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李青霄又奪回了自己的祖宅。
他沒有像往常那樣坐在堂屋門前,而是坐在臥室中,靜靜地思考一個問題。
如何徹底解決天門的問題?
平心而論,李青霄並不想牽扯進李家大宗的內鬥之中,一則是誰當李家掌門人都跟他沒有太大關係,他隻是個偏遠旁支而已,二則是他誰也得罪不起,無論是李青玄,還是李元會,都可以輕易摁死他。
現在的問題是李青霄沒辦法和平解決天門的問題,起因是他殺了梅凝,可是這能怪他嗎?他不過是點破了梅凝的身份,這個瘋娘們又是媚術又是迷煙,直接痛下殺手,還叫囂要殺他全家,他難道坐以待斃嗎?
可殺了梅凝之後,元青盛又要為姘頭報仇,勢要殺了李青霄。若非北落師門,李青霄現在已經是個死人了,難道要咽下這口氣嗎?
如果李青霄再殺了元青盛,那可以預見,天門勢力不會善罷甘休,李青霄會陷入到‘打了小的招來老的’的怪圈,一路打下去說不定可以見到天門的齋王了。
所以李青霄不能按照老套路來,而是要不做,要做幹脆做絕。
現在李青霄決定做絕。
當然了,就憑李青霄一個人,肯定做不到,就要借勢而為,順勢而為。
這個“勢”從何而來?
其實很簡單,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自然是從李家二房那邊借勢。
與此同時,李青霄還想一窺仙人渡到底是什存在,也要從李青萍這邊著手,剛好一石二鳥。
那問題來了,該怎跟李青萍搭上線呢?
雖然兩人同是李家人,但是地位差距太大,蓬萊島上最不缺的就是李家人,自然不好直接登門求見,還需要一個引薦人。
李青霄迅速在腦海中把各種人選過了一遍,最終確定了一個人。
李景閣。
負責駐守八景別府的“大管家”,也是一位二品太乙道士。
按照李家的輩分,李景閣是“景”字輩,比當今大掌教還要高出一輩,不過在李家輩分沒什大用,而且道門輩分和家族輩分是兩碼事。
從家族輩分來說,李景閣比當今大掌教高出一輩,可是從道門輩分來說,兩人是同輩人,都是十代弟子。
道門輩分以二十四年為一代,隻要是在同一個二十四年的區間內進入道門,無論是第一年進的,還是第二十四年進的,都算同輩之人。
道門也依據這個統一的輩分推出了拜師的有關規定。同輩人之間不許拜師,哪怕相差了二十四歲。不許隔輩收徒、代師收徒,必須嚴格遵守輩分體係。
打個比方,李青霄是十二代弟子,齊大真人是九代弟子,無論齊大真人多喜歡他,也不能將他收為弟子,那會導致亂了輩分。
同理,周玄感是十一代弟子,與齊大真人之間隔著十代弟子,齊大真人同樣不能公開將他收為弟子,所以陳玉書才說這是一個秘密,周玄感也不承認他和齊大真人之間存在師徒關係。
其實李青霄這些人已經是十二代弟子中比較靠後的,與靠前的十二代弟子可能相差十幾歲,如今道門已經有第十三代弟子。
至於道門三百四十年的曆史為什隻有十三代弟子,主要是因為道門前期並沒有嚴格遵守這個體係,尤其是初代弟子、二代弟子、三代弟子,輩分較為混亂。直到五代大掌教時期,才算徹底穩定下來。
總而言之,李景閣是一個十代弟子,已經是道門的大輩,卻連個參知真人都不是,可見身份地位更多是熬資曆熬出來的,而非多有才幹。
也許有人要說了,就不興人家淡泊名利不在意這些?
道門中的確有這類人,修為很高,能力很強,卻不願意擔任過高的職務。一般而言,這類人都是默認掛一個四品祭酒道士的頭銜,在八代大掌教的鼎盛時期,好些個仙人都是掛著四品祭酒道士的頭銜。
其中的原因不複雜,四品是個分水嶺,四品以下是普通道士,四品以上是高品道士,道門還是把這類人劃歸到高品道士的行列,所以最低就是四品祭酒道士。
至於為什不是二品太乙道士,主要是因為二品太乙道士受金闕直接管轄,監督和約束力跟下麵完全不一樣,如果沒有具體職務和權力,實在東西不見得有多少,還非常不自由,這類人不想被約束,自然就是掛個四品祭酒道士的頭銜。
長此以往,就在道門內部形成了慣例。
再有,這些四品祭酒道士之所以不要高位,明麵上的說法當然是不慕名利,實則是另有營生,若論權勢,未必就小到哪去,哪怕是布衣之身,也能呼風喚雨,就如八代大掌教時期的仙人們,自然不在乎品級待遇。反而是已經失去權勢的,才格外在乎品級待遇。
這也是傳統如此,重事權,職級、勳級的權重,向來依賴於差遣。
李青霄好歹也是在道門體製內混過的,對於這些還是門清。
既然李景閣沒有掛四品祭酒道士的頭銜,而是享受二品太乙道士的待遇,那就說明他不是這類人,若論實際地位,李景閣還不如李家兄妹。
別看李家兄妹品級不高,可論起真正能撬動的資源,是許多空頭真人不能比的。
對於李青霄而言,二品太乙道士的確是個大人物,不是他能招惹的,可也沒到天上去,不求別的,僅僅是見上一麵應該不難。
關鍵要找個足夠合適的由頭。
畢竟李青霄沒有青丘山血統,與大宗不是一路人,分量不夠。
這個由頭也不能是齊大真人,因為太上掌教和大掌教不是一路人,無論誰來做這個大掌教,都不會容忍太上掌教的存在,隻是大掌教暫時動搖不了太上掌教的地位,隻能選擇隱忍,又有天外異客的外部壓力,雙方這才勉強相安無事。
思索片刻,李青霄還真想到一個合適的由頭。
蓬萊島是有駐守道觀的,類似雲沙島的道觀,隻因蓬萊島上有八景別府,再加上蓬萊島地位特殊,導致本地道觀的主事道士沒有太多自主權力,事實上還要聽從李景閣的命令。
反過來說,蓬萊島的主事道士與李景閣關係密切,可以利用這一點,隻是要冒一點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