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走一天後,隊伍雖然還在岐黃縣境內,卻見到了熟人。
是臨山縣的人追上了他們。
沈縣尉策馬親自追上來的,從隊伍尾巴直衝隊伍前頭,求見康縣令、鍾縣尉。
因著細作案,因著賈祥家,兩縣關係處得不錯,沈縣尉很快就被請進縣衙紮營地。
“康縣令、鍾縣尉,我是奉我們臨山縣縣令之名,給寶福縣遞交信函,請求兩縣合並一起逃兵災的。”沈縣尉生怕康縣令又裝糊塗,是不敢演,直截了當的說出來。
又很聰明地把信函塞進鍾縣尉手,衝他咧嘴一笑……兄弟誒,咱們都是當兵的,幫一把啊,求求了。
鍾縣尉確實是個好人,不等康縣令阻攔就打開信件看了……臨山縣縣令文采不錯,信寫得真情實感,信紙上還有淚珠滴落的痕跡。
沈縣尉:“真眼淚,不是拿水珠子滴的,我們縣令真的害怕啊,那多百姓呢,可臨山縣才幾個兵?真真是護不住啊,所以來投靠寶福縣。”
康縣令、鍾縣尉、韓盧兩師爺:“……”
沈縣尉又真心誇道:“路過岐黃縣縣城時,我們是安心睡了一覺,這都是康縣令怒斬岐黃縣惡人匪苗之功!”
羅牙亮等人,確實已經有土匪雛形。
也正是因為看見岐黃縣的惡起之相後,臨山縣縣令才讓沈縣尉帶人追上寶福縣的隊伍,求寶福縣隊伍等他們一天。
“明天下午,一定能趕到,絕不會耽誤寶福縣眾人的時間!”沈縣尉還加碼:“我們縣令還押了幾名羅牙亮的同夥上路,說等到首府城後,會給寶福縣作證,岐黃縣縣令趁戰時混亂,強征縣民的錢財,助您把這岐黃縣的縣令緝拿歸案!”
康縣令是真不想幫臨山縣,因為寶福縣的各種物資、人脈、兵力都多,單獨走,東西夠幫扶寶福縣人。
一旦讓臨山縣加入,東西、人脈(人脈能帶來庇護之力)、兵力、都得分臨山縣兩分。
寶福縣純純虧本。
可淩百戶是從京城來的、還有關家祖孫在,他要是不搭把手,兩人一告狀,他還怎升入京城,做京官?
康縣令:“沈縣尉言重了,咱們是兄弟縣,林縣令開口了,我自當應予。”
“多謝康縣令!”沈縣尉激動得給康縣令作揖三次,又道:“下官這就派人回去,告知我們全縣百姓這個好消息!”
雖然沈縣尉很擔心自己的長子,但他怕康縣令帶著寶福縣人偷偷跑了,所以要留下,盯著康縣令。
康縣令:“……”
不說整個大魏,反正在這東北州,他算數得上號的好官!
鐺鐺鐺!
鐺鐺鐺!
傳令兵很快傳達了新命令:“康縣令與鍾縣尉新令,明天不啟程趕路,休整一天,等待臨山縣鄉親們前來匯合!兩縣合並一起走,比較安全,遇上其他大縣,也不怕受欺負!”
“鄉親們可以用這一天時間來砍柴、燒水、做熟食,或是抓緊休息,養好身體!”
“明天不趕路,咱們能停下準備熟食了!”岐黃縣人很高興,他們因著舍不得家業,不信梁將軍的告示,沒做備戰幹糧,今天趕路餓極了都是生吃麵粉,再灌下幾口生水充饑。
如今聽到此令,是打算用這一天時間,多多做幹糧、燒開水儲存。
翌日,鄉親們難得的睡了懶覺。
但辰時後,營地也熱鬧起來,很多人去找幹柴、排隊求醫。
秦家女醫、無則藥行、長濟藥行、官軍二門、就連荀老都忙著給人看診。
沒人死、沒人流產,多數是酷熱中了暑氣。
荀老就給康縣令提議:“縣令大人,趁著今日有空,大煮祛暑茶,分給鄉親們,能減少鄉親們中暑生病。”
“把身體養好了,遇上老鼠瘟疫的病菌,也能抵抗一兩分,不會即刻就中招。”
“聽您老的,立馬煮祛暑茶,分發給隊伍的所有人!”康縣令一想到寶福縣的十萬人口,一旦有什疫病,那傳染力度……是頭發都不需要他用手抓,自己就會大把大把的脫落。
“得令。”荀老立刻讓大夫們去抓藥,分給各鎮,由各鎮自己熬來分發。
岐黃縣人也得了一批祛暑茶藥材,而康縣令是任命黃妮兒的爹、以及同街的男人們做了岐黃縣的領隊者。
這一路上,就由他們去跟官軍二門做交涉了。
黃掌櫃很是感激,拿出血性來,把那些不想聽他們安排的岐黃縣人打了回去。
還警告:“如今是戰時,岐黃縣的情況你們也看見了,要是還不惜福,我們就去康縣令麵前說明情況,讓你們滾蛋,別想再跟著寶福縣的隊伍走!”
岐黃縣的大族族長們聽罷,害怕了。
又想到岐黃縣的事兒,最終歇了爭權奪利的心思,隻安心帶著親人族人,努力在這場大戰活下來。
午後。
鐺鐺鐺!
“臨山縣魏民到!”林縣令、胡縣丞終於帶著臨山縣的大隊伍趕到。
“康兄,康兄仗義,林某拜謝!”林縣令帶著衙門的人,去謝了康縣令一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康縣令比較講究體麵,接待他、還請他吃了頓好的、又把祛暑藥材,分給他們五車。
林縣令感激不盡啊。
又去拜見鍾縣尉、淩百戶、筇老荀老、還去見了諸位學子、客商們……總之他忙得飛起。
還想去拜訪秦關薑三家時,天黑了。
隻得作罷,吃完飯後,累得睡死過去。
而至於他的家人……那啥,從備戰防瘟疫開始,各縣縣衙的大人們早就把家人送去首府城了。
每家頂多就留下長子在身邊,以安人心。
除了官員家以外,如賈祥家這樣的富裕老爺家,也早就舉家去首府城暫住。
所以賈家也就賈祥因著要跟筇老讀書,還在隊伍,其他家人,早已在首府城。
鐺鐺鐺!
鐺鐺鐺!
“寶福縣、臨山縣的魏民,卯時已到,速速起身,準備啟程趕路!!”
一大早,銅鑼聲又起。
此後,這樣的銅鑼聲是天天都能聽到。
岐黃縣的黃掌櫃等人也敲鑼喊話,讓岐黃縣人趕緊起來,準備趕路。
……
而越往東明府的方向走,黃妮兒這些岐黃縣人就越發慶幸她們搭上了寶福縣的正規撤離隊伍。
離開岐黃縣後,下一個縣是照生縣,再下去就是大官道的匯合岔路口。
過了這個路口後,他們的前頭、他們的後頭,就都是逃兵災的魏民。
是有天芒府八個縣的人、還有東明府茂華縣、東嶺縣等人。
茂華縣、東嶺縣的人還好說,也就像乞丐而已,可天芒府各縣的逃兵災者,眼已是凶狠至極,一瞧那一雙雙深邃又狠似狼的眼神就能知道……他們很多人手已經見過血。
喜歡重生後,朕和皇後在逃荒請大家收藏:()重生後,朕和皇後在逃荒書海閣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