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廟?
元重愣了一下,平城之中確實有一座儒道文廟,麵供奉著一些儒家聖賢,但那座文廟的香火供奉比平城那些佛寺差多了。
元重道:「你想去文廟?那沒問題,我給你安排!你打算什時候過去?我讓人去把那邊布置一下……」
陸正道:「就今天吧,雖然不是多急的事,但盡量先把事辦了……」
陸正又看向妙空等人,介紹道:「這幾位是在太平域做客的客人,他們想了解一些魏國這邊佛門的情況,王爺能否派一兩個人,安排他們去平城遊玩一番?」
元重聞言道:「小事而已,好說好說!本王也是信奉佛門,既是陸小友的客人,那也是本王的客人。來人!」
GOOGLE搜索TWKAN
元重直接喊來府中的一名管事,讓管事派人去文廟那邊做些布置,又安排人帶妙空他們去遊玩。
妙空等人感覺待在王府中也有點不自在,道謝一番之後,便先行離府。
待其他人走後,陸正開口詢問道:「魏國這邊還好吧?」
元重抿了一口茶水,幽幽道:「還行……如今平城的那些佛門都老實了,一個個皈依了大乘佛教,還捐出來不少東西,那些寺廟建築佛像金身也按照要求整改了一番……」
「好多德行或修行不符合的僧人都讓他們改了籍……」
「陛下下旨免除全國百姓的田稅,事情也鬧得挺大,好在政令下達地方,到處都在改製。」
元重頓了頓,又道,「不過啊,還是有些人覺得自己能和朝廷對著幹。本王這段時間都親手殺了些人,不然還鎮不住某些宵小,真是罪過罪過……」
元重捏著佛珠手串,嘴還低聲念了幾聲佛號。
陸正微笑道:「除惡積德,便無罪過一說。菩薩慈悲,也有怒目之時。」
元重聞言眼眸閃爍光芒,笑道:「你說的這些話,我就愛聽,聽著心舒坦!」
「哎,你去文廟做什,方便說嗎?」
一想到陸正之前在伽藍寺幹的事情,元重就相當好奇陸正現在要去文廟做什。
陸正道:「去送點東西。」
說話間,陸正掏出一本期刊遞給了元重。
元重好奇接過一看,隻是看了一會兒,表情就有點不對勁。
這期刊的文章可不興多看啊,多是針砭時弊,批判當下世間的各種現狀,傳播某種思想覺悟。
換作尋常文人拿出這種書宣傳,隨隨便便都能定幾個罪名捉拿入獄了。
但陸正可不是一般人,那是古之聖人都認可的年輕人,人家拿出這些批判性的文章,隻怕那些權貴也隻能捏著鼻子受著了。
就好似朝堂上的諫臣,人家身份地位在那,說的話再怎戳人心窩子,那一國天子也不好因言治其罪。
「這……」
元重一時不知該怎評價了。
陸正微笑道:「王爺覺得這些文章不好?」
元重連忙道:「啊?好,好啊,都寫得不錯,讀之令人深省。這是你做的文章?」
陸正搖頭道:「都是太平域其他人寫的。」
陸正並沒有投稿,主要是想看看其他人有什樣的覺悟,能寫出什樣的文章來。
現在看來,第一期發表的這些文章還算讓他滿意。
元重合上期刊,看著封麵上的那些字,心情有點複雜。
這樣的書冊傳至天下,造成的影響怕是會有點大,而且還不止這一本,以後還有很多期……
陸正緩緩起身,說道:「王爺要去文廟嗎?」
元重眼眸一亮,興衝衝道:「好啊,走走走,我讓人備車!我也有一段時間沒去文廟祭拜了,正好今天也是吉時……」
拋開其它的不論,元重還是很樂意去文廟湊個熱鬧,看看陸正又能鬧出什動靜來。
於是乎,陸正和元重乘車去往文廟。
途中,陸正還遇到了負責在平城這邊傳教的胡晴,順便也讓對方跟著過去,還問了些佛門的詳細狀況。
不過短短時間不見,陸正發現胡晴越來越一個正兒八經的修佛者了。
胡晴正襟危坐在陸正的對麵,幽幽道:「這平城有些老狐狸心思藏得深,可惜他們低估了我。之前得青婉姑娘傳授佛法,他們那點心思可隱藏不住,裝得再好也是假的。隻等之後時機成熟……」
胡晴沒有把話說完,但意思顯而易見,為了維護佛門正統,那些死性不改的人遲早得清理掉。
至於青婉傳給胡晴的佛法,自然是來自佛祖那的真法。
……
平城的文廟,位於一座官辦的學府之內。
學府中先生主要教授佛學,也涉及儒學和道學等學說。
能在其中讀書的學子,幾乎都是本地權貴大族的子弟,根本沒有什寒門或普通學子。
這算是給大族子弟們的一個交流平台,能學到多少真東西並不重要。
畢竟這些人倚仗自己的家世就能去為官或修行,能有一個好的前程,哪需要費盡心力去學那多。
此時書院還沒有正式開學,因為受到規整佛門的影響,各地方有關於佛學的教授也受到了影響。
以後該教什樣的佛經,都要經過官府的重新報備。
乘坐元重的馬車,一路暢通無阻的入了書院,然後來到文廟之外。
剛才元重讓人在文廟中布置了一番,文廟外已經灑掃乾淨,還換了些裝飾,變得整潔一新。
魏國沒有儒家文聖,廟中便隻是供奉著儒家一些古聖先賢,給人瞻仰祭拜之用。
雖然魏國主張佛學,但國內不乏一些儒家弟子存在,立這樣的文廟也是有這其中的原故。
陸正幾人下車走入文廟。
來到文廟之內,陸正感受到有儒道文氣的存在,氣息不算濃鬱,隻是縈繞在幾座殿宇周圍。
進入文廟主殿,映入眼簾的便是儒家幾位古聖,玉石雕像栩栩如生。
不過這些聖像並不存在什聖人念頭,畢竟古聖的意誌要在人世間維持長久是很耗香火和文氣,這可沒有條件供養哪怕一縷聖人意。
當年陸正在開陽縣祭拜文聖,那也是縣令幫忙走了一道程序,讓安國那位半聖的香火念頭有了一點反應,可沒有驚動到儒家大道中的古聖先賢們。
至於後來開啟浩然文宮,那則是另外的一回事。
跟在陸正旁邊的元重下意識抬手,雙手合十想要行了個禮。
忽地,元重又很快反應過來,動作頓了一下。
以前拜佛像形成了習慣,但這似乎不符合儒家之禮……
元重放下手,忍不住小聲好奇道:「話說你們安國是怎祭拜聖人的?」
說實話,元重也沒有來過幾次文廟,畢竟他是修佛的,沒事跑來這幹什?又得不到文氣賜福。
說是有一段時間沒來文廟,那時間間隔可有些長了,上一次是什時候來的這,元重都忘記了……
陸正聞言想了想,微笑道:「王爺心誠就好,不必在意那些繁文縟節。」
元重不禁哈哈一笑,掩飾內心的一絲尷尬:「啊,是嘛?我的心還是很虔誠的,畢竟都是我人族先聖,理當敬之……」
陸正拿出香點上,又對著殿中的諸聖拜了拜,以示尊敬。
之後,陸正將一份期刊放置在香火案台上,體內有浩然文氣噴薄而出,瞬間就籠罩了整座大殿。
仙家道門請神的時候會搭建祭台,以便更容易將天地間存在的神靈力量請下來。
而這座文廟中雖沒有香火念頭,但也算得上一座巨大的祭祀台。
隻要條件滿足,同樣能請動某些特殊的意誌降臨或者做些非常之事。
感受到殿中充斥的文道氣息,元重和胡晴都忍不住退到一邊,離陸正稍微遠一些。
元重麵露驚異之色,他還是第一次從陸正身上見到這磅的浩然文氣,這怕不是已經達到了大學士的境界標準。
當今世間估計都沒有這年輕的六境儒士,元重感覺人和人的差距真是太大了。
隻見源源不斷的浩然氣息灌注到文廟大殿,周威豎立的聖像和那本期刊也綻放出光彩。
一股無形的氣勢從文廟直衝天穹。
不過一會兒,便有一抹彩色光華從天而降。
光輝之中,一道朦朧的身影若隱若現,散發著神聖的道韻氣息。
身影透過朦朧看了陸正一眼,旋即微微抬手,香火案台上的期刊化作絲絲縷縷的文氣。
緊接著,文廟中的文氣盡數匯集一處,連同那道飄渺的身影又化作一道光束沒入九天。
整座文廟轉眼恢複平靜,一切異象都消失無蹤。
元重看著剛才那道身影原本站立的位置,忍不住吞咽了一口唾沫,低聲道:「那位是……」
剛才出現的那道虛影太過模糊,連身形輪廓都朦朧一片,更不論相貌五官。
元重和胡晴也沒敢用神識細看,不知曉到底是誰降臨而來。
陸正開口道:「儒家至聖先師,孔聖。」
「嘶……」
元重不禁倒吸一口涼氣,一臉驚訝地看向陸正。
他怎感覺陸正請聖就那容易呢?輕輕鬆鬆就能讓那些開辟修行大道的古聖意誌顯聖。
若不是實在沒有什前例證實,元重都快懷疑陸正是不是什聖人轉世了。
其實對於孔聖的露麵,陸正也有些意外,他隻是想借用文廟把期刊傳達至其它大國的高級文廟中去。
還有一縷聖人意誌降臨來看了他一下,算得上是額外的收獲了。
僅是一個眼神,陸正已經從中看懂了很多含義。
比如隻要他敢於去做某些事,便會得到某些存在的支持。
陸正看著眼前的諸聖之像,再次行禮拜了一下。
「發生什事了?」
外麵,有幾個人出現。
文廟這邊引起的異動,讓平城不少強者都有所覺察。
一些人直接飛速趕來查看情況。
元重不緊不慢笑走了出去,開口道:「是本王來這祭拜一下儒家聖賢,沒出什事情,倒是驚擾到諸位了……」
眾人見到是懷陽王元重,倒也沒有多想。
畢竟剛才的異象來得快,去得也快,他們還沒看明白是怎一回事。
這尚存的氣息也不見有什特別之處,隻道是元重搞了什名堂。
至於殿中的陸正和胡晴,這些人也沒有太在意。
斷斷續續有人過來,又陸陸續續地離開。
一人來到元重的身邊,忍不住傳音道:「我聽聞太子那邊有意重用儒生,王爺是不是在籌備什……」
「啥?」
元重愣了一下,這種事情確實以前有傳言,但太子元燾那邊並沒有那樣的舉措,沒想到還有人能把這發生的事給聯想起來。
元重表情略顯古怪,連忙擺手道:「沒有的事,你別瞎說!我大魏立佛門正統,怎會偏向儒學,這種事情別亂說啊!本王都一心向佛的!」
棄佛尊儒,那可比規整佛門更加動搖大魏國本,這種事情可不能亂傳。
那人不禁低聲道:「王爺啊,咱們這關係,你給透個底,我家還有些晚輩天賦不錯,要是合適的話,讓他們去修儒也不是不行。」
元重忍不住直翻白眼,你這是在炫耀還是怎的?想把雞蛋放幾個籃子麵?
元重淡淡道:「晚輩們天賦好,那他們樂意幹嘛就讓他們幹嘛,你問本王這些,本王可給不了你什答覆……本王還要回去禮佛呢,你讓他們修道,我也管不著……」
元重懶得多解釋,感覺越解釋反而越解釋不清,便帶著陸正和胡晴離開文廟。
等回到馬車上,元重好奇問道:「事情妥了?」
陸正道:「應該沒什問題,剛才有所感應,估計要不了多久,諸國頂級學府的文廟之中,就能收到那份期刊了。」
元重嘖嘖道:「出了你這個人物,以後天下的儒家也不……不太平咯。」
元重覺得就憑陸正拿出來的期刊,在儒家內部就得鬧出不少爭辯來。
陸正聞言微微一笑,輕聲道:「這世間的儒家,也該歸於它本來的樣子,要不了多久了。」
元重心中一動,不過實在無法想像歸於本來模樣的儒家是什個情況。(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