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豐一愣,咂巴咂巴嘴。
“還真是,我有點貪得無厭了。”
紅綃不好意思地說。
“若大人想學,紅綃也不會敝帚自珍,隻是從招式上很難看出,身體迎合氣流的變化。“”
林豐心情不錯,他擺擺手。
“隻憑你一句話,便讓我茅塞頓開,其實,動作招式等不重要,關鍵就在你這最後一句。”
紅綃心悅誠服,頻頻點頭。
“大人果然天賦過人,並非虛言。”
林豐心中得意,剛要在吹噓幾句,就聽到有軍卒奔到門口,大聲喊著。
“報,統領大人,有急報。”
裴七音快步來到門口,伸手接過戰報,瞥了一眼後,轉身遞給林豐。
林豐發現,這是韋豹的遊騎隊傳過來的報告。
他們看到,京東府城內的叛軍,開始從城東門開出,繞了個圈子,往南走了。
人數大約三萬餘。
林豐匆匆吃完了飯,快步來到指揮部的沙盤前,對照手中的報告,仔細觀察起來。
三萬叛軍從京東府城往南,應該是奔廣平縣城去的。
而廣平縣城距離兌城隻有一百五十左右。
或者,他們的目標是越過廣平縣,奔永寧府西的高成縣。
三萬人馬,入駐高成縣時,近可攻兌城,稍遠一些,一日之內便能趕到乾城腳下。
林豐看了半晌後,吐出一口濁氣。
“看來叛軍想避開禦林軍精銳,從南攻擊乾、兌兩城。”
聞訊匆匆趕回來的四個參謀,此時也圍在沙盤前,各自皺眉思索。
“大人,他們不怕咱調軍防禦嗎?"
鞠朝越不解地問。
黨桂宏也皺眉道:“京都八大衛城,協防十分方便,他們勞師動眾,是在做無用功。”
羅世棟一拍手:“我明白了,正如統領大人之前所說,叛軍是在拉長戰線,以人數的優勢,神薄我等防禦厚度。”
林豐讚賞地看了羅世棟一眼。
此人不愧是獨領鎮南邊軍,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仍然能保持不損的大將。
“叛軍的用意很明顯,就是讓我們防不過來,繞城一圈,總有薄弱環節。”
魏明也不囉嗦,隻問。
“統領大人,咱該如何應對?”
林豐笑道:“這正是你們幾人要思考的問題。”
四個人立刻陷入沉思中,各自苦思對策。
此時,又有軍卒送來戰報。
臨都府城的叛軍,近三萬人馬,從南門開出,往西南行進。
也正應了林豐等人的判斷,大正皇帝趙爭的二十萬禁軍,就是要拉長戰線,擇大宗禦林軍的薄弱點,進行打擊。
林豐下令,讓各衛城的守將,立刻到坤城指揮部開會。
八座衛城,八位守將,半日內都趕到了坤城指揮部內。
林豐掃視一遍後,沉聲道。
“叛軍開始進攻,他們的策略很簡單,就是以人數優勢,拉長戰線,然後選擇我們的薄弱點進行攻擊。”林豐用木杆指著沙盤上的地形。
“我的應對策略是這樣的.…"
會議很簡短,林豐的防禦策略眾人很快都領會到了精髓。
因叛軍來得很快,林豐也不多說,揮手讓眾將盡快趕回自己的防區。
邱介的黑巾軍來得最快,他對林豐恨入骨髓。
當年他擁有十萬黑巾軍,可以與符王的府軍相抗衡。
可是,現在被林豐打的,隻剩了三萬人。
這還是又招募了一萬多黑巾會眾,不然,幾乎成了光杆司令。
林豐采取欺騙的方式,用假天雷,將黑巾軍卒的信念擊潰,從而斬殺了眾多的軍卒。
這讓邱介十分難過,這些軍卒,在聖母座下猶如親兄弟一般。
這次弄清楚了鎮西軍的天雷真相,讓黑巾軍兄弟們,重拾信念。
無論如何都要讓林豐付出慘重的代價。
三萬黑巾軍一路疾行,從京東府城,用了三天時間,便趕到了永寧府下的高成縣內。
從此地往西北方向,不足百五十地,便是兌城。
再往西一百多,便是乾城。
乾城的位置十分重要,這個衛城距離京都城南門,僅有八九十之遙。
如果拿下此城,整個京都城都得哆嗦。
邱介此行的目標,就是乾城。
眼下,乾城的守將,是禦林軍鎮軍將軍邵一寒,守軍一萬。
邵一寒不但武藝高強,也有頭腦,被林豐委以重任。
乾城的重要性,在八大衛城中,僅次於坤城。
邵一寒甫進乾城,便放出遊騎,對城周進行詳細調查。
他也學著林豐的樣子,認真偵查每一寸地形地貌,將此做成簡易沙盤,將整個地形刻在大腦。
邵一寒的遊騎,放出了百以外,不放過任何風吹草動。
韋豹的遊騎部隊,偵查能力無敵,卻隻對林豐負責,所以,邵一寒要想獲得實時情報,得動用自己手下的隊伍。
而且,韋豹的級別要高出他很多,自己也指望不上。
黑巾軍三萬人馬,進駐高成縣,邵一寒立刻便接到了情報。
兌成的守將是宮三炮,他距離高成最近,首當其衝。
宮三炮打仗勇猛,武藝更是比邵一寒強上不少。
隻是他腦子單純,不善用計,但是其為人誠實,執行力強,隻要是林豐的命令,就是讓他自己衝鋒,無論對麵敵軍有多少人馬,都不帶猶豫的。
這一點跟大將王前有一拚。
邵一寒派人通知宮三炮,讓其早做準備,別等叛軍打上門來,頭腦一熱,再出城跟人家拚命。
宮三炮在砍城指揮部開會時,用心將林豐的命令,記在紙上。
宮三炮害怕忘了,或者漏掉一句話,壞了林豐的大事。
不會寫的字,就用圖畫代替。
所以,他的會議記錄,也隻有他自己能看懂。
當接到黑巾軍來到自己城外時,宮三炮緊張起來。
如果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叛軍敢來攻城,直接防禦或者出城硬幹便是,一點都不會緊張。
可是,此戰要按照林豐的計劃施行,宮三炮心便沒了底。
他手攥緊了紙條,隨時看上一眼,心暗自琢磨著步驟。
京都城,皇宮大內禦書房。
趙震坐在龍書案後,正緊張地翻看著一本本奏折。
二十萬叛軍,再次展開對大宗京都城的進攻,這讓城內所有人都開始緊張。
這不是曆史重演嘛。
當年萬太師率領十多萬禦林軍和三萬邊軍,展開京都防禦戰。
結果是差點都被餓死。
PS:思想也是勞動,認真看書也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