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天上白玉京”計劃全麵重啟,開始第二階段,是影響各個方麵的,許多事情不是依次開始,而是同時進行。

    就在齊大真人終於通過海眼確定了坐標時,北落師門也沒有閑著。

    陰月亮中,北落師門走出了蟾宮。

    小北落師門很狗腿地跟在旁邊,就像一隻飛來飛去的蝴蝶。

    如果仔細看,就會發現小北落師門並非亂飛,而是高舉雙手,在半空中又蹦又跳,甚至熱淚盈眶。

    大北落師門的恩情還不完,大北落師門的恩情利滾利。

    在這方麵,道門是先例的。

    道士們並不清高。

    當年齊大掌教還沒升座大掌教,出任西域道府的掌府真人。

    西域道府的治所位於大雪山行宮,上一任掌府真人喜歡在午後一邊散步一邊思考事情,於是道府方麵花了大力氣在萬丈雪山之上生生造出一塊草地,綠樹如茵。

    當齊大掌教出任掌府真人之後,不到半個月,這塊綠地就成了靶場,隻因為齊大掌教喜歡擺弄火器。

    有些事情不必上頭開口,早就有人想在了前頭。真人們昨天晚上做了個夢,第二天就能夢境照進現實。

    靶場落成之後,道府上下興起了打靶風潮。好些個高品道士多少年沒碰火銃了,又重新撿起來,開始練習打靶。美其名曰:一手握緊筆杆子,一手握緊銃杆子,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西域道府第一屆打靶大賽就此拉開帷幕,各路道士靈官紛紛一展身手,最終齊大掌教不出意外且不負眾望摘得桂冠。

    道府上下輸得心服口服,看掌府真人贏比賽,比自己贏比賽還要高興,把手拍得通紅。原本鼓掌的時候,雙手在胸腹之間的位置,後來有人主動舉到了胸口位置,其他人又要攀比,舉到了眼前的位置,最後幹脆都高舉過頭頂。

    這一刻,小北落師門的耳畔隱約響起了從遼東更北方而來的聲音,要去吃嶺南菜。

    如今的道門隻有一個太陽,那就是齊大真人。

    北落師門雖然不是太陽,但她是月亮,日月並列。

    齊大真人永遠健康,北落師門比較健康。

    北落師門一揮手:“好了。”

    小北落師門立馬停下動作,立正的同時,還敬了個禮。

    北落師門道:“就你一個在這跳有什意思,這種得多一點才好玩。”

    小北落師門眼珠子一轉:“我把李青霄也喊過來。”

    “那也不行,還得整齊劃一,你們倆是一個畫風嗎?”北落師門隻覺得這家夥朽木不可雕,“李青霄辦事,我還是放心的。你辦事,我就鬧心。”

    小北落師門點頭哈腰,不僅不敢反駁,反而不知從哪拿出個小本本,準備記錄大北落師門的最高指示。

    其實齊大真人當年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幹過這事,齊大掌教講話的時候,她就拿個小本子記,齊大掌教在上麵講一句,她在下麵往小本子上畫個烏龜,齊大掌教再講一句,她再畫個王八。指示精神有沒有領會吃透不好說,反正王八畫得越來越好了。

    所以齊大真人又有一個惡習,她曾有一根大毛筆,跟人鬥法贏了之後,就往人家臉上畫王八,反正傷害性不強,侮辱性極大,一旦輸給齊大真人,多半沒有性命之憂,卻要做好沒臉見人的準備。

    北落師門沒有什指示,隻是一揮手,示意小北落師門退後。

    然後北落師門開始變大,從正常人大小變為一個巨人,正是李青霄經常見到的樣子,以月亮為秋千,以蟾宮為臥榻。

    不過到了這一步,北落師門仍舊沒有停下的意思,還在繼續變大。

    整個陰月亮都在微微震動,霧氣翻滾,月華搖晃,北落師門的法天象地甚至超出了陰月亮的範疇,繼續延伸,頂天立地。

    陰月亮便如一顆珠子,緩緩落在北落師門的掌心之中。

    這才是讓無數白玉京成員畏懼無比的上仙北落師門,一念起,便抹殺無數。

    北落師門掌托仿佛珠子的陰月亮,腦後蕩漾出一圈背光,化作一輪遮天的青色明月。

    在這輪明月中演化出各種景象,光怪陸離,從昆侖玉虛峰玉京到雲錦山天師府,從步入崩毀的靈山洞天到地肺山萬壽重陽宮,從白雪皚皚的北高勝洲到綠意盎然的閻浮提洲,從歸墟深處到海眼下方,從老龍頭到仙人渡,變化不停。

    陰月亮普照三千世界。

    在道門體係之中,金丹大道便是成仙之始,是為第十境。

    世人常說“得道之人”,得的什道?便是金丹大道。

    這不是蟲人的金丹境界可以比的。

    金丹並非實指某種物事,而是一種形容之辭,形容此中境界之玄妙。不過證得金丹大道後,渡過第一次天劫之前,還有一重關卡,便是顯化金丹,化作嬰兒。

    道門素有“赤子”之說,即返璞歸真,通過修煉達到清淨無為之境猶如嬰兒。

    “金丹”本是無形無質的修飾之詞,可偏要顯化出有形之物,兩者自然矛盾。

    不過曆代道門高人從妖類修煉內丹中悟出法門,將一身修為主動顯化,化作一顆瑩瑩靈丹,上衝中宮位置,尋本性而煉化神魂,謂之“明心”。神魂煉化純圓,飛騰而上於腦中,謂之“見性”。

    兩者聚結合體在上丹田紫府之內,霞光滿室,遍體生白。繼而又回歸於腹內氣海處,合化為命胎。疊起蓮台,虛養命胎,進而胎化神魂,默默溫養,直待紫氣虛來時節,嬰兒養育健全,冉冉而出天門,旋而又回,介於有形和無形之間,此謂之“元嬰”。

    凝聚元嬰之後,未必要元嬰出竅,這也不是什了不起的神通。更多是表明自身修為到了一種嶄新的境界,內功圓滿,外功有缺。待到渡過一重天劫,成就金剛不壞之身,便是內外圓滿。

    此等元嬰妙境被稱之為準一劫仙人,是為第十一境。

    以北落師門此時展現出的境界來看,遠遠不止十境,就是十一境也多有不如,極有可能是第十二境,甚至是傳說中的第十三境。

    也難怪尋常的人間碎片無法承載北落師門的降臨。

    那百餘年前還是個孩子時就已經有九境修為的齊大真人又該是何等境界?

    道門果真隻剩下兩位仙人了嗎?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