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霄檢查了一眾黑袍人的屍體,並非鬼類確係活人——現在是死人了。
領頭的是個術靈,剩下的都是大術師。
在這個世界,存在理論上的術尊,大賢良師和道君皇帝都是術宗,能夠坐鎮一治之地的治頭大祭酒怎也得是術皇,最不濟也是個術王。
就憑一個術靈和一幫大術師,無論如何也拿不下北邙山治,這些隻是小嘍囉,黑手另有其人。
隻可惜黑袍人身上沒有攜帶具體的身份證明,似乎他們身上的黑袍就是身份證明。
李青霄望向陳玉書:“明霄,你怎看?”
陳玉書想了想,說道:“我認為還是陽平治和北平治在暗中角力,那位黃天上神的裁決並沒有平息矛盾,隻是讓矛盾由明轉暗,甚至是激化了矛盾。”
李青霄點了點頭:“我也是這想的,北邙山治之變大概率是改道為官的延續,道君皇帝死了一個宰相,便要拿下太平教的一個治頭大祭酒。道君皇帝這次沒有出動他的鬼軍,而是派了活人,用意是讓大賢良師抓不住證據,便是日後告到黃天上神那,也不怕什。畢竟這個黃天上神大概率隻是分身,並非真正的‘黃天’。”
陳玉書若有所思道:“其實這個世界和八代大掌教時期的道門很像,大賢良師就是道門大掌教,道君皇帝則是大玄皇帝,兩者分庭抗禮,實則還是大賢良師更勝一籌,畢竟占據了大義正統的名分。在人間主世界,最終是大掌教勝出,廢掉了大玄皇帝和大玄朝廷,此方世界的政教之爭,我也還是看好大賢良師。”
李青霄說道:“也就是說,明霄認為太平教會卷土重來,絕不會善罷甘休。”
陳玉書點頭道:“正是如此。現在有一個問題擺在我們的麵前,這個北邙山治進不進呢?”
李青霄沒有太多的猶豫:“我個人還是比較信奉富貴險中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今北邙山治情形不明,不過未必不能渾水摸魚。我們的首要目標還是拿到天魔氣息,若能提前得手,我們也可以盡早離開,至於大賢良師和道君皇帝如何相鬥,都與我們無關了。”
陳玉書沒有千金之子戒垂堂的心態,隨即說道:“那事不宜遲,我們現在就進山。”
……
“有一個駐守進山道路的小隊在半個時辰前失去了聯係。”
一名身著黑袍的術靈急急忙忙地趕來向上司匯報。
“還有太平教的餘孽嗎?”
上麵傳來一個低沉的聲音。
男人穿著差不多的黑袍,頭戴一頂黑色羽冠,正坐在原本屬於治頭大祭酒的椅子上,這正是北邙山治翠雲峰的上清宮。
眾所周知,天下間有四座上清宮,分別位於齊州琅琊府太清山金鼇峰、吳州上清府雲錦山瓊林峰、蜀州劍門府天蒼山青城峰、中州龍門府北邙山翠雲峰。
如果隻說上清宮,那默認是正一道雲錦山的上清宮,其餘三座上清宮一般都要冠以地名來區分。
在人間主世界,北邙山上清宮曾經是道門徐祖故居,後來又被齊大真人占據。
據說齊大真人在北邙山上清宮中養了仙鶴、大鵝、猛虎、黑馬,這四個家夥都是齊大真人幼年時的玩伴。
黑馬和大鵝是齊大掌教所贈,仙鶴是七代大掌教所贈,猛虎是陳大真人的兄長陳劍仇所贈。都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齊大真人成道之後,這四個畜生在其座下也成了氣候,號稱上清宮四大護法,如今應該還在北邙山上清宮中。
在這個世界,北邙山上清宮則是北邙山治的核心,治頭大祭酒就是在此地處理公務。
如今上清宮已經易主,意味著北邙山治基本淪陷。
治頭大祭酒的人頭此時正被黑袍人踩在腳底,雙目圓睜,死不瞑目。
還有些太平教道士雖然沒死,但也被徹底打散,分布在北邙山三十二峰,已經不成氣候。
所以頭戴黑色羽冠的男人並不在意這些小事,他正在等人。
時至深夜,明月高懸。
北邙山三十二峰高低起伏,悉數沐浴在靜謐的月光之中,不見半點燈火。
一隊巨大的紙鶴穿過重重山峰,朝著翠雲峰方向飛來。
“天使終於到了。”一個黑袍女子說道,不過語氣中帶著幾分譏諷。
天子的使者是為“天使”。
“天朝”“天兵”同理。
羽冠男子沒有說話,隻是從椅子上起身,向外行去。
張魏奐,曾經是太平教的人公將軍,因為競爭大賢良師失敗,所以叛出太平教,帶領自己的心腹親信自立門戶。這些年來頗為活躍,行走在灰色地帶,類似清平會,不過他們不求長生,這個世界也求不了長生,主要是求財,專幹別人不敢幹的事情,這次便是受雇於道君皇帝,襲擊了北邙山治。
正因為這夥人本就出身於太平教,熟悉太平教的各種防禦措施,所以才能輕易拿下北邙山治,要不怎說凡事最怕出內鬼。
現在活幹完了,該結尾款了,不過在結尾款之前,還有一道驗收的程序。
張魏奐在上清宮外站定。
他的身後,除了黑衣女子,還有幾個人,也都是穿著類似的黑袍,境界修為從術王到術皇不等。
張魏奐本人更是貨真價實的術宗,不遜於大賢良師和道君皇帝。
一行紙鶴盤旋一周之後,緩緩降落。
每隻紙鶴的背上都坐著一個人,身穿青鸞衛的官服,卻不是活人,而是鬼類。
他們從紙鶴背上躍下之後,紙鶴開始迅速縮小,最終變得隻有巴掌大,被青鸞衛們收入袖中。
為首的一名青鸞衛鬼差雖然修為不如張魏奐,但也是術皇這個層次,不遜於紅衣女鬼。
“陸大都督。”張魏奐迎了上去。
“辛苦張先生了。”這位陸大都督十分客氣,雖然他們是代表道君皇帝前來驗收的,但店大欺客,張魏奐的壓迫感還是過重了。
張魏奐做了個手勢。
立刻有人把此地治頭大祭酒的人頭送到陸大都督的麵前,請陸大都督驗收。
陸大都督端詳著頭顱,良久之後感歎道:“雲治頭,別來無恙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