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霄和陳玉書齊鬥老板娘,堅決不肯放她離開。
老板娘眼見兩人要下死手,也紅了眼,開始拚命。
老板娘猛然一拳擊出,重重打在李青霄的小腹上。
李青霄的正麵毫發無損,背後卻出現了一個清晰拳印,不得不向後退去。
老板娘正要縱身追擊,將李青霄斃於拳下,陳玉書左手一揮,三名隱士並肩殺來。
老板娘不敢大意,雙手同時出拳,瞬間在身前連擊五次,氣勢雄渾,帶起呼嘯風吼,震人耳膜,竟是憑借自身的磅真氣,強行將三名隱士造物擊退。
陳玉書再一揮手,以神通牌加持三名隱士,組成天地人三才陣勢,再度攻來。
與此同時,李青霄去而複返,整個人狀若瘋魔,出拳如虹,在一瞬之間炸出上百道拳意,淩厲雄渾,與老板娘的真氣碰撞,激蕩出一圈肉眼可見的漣漪。
老板娘手中出現一柄血紅長劍,劍出如龍,血光閃爍,掠出一道道久久不能消散的血色劍痕,劍氣蜿蜒縱橫,猶如無孔不入的綿綿春雨,散布李青霄的周圍,無孔不入,無所不在,結絲成網,疏而不漏,形成絞殺之勢。
此乃“七殺劍訣”。
黑石城成員大多出自道門,也不奇怪。
如果僅是如此,“七殺劍訣”與那些尋常劍招也無甚區別,李青霄出拳應對就是,遠不能算是道門的第五大劍訣,關鍵在於全力催動“七殺劍訣”時,李青霄體內的鮮血也隨之湧動,竟是生出一股要破體而出的感覺。
若非李青霄是純粹武夫,體魄凝練,近乎於不漏之身,可以自如掌控自身氣血,換成其他人,早已經是七竅流血,變成一個血人。
可就算如此,李青霄的幾處皮膚也向上凸起,其下仿佛有活物一般不斷遊走各處,欲要破體而出。
這還僅僅是“七殺劍訣”的一種變化,還有另外六種變化,這才是“七殺劍訣”的玄妙所在,可見“七殺劍訣”並非一味的凶厲殺伐之道。
李青霄選擇以攻對攻,一拳打出,拳頭變得通明透徹,在其中顯現出數個微小身影,細觀其麵容,竟是縮小版的李青霄。
隻見李青霄拳頭中的身神擺出與本尊一模一樣的拳架,李青霄出拳,身神也隨之揮拳。
這一拳融匯了身神之力,拳意比之方才大了何止一倍。
拳發無聲,血網卻出現肉眼可見的劇烈扭曲,同時伴隨著一連串的氣爆聲響。
一時隻聽得劍器錚鳴之聲,無數血光紛紛炸落,滾滾散開,好似血海蕩漾,又似血落如雨。
這一番漣漪,李青霄六識被遮蔽,三尊隱士造物也被波及,動作凝滯。
老板娘趁機出劍,將三尊隱士造物直接全滅。
下一刻,老板娘頭上束發的簪子炸裂開來,一頭青絲頓時散開,筆直如瀑,有近乎丈許之長,披在身後,好似一件披風。
不見她有何動作,身後青絲狂亂舞動,不斷延伸變長,向著四周延伸蔓延開來。
然後三千青絲化作萬千情絲,結成一張羅網朝李青霄當頭罩下,轉瞬之間,青絲合攏,如蠶吐絲結繭,將李青霄環繞成一個“線團”。
正所謂最難消受美人恩,情絲千結,便徹底拋棄了劍氣之剛,化而為柔,如棉絮雲朵一般輕飄飄,不著力,不受力,使得李青霄如深陷泥潭,近乎動彈不得。
同時還有諸般念頭情緒隨著這些青絲一起湧入李青霄的心頭。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恨花言巧語,恨負心薄幸,恨心腸如鐵,恨人情冷暖,恨世態炎涼,恨天地不公,恨善惡無報。
“七恨”之情便如七道劍意。
一個不慎,被其奪去心智,便如落入蛛網之中的飛蟲一般,再無生路。
李青霄屏息凝神,以“梵衣”護住自身上下,又將“無相紙”化作小刀,切割青絲。
青絲不斷被切割成兩截,隨即又有新的青絲生出,似如野火燒不盡的野草一般。
亂人心神的紛雜念頭也愈演愈烈,於恨之間又是生出情來,以青絲結情絲,再以情絲織羅網,最終化作情天恨海。
血霧彌漫,蒙蔽了李青霄的六識,卻沒有影響到陳玉書,因為陳玉書戴上了李青萍送她的靉靆,專破此類手段。
陳玉書也終於亮出她的兵刃,一大一小,似刀似鉤,形如月牙,晶瑩剔透,如是玄冰凝就。
此物名為“碎玉雙鉤”,原本是以深海水精和萬年寒晶融合淬煉而成的連柄雙鉤,催發時,可化作兩道彎月狀的鉤形光華互相交尾飛出,大小分合,尤其不畏邪汙,無不由心。
尋常兵刃隻要被其鉤住,一剪一挫,立時碎裂。
當年玉虛鬥劍時,小鉤損毀於李祖的劍氣之下,隻剩下一柄大鉤,功效大不如從前。
後來輾轉傳到陳劍生的手中,他讓人取南洋水精和冰魄重鑄了小鉤,湊成一對,作為給孫女的禮物。
不過雙鉤就不再是連柄,可分可合,變為各自獨立,算是兩件寶物。
陳玉書一揮袖,大鉤立時化作一道鉤形彎月光華,盤旋飛出,斬向老板娘的首級。
老板娘猛地一個後仰,上半身與下半身近乎成一個直角,堪堪躲過這一鉤。
陳玉書心念一動,大鉤又在老板娘身後強行轉出一個渾圓弧度,好似燕子繞梁回旋,再次直刺後心位置。
此時老板娘已是來不及轉身,順勢向前疾步奔走,始終與“碎玉鉤”保持著寸許距離,然後猛地一個翻身,以手中長劍架住“碎玉鉤”。
不過如此一來便落入了陳玉書的圈套之中,她立刻催動小鉤,也掛住劍身。緊接著大鉤向左,小鉤向右,一剪一挫,這把寶物品相的長劍當即斷成兩截,斷口位置流淌出鮮血,竟如活物一般。
可見此劍不俗。
隻可惜遇到了專門破人兵刃的“碎玉鉤”。
陳玉書繼續操縱大小雙鉤交錯著合圍老板娘。
這就是身外物的厲害,誰又能想到陳玉書身上的外物如此之多,一件半仙物尚且不夠,還有三件寶物。
此等豪橫,便是一流世家的子孫也未必能比,誰讓陳家隻剩下她這一棵獨苗,其他家族縱然底蘊更深,可子孫也多,不可能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