不然還得加上過磅打包,那樣行情再好,但出貨效率跟不上,也隻能幹瞪眼,或者請一大幫人~
他也沒空去市場閑逛,不知其他人的行情,隻知道自家一直在爆量!
價格也又漲了一次,菜心已經漲到了80元/件,快接近2.7元/斤。
這價格就算放在2025年,那利潤也相當不錯。
何況是現在!
“陳老板,生意好呀,給我拿40件菜心。”
又來一個大客戶,陳家誌抬頭看了眼,有些眼熟,但也記不住客戶名字,如今客戶群也在快速擴大。這也是必然,全市場除了他這兒,很難找出第二個地方還有如此多的精品葉菜。
陳家誌笑道:“現在菜心價格80元/件,價格要沒問題,就可以找車過來裝了。”
“又漲價了啊!”來人驚訝了一瞬,“拿吧,拿吧,除了你這也找不到這靚的貨了。”
“行,一共3200元。”
“漬,你這錢賣得真輕鬆,還要客戶自帶車來拿菜,也是沒誰了。”
“老板,隻看我今天吃肉,沒看我前半個月挨打啊,那段時間每天都是幾十噸幾十噸的倒菜,再不回點血,我這攤子都得倒閉了。”
“反正現在該你賺錢嘍,整個市場經營葉菜的檔口都得看你的臉色嘍”
幾句話功夫,陳家誌也想起了這人,是本市場前幾號檔口的一個老板。
也是主要經營葉菜。
換句話說,兩人還是競爭對手,這樣的情況可能還不少見。
市場的情況他還不知道,但想來63號檔已經成了討論熱點之一了。
陳家誌抿著嘴唇,他更想低調賺錢,每天這樣大筆收現金,太容易被人盯上了。
這一晚上風平浪靜,字麵意思上的風平浪靜,這種天氣也讓63號檔熱度不減。
一直持續到淩晨四點時,又幹掉了兩車,陳家誌、李秀、薛軍,包括來幹活的何強等人才有機會停下來歇息一下。
菜也又沒多少了,上海青、小白菜、油麥菜都已賣完,隻還有小半車菜心。
“一忙起來就沒完沒了啊!”
“又該讓菜場發車了,早上還有一波生意,再不發車都沒菜賣了。”
“先等一下吧~”
陳家誌想抬頭看天,結果隻看得到鋼板,還是往外走了幾步,才能插腰凝望天空。
“感覺還有雨~”
“這你都能看出來?”
李秀也跑了出來,跟著薛軍和何強等人也陸續出來看夜空深邃。
“啥也沒有啊?”
“感覺懂不懂,都四點過了,還一點黎明的跡象都沒有,下雨的可能性不小。”
“我看,檔口也該放台收音機,隨時能聽天氣預報。”
真要再下雨,對維持行情是助力,但白天雨下多了,收菜的時間可就少了,冷庫的貨源可堅持不了兩天。
還有現在一閑下來,才感覺到這兩天確實很惹人眼球。
陳家誌想了想,對薛軍說:“把這車幹完,今天就算了吧,早點休息。”
“安?”薛軍說:“我不累。”
陳家誌瞥了他一眼,不似作偽,但還是說:“連著兩天沒睡好覺,怎可能不累,就這樣定了,好生休息半天,晚上再來,再說了,菜場的菜葉經不住這樣賣!”
“行吧~”
時間一點點流逝,菜少了,也就沒那忙了,陳家誌讓李秀來寫單收錢,他則在算24小時銷量。“歸零,歸零”
“5+2+4+20+12+30-5.....”
“歸零,歸零”
按了一遍遍計算器,陳家誌越算越得勁,同時也在暗自心驚。
這銷量加起來也很恐怖。
小白菜幹了快8噸,上海青和油麥菜各6噸,菜心是最多的,算上剩下的這半車,將近40噸貨!總共也有60噸貨左右,這量一點也不比同興泰差啊!
陳家誌沒再按計算器,而是拿筆默默算了算,保守估計這一天一夜也收了二十幾萬現金。
這菜賣得痛快~
“哦豁,幹完了!”
“沒菜了,沒菜了,下一車要等下午了,晚點再來,晚點再來””
最後一車菜也幹完了,何強遞了支煙給陳家誌,順便把火點上。
陳家誌也抽出一疊鈔票數了數,“辛苦了,給,今天一共60噸,搬運費還是給你1200元。”何強擺了擺手,“現在行情在下降,外麵有些卸貨的都隻收12元/噸了。”
“我不管別人,讓你拿著你就拿著。”陳家誌笑道:“以後檔口有事,你也幫我看著點。”“那我也不矯情了,以後有什事招呼一聲就行。”
何強也爽快的收了錢,這1200元分下去,他10來個人的小團隊平均每人能分上百元。現在體力活也一大把人搶著幹,市場卸貨的行價降了快一半,還不好搶活。
而他們守著63號檔就能活得比較滋潤。
陳家誌深吸了一口煙,吐出了一團煙霧,“以後有什打算?”
何強光著膀子,身上都是汗水和鹽晶,也抽著煙,“繼續搬貨唄,辛苦是辛苦,但能掙到錢比什都強“也可以幹點其它事。”
“我可沒有你這本事,陳老板要給我指條明路?”頓了頓,何強又說:“我們幾個兄弟跟著你幹也行。”
陳家誌沉吟道:“你要是相信我,就先在檔口幹著,同時再抽時間去學一下開車,趁早學出來,有很多掙錢的機會。”
“開車?”
何強還有湊近的何鵬、孫建軍兩人都愣住了。
陳家誌又說:“對,開車,你們經常在市場搬貨,應該也知道現在有多難找車拉貨,買不起車,去給人當司機收入也不低,但最好還是能自己買車跑”
大約從1993年開始,全國高速公路建設便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
同時,國內工業和商業蓬勃發展,各類工廠大量生產商品,商業活動也日益頻繁,零售、批發等環節對貨物運輸的需求在不斷增長,這些都為貨運行業帶來了大量的業務。
就拿蔬菜批發來說,隨著交通的改善,中遠距離的貨運需求潛力也很高。
何強等人長期在市場給人卸貨,略一思索,便覺得很有道理。
“就是車太貴了,買不起啊。”孫建軍說道:“莫非陳老板還有買車招司機的想法?”
“車還會買,也需要司機,但我更想和你們合作,給你們提供部分貨運訂單。”
孫建軍和何鵬有不少疑慮,買車花費太多。
陳家誌隻好看著何強,後者揚了揚手中的錢,“謝謝陳老板,我會考慮的。”
幾人分了錢後便離去。
檔口沒了菜也變得冷清了下來,簡單收拾了下,陳家誌便開著五十鈴帶著李秀和薛軍去配送中心。車停下,這老天爺就仿佛失戀了一樣,又下起了雨。
這也不能影響配送中心的忙碌,分揀的隊伍也有擴大的趨勢。
陳家誌找到江曉豔,看了這兩天的訂單,又一起對了賬。
等天大亮後,才拿著一袋錢去存了銀行,積攢了幾天,足有40多萬元!
走出銀行那一刻,望著延綿的雨,陳家誌鬆了口氣。
這每天扛著錢走壓力也大。
“還是微信好啊!”
“家誌,微信是什?”
“呃…”
陳家誌忘了李秀和薛軍也跟著他一起來了銀行,隻能含糊過去。
先開車把薛軍送了回去,陳家誌才又一次和李秀返程。
雨也是沒完沒了的下,今天收菜估計也收不了,一路上還看到不少田地受了災。
“家誌,菜場不會也被淹了吧?”
“不好說,回去看了才知道。”
花城的雨總讓人琢磨不透,晚上下,早上下,中午下,一天下好幾次,運氣不好還可能次次是暴雨。相比下雨,好像熱一點也沒什大不了的。
這樣的雨天收不了菜,也栽不了苗,工人也隻能歇著。
然而,到了菜場後,陳家誌依然看到了眾多忙碌的身影。
一問,才知道昨晚菜場這邊下了暴雨,被淹了幾塊地。
半晚上時,易定幹和小組長就在組織用水泵抽排水了。
陳家誌去看了下,畦麵也被淹了,被淹的時間不算長,但隻要天晴出太陽,基本都沒救了。隻是抽排水也有效果,被淹的範圍控製住了。
“那幾塊地是出水口,地勢又低一些,實在是沒辦法了。”
雨還在下,陳家誌拍了拍易定幹肩膀,說道:“沒事,淹了也就淹了,冷庫還有菜心,這菜價也還能再漲一下。”
昨天給夏有車的菜心才75港元/件,63號檔賣到最後都漲到80元/件了,這丫的肯定也賺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