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9章 1316.大買賣
“小駱總啊,今天這是您牽的線,搭的橋,您可得跟我們大夥說說啊,白袍子這位王子他到底是為什啊?”
帶隊前來的壽光農業控股集團副總張學鬆出來之後就拉著駱一航直接問。
駱一航笑道:“還能為啥,升官發財娶老婆唄。”
“哎呀!”張學鬆無奈道,“小駱總,您就別跟我們開玩笑了,他都王子了,還咋升官發財,又不像我們這幫莊稼漢。”
他都副總了,咋還莊稼漢啊?
唉,這年頭,說實話沒人信。
駱一航把張學鬆他們請到自己的套房。
拿出筆記本電腦找出背景資料。
他也沒個助理,端茶倒水就讓張學鬆他們自己來了。
不過這時候也沒心思喝茶。
駱一航找出資料,把筆記本電腦放在茶幾上讓他們擠在一起看。
自己在旁邊介紹。
“我那好哥們曼蘇爾,他這次是代表迪拜王室來的。我先跟各位說說迪拜。”
“他們那邊食物85%依賴進口,蔬菜水果更是92%是進口的。每年超過三百萬噸。”
“蔬菜水果這東西咱們都是做農業的,都清楚,它不耐運輸,也不耐儲存。”
“他們進口的即便主要都是洋蔥、西紅柿、黃瓜、生菜這些相對耐運輸的,損耗量也接近一半,每年投放到市場上,也就一百三十萬噸。”
“迪拜我去過,你們知道那邊菜價多貴,咱們這兒最普通的上海青,那邊超市麵54塊錢一公斤。”
“就這還不是新鮮的,葉子都蔫了。”
這話一說張學鬆他們就有概念了,上海青,那玩意在壽光,地頭收購價三毛五毛,超市賣的也不過一兩塊,頂多三四塊。
五十四一公斤,什概念!太誇張了。
“你們就當那邊是咱九十年代以前,沒有菜籃子工程的時候的北方……”駱一航又做個比喻,不過想想,不對,“比那時候還慘,他們本地幾乎沒有,全都得外運,還是跨海外運,從伊朗、印度、非洲那邊進口。”
“他們雖然有錢,但錢也不能亂花呀。所以想把這塊補上。”
這一回,張學鬆他們又是心有戚戚,沒菜籃子工程的時候,那太可憐了。
一到冬天,北方除了白菜就是白菜,早晨醃白菜,中午燉白菜,晚上熬白菜,一冬天人都變成白菜色,臉蛋綠哇哇的。
都說迪拜富,哪哪兒都是金子,沒想到吃口菜這困難。
不過他們也是真有錢啊。
“這寫著迪拜三百八十萬人口,直接上年產三百萬噸的智能溫室,按照一個人一年一千六百斤的量來的,都快趕上咱國內人均了。”
國內年產蔬菜8.6億噸,水果3.3億噸,簡單除以14億人,人均每年1700斤。
“就算是進口也不少啊,一百三十萬噸,也小七百斤呢。”另一位指著電腦屏幕說道。
並嘖嘖稱奇,“真有錢。”
駱一航暗笑,還七百斤?三百斤都夠嗆,別拿中國人的觀念往上套。
在曼蘇爾他們眼,迪拜就四十萬人,整個阿聯酋也隻有120萬人,也就這部分能達到七百斤的水平。
其他外籍勞工不算人,還想吃菜,給點蔥頭不錯啦。
到港那130萬噸,最起碼有一半是要轉口到沙特、阿曼再賺一筆。
沙特也不老實,他們會繼續往約旦、埃及、蘇丹、厄立特亞倒手。
駱一航拿過電腦找出中東地圖,在上麵畫了一個圈。
“這一片,都是沙漠,都缺蔬菜水果,迪拜港守著波斯灣入口,其實算便宜的。”
“他們可不傻,等溫室建起來,不但自己消耗,還得往外賣呢,中東北非廣闊市場大有可為。”
“二道販子是中東各國最喜歡的生態位。”
“所以大家把心放肚子,他們肯定不會虧,咱們也得有得賺。趕緊估計一份報價單來,方方麵麵都考慮到了,好跟他們談價。”
了解到了背景資料,張學鬆他們也踏實了。
又開了間會議室,開始統計各項數據準備報價單。
壽光農業控股集團是壽光市屬國有獨資企業,以農業服務為核心業務,涵蓋林業、畜牧、漁業及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相關業務啥都有。
即便沒有,這次一起來的人也有相關企業。
再沒有,還能搖人。
山東、壽光,隻要跟農業相關,啥沒有啊。
年產 300萬噸蔬菜水果,現在還不知道具體是些什品種。
就往富裕了算唄。
考慮到迪拜那地方,什都缺,高科技智能溫室確實是個很好的選擇,雖然造價高些,但單位麵積產量大,循環利用率高,省水省肥省土,相對而言比傳統溫室還更劃算。
駱一航提供的,他送給曼蘇爾的見麵禮,種植豌豆顛的溫室就是智能溫室,5000平米,迪拜市政供電供水。
每平米年產量7.5公斤,比國內大田種出來的每平米的5.4公斤還高。
除了耗電大沒毛病。
電,咱有光伏。
忙了一宿。
最後規劃出1500個單體麵積一萬平米的智能溫室,據測算這大的溫室在迪拜最合適,也是成熟工藝技術。
占地二十平方公。
溫室本身總造價234億人民幣。
配套設施,能源,光伏板、儲能電池、備用柴油發電機;灌溉,反滲透海水淡化設備,智能水肥一體係統;水處理,雨水收集設備、汙水處理、中水回收;還有防災,消防、監控、預警、抗風;再加上道路、供電、監控、通訊。
等等等等這些吧,大概180億人民幣。
運費、人工費、建造設備這些,總體再加上15%,一共476億。
預計工期五年。
在國內當然用不了這久,但在迪拜,啥都沒有,水泥都得從國內往過去運,況且還是沙漠麵。
工期一下子就拖長了。
唯一的好處就是不用考慮那幫子環保組織動保組織啥的,工期隻是拖長,而不是遙遙無期沒譜多長。
看到統計出來的數字。
張學鬆他們倒吸一口涼氣。
太尼瑪貴了,海外項目,總得多賺點吧,就算賺三成,620億。
再把人王子嚇跑咯。
這可不是號稱,不是名義投資,要想幹成這事,就得實打實拿出這多錢。
對此,駱一航倒是不意外,既然應這件事,他自然是估算過的。
對麵的底牌差不多都知道。
幾百億而已,不叫事。
況且,幾百億?駱一航這邊還沒開口呢。
“最後不管談下來多少錢,我要兩成。”駱一航露出獠牙。
張學鬆他們心忽悠一下子。
“這還沒談好呢,您就要中介費,小駱總您也太狠了吧。”張學鬆還真是實誠人,有啥說啥。
駱一航擺擺手,“這不是中介費,這是我應得的。咱們算出來總麵積是二十平方公對吧,我提供三百平方公草原,建設成本最少能降低十分之一,工期縮短三分之一。我這錢不是白拿的吧。”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
對啊,人家小駱總手有超級馬蘭草,這東西最開始就是為了在沙漠建工程用的。
好處數不勝數。
寧夏那個樣本工程,費用節省了四分之一呢。
十分之一還是悠著說的。
工期縮短三分之一,省的錢就不止一成。
還有早回款呢。
給人家小駱總兩成,幹的過,真幹的過。
張學鬆眼珠一轉,順杆就爬,“那您小駱總得幫著談價。您是按銷售額比例分成,您談的越多,您掙的越多。”
駱一航豎起大拇指,“真有您的。”
隨即站起身,“那就走著……”
——
第二輪談判開始。
駱一航從中間坐到了曼蘇爾對麵,跟張學鬆他們在一邊。
先推過去一份文件,刪掉價格的項目單。
依次介紹需要多大麵積,什材料,高度長寬,附屬設施,智能設備。
吧啦吧啦聽得曼蘇爾直打瞌睡。
隻有他的助理們偶爾對不懂的內容提些問題。
張學鬆他們負責解答。
全都講完之後,曼蘇爾已經眯了一覺。
被助理推醒後,拿過項目單又掃了一眼,“麵積無所謂,給你們四十平方公。”
那邊別的沒有,就是地大。
出了城全是荒地。
隨後,扔下項目單,直來直往,“報價吧。”
眾人齊齊看向駱一航。
駱一航清清嗓子,輕輕吐出,“六百二十億。”
張學鬆眾人當場就急了,一個個眼珠子凸出,目瞪口呆。
怎第一次報價就把底價給說了!
一點砍價的富裕都不留???
駱一航在桌子底下對他們輕輕擺手,意思是不要管。
曼蘇爾果然砍價了,一刀砍下來一大半,“二百七十億。”
駱一航搖搖頭,“五百五十億。”
曼蘇爾也搖搖頭,“三百億。”
“五百二十。”
“三百一十。”
“五百。”
“三百三。”
“四百六。”
“三百六。”
一來一往的,兩人的數字越來越近,加價減價也越來越慢。
報價到四百六的時候,張學鬆他們又急了,四脖子汗流眉頭緊皺,死死盯著駱一航。
心說我的小駱總誒,別減啦,已經賠本了啊!
但駱一航不為所動,一拍桌子高聲道:“別廢話了,一口價四百億,差的四十億給你三百平方公草原。”
張學鬆他們他們大驚,臥槽,還能賣兩次???
吃了上家吃下家啊。
曼蘇爾聞言,同樣一拍桌子,“痛快,成交!”
交易達成。
張學鬆他們推著駱一航就出去了。
都沒顧得上往別地方去,就在門口,把門一關,七嘴八舌就是抱怨啊。
“小駱總,不行啊,太低啦。”
“四百億要賠本的,真接不下來。”
“您還是另請高明吧,我們退出。”
這的可是精挑細選出來的企業,哪能讓他們走了。
駱一航笑笑,“四百億美元不低啦,錢賺不完,咱也別太黑心。”
眾人一聽,一愣,張大了嘴巴。
“等等,美元???”
“對啊,一直就是美元計價的啊。”駱一航攤攤手,“不用美元難道用人民幣嗎?他們的換匯額度又沒多少,根本不夠啊。”
張學鬆他們瞬間滿麵紅光,樂得合不攏嘴哦。
“哈哈哈哈,夠夠,足夠了,哈哈哈哈。”
四百億美元,兩千八百多億,太多了,簡直太多了。
怪不得說外貿掙錢,原來這賺啊。
其實這大單,利潤高成這樣的很少,可遇不可求。
但駱一航這個中人,知道兩邊的底牌,知道曼蘇爾那邊真不差錢,拿著別人的錢,隨便花,他要的是政績。
至於“別人”,白來的錢,更不在乎。
——
眾人呼嚕呼嚕再回到會議室。
談合同細節的問題。
工期還是報的五年,但約定了如果提前完工,尾款提前支付。
曼蘇爾沒反對,補了一條需要規定每個階段工程進度,如果延期則尾款也延期。
沒提延期的話等比例扣款並罰款。
條件很好,當場同意。
迪拜有錢,一年區區八十億,輕輕鬆鬆。
而且來之前王室就說了,這筆錢迪拜政府補貼百分之二十,那就更輕鬆了。
剩下的部分迪拜王室、阿聯酋其他六個酋長國王室,各個部落和家族,還有曼蘇爾他們家,都會出資。
反正背後很複雜。
他們也會共同組建一個農業發展公司來管理,各自按照出資額度分配股份。
這出資額度是要搶的。
除了曼蘇爾他們家固定5%之外。
其他的份額怎分,在阿聯酋那邊已經打出狗腦子了。
蔬菜水果,在中東可是掙錢的買賣。
別的不談,光迪拜,每年進口蔬菜就要二十五億美元,水果十六億美元。
兩項加起來四十多億。
每年。
全部改成自產的話,五到七年就能回本,如果分批建造的話,甚至可以後麵建,前麵產,還沒造完呢就開始掙錢了。
項目自己給自己賺建設費。
因此,曼蘇爾又提了要求。
扔出一堆曆年迪拜、阿聯酋和中東各國蔬菜水果進出口和銷售數據。
“麻煩各位幫我計算一下,怎樣才能既保證我們迪拜人能吃上便宜的蔬菜,阿聯酋能吃上低價的蔬菜,並對其他各國有出口優勢。以此來製定設施建造周期並最大限度的盡快回收成本。”
他知道自己那邊數學不行,又沒有超算建立不起數據模型,生產細節也不清楚,索性直接當做合同的一環提要求了。
瞧瞧這要求,便宜、低價、出口優勢,一層層分的多清楚。
還要“最大限度”、“盡快”。
要求是真多。
哪有這樣的甲方,既要又要還要幫你掙錢?
唉,看在錢的份上,做吧,做吧。
張學鬆開開心心答應下來。
順便要借用一下駱一航的超級計算機。
接下來,到了支付環節。
曼蘇爾那邊又出蛾子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