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是個百花綻放、天地複新的時節。
神域的三月,換成星域紀年,為六十二年的三月。雖說紀年不同,天地迥異,而三月的古溪澗,依舊是草木欣欣、生機盎然。
而聚集在山穀中的修士,卻是一個個神色焦慮、長籲短歎。
唯有青衣與邛山、蛟影坐在洞府門前,或縫製衣衫,或低聲說笑,儼然一副置身事外的樣子。
見淵則是獨自守在幽暗的角落,默默留意著遠近的動靜。他已驅趕了數次,如今鴻元與梅祖等人再次登門,竟然賴著不走了,擺明了要在古溪澗等待於野的歸來。
而兩個月過去,於野仍然待在天上。
“哼!”
水溪邊的草地上,聚集著一群來自天界的道友與巫族的修士。
鴻元抬頭仰望之餘,悻悻哼道——
“神宮之行,僅有一個月的時限,他卻丟下你我躲在天上,豈有此理!”
“!”
梅祖麵露苦笑,道:“迄今為止,沒人看得懂於道友。他行事不循常理,總有出人意料之舉。你我隻能耐心等待,否則又能如何呢?”
“唉!”
子宿的臉上也是帶著愁容,歎息道:“古靈山的各方道友,已達兩三千之眾,倘若此事不成,必遭反噬啊!”
“屆時不用天玄子出手,你我便將陷入內訌!”
“哎呀,一旦火拚,後果不堪設想!”
“這便是天玄子的企圖所在,說不定青鸞也參與其中!”
“唯獨那位於道友毫不知情,反而美女在側,相互傾訴衷腸,好不自在……”
眾人均為老奸巨猾之輩,擅長陰謀詭計,各自的擔憂也不無道理。
天玄子雖然當眾許下承諾,半年之後開啟神宮,卻要見到青鸞的安然無恙。眼看著神宮之行在即,眾多神修已聚集而來,誰料於野擅自放出青鸞,又陪著她眺望星辰、傾訴衷腸,全然不顧當前的處境,也不商議相關的對策,難免引來各方的猜疑與憂慮。
眾所周知,神宮之行的成敗與否,取決於一人,便是於野。而他始終躲在天上,身旁又有一個令人忌憚的青鸞,誰也不敢前去催促,各自抱怨之餘,隻能是望天興歎。
“又在詆毀師父,呸!”
十餘丈外的洞府門前,看似溫順乖巧的蛟影,卻悄悄啐了一口,她不容有人詆毀師父的聲譽。青衣放下針線,將她攬在懷,又使了個眼色,示意她慎言慎語。
邛山搖了搖頭,忍不住出聲道:“不怪各位道友滿腹怨言,頭領著實讓人看不懂,他已陪著那個婆娘兩月有餘,老狐與他相識數百年,也未見他這般……”
青衣微微皺眉,出聲打斷道:“老狐!”
“哎呀!”
邛山驀然驚醒,伸手虛扇了一個嘴巴,道:“瞧瞧我這張臭嘴,豈能當著蛟影胡言亂語呢,欠打!”
“嘻嘻!”
蛟影掩唇一笑,遂又正色道:“師父行事,看似難以揣度,實為執拙守正,取逆境於不敗之地!”
她轉而抬頭張望,接著說道:“想必師父已有了決斷,不妨拭目以待!”
邛山瞪起雙眼,神色莫名。
青衣麵露欣慰之色,卻含笑不語。
懂得於野的並非各家道友,亦非他的好友,而是他的弟子,蛟影……
……
“再有半個月,便到了動身的日子,你若就此逃走,倒也為時不晚!”
暗空中,青鸞在怔怔張望、自言自語。
與她相伴兩個多月的於野,始終在研修神通,一心二用倒也無妨,誰想他突然失去蹤影。
隻見千丈之外,片片光芒閃爍。那是破碎的虛空,猶如碎裂的寒冰,在虛無中變幻不停,又詭異莫測、殺機重重。而眼睜睜看著於野消失在虛無之中,她竟然無力阻攔、或是追趕,隻能故作鎮定地送上一段話,卻更添了幾分莫名的怨念。
他便這逃了?
丟下好友與弟子,一個人逃了?
他的道門、江湖與故土家園,以及他風雲跌宕的仙途,僅為動聽的敘事罷了,麵對生死危難,他終究還是選擇了逃避!
雙方的交談,暢所欲言,卻為何不肯帶著青鸞呢?他固然逃了,卻逃不脫人性的自私自利……
青鸞的怨念未消,又神色一動。
破碎的虛空,漸漸消失,仿若寒冰盡去,四方又是一片黑暗。
與此同時,遠處的黑暗中冒出一道人影,周身籠罩著天光,仿若神明降世而威勢莫測。而他簡樸的衣著、硬朗的麵容、頭頂的金冠,以及鬢角飄飛的幾根白發,還有深邃的雙眸與滄桑的神態,不是剛剛逃走的於野,又是何人?
“你……”
說不清是欣喜、或失落,青鸞欲言又止。
於野緩緩踏空而來,猶自低頭忖思,似乎困惑不解,而他舒展的眉梢,卻帶著一絲輕鬆之色。轉瞬之間,他來到數十丈外,衝著青鸞微微一笑,道:“著實沒有想到啊,你竟然盼著於某逃走!”
青鸞尚自心緒雜亂,再次微微一怔。
他已遁入虛空,怎會聽到她的話語聲?
正當她愕然之際,數十丈外的人影突然緩緩淡去,沒有任何征兆,便已消失無蹤。而與此同時,話語聲再起——
“你並非一個無情無義之人,若能迷途知返而猶未晚也……”
青鸞猛然轉身。
身後的數十丈外,竟然站著另外一個於野,相貌神情一般無二,隻是他身上籠罩的天光變得黯淡下來,使他彷如一塊星石,沉寂、堅硬,又似一團虛無,便是神識所及也難辨虛實。
她微微瞠目,失聲道:“化外之神……”
所謂的身外之身,神外之神,乃是《雙神訣》的玄機所在。也就是說,於野的雙神禁術已然大成,此前遁入虛空的僅為一具元神法相,本尊卻留在原處,或者雙神虛實變幻,彼此互為法相、本尊,從而破碎虛空、來去自如。
卻見於野的身影微微晃動,似有黑白光芒閃爍,轉瞬之間人已恢複了常態,卻又拂袖一甩揚長而去——
“於某返回古靈山,青鸞道友何去何從,悉聽尊便,失陪!”
青鸞衝著月神雙宮與金烏神宮的方向投去遙遙一瞥,轉身追趕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