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95章 大家都是精神分裂(求月票)

    餘華確實是一個妙人。



    他比莫言有趣多了,是一個天生的段子手。



    郝運對莫言客客氣氣,但是既沒有多喜歡莫言的文字,也沒有多喜歡莫言這個人。



    莫言對他來說,就是一個可以提供屬性的“容器”。



    和餘華聊天,卻能夠讓人耳目一新。



    他說年輕時候的夢想就是找一份永遠不被鬧鍾吵醒的工作,後來發現作家這個工作就是這樣。



    “話說你的職業也挺自由的,自己還當了老板,你每天早上幾點起來?”餘華好奇地問郝運。



    “一般情況下是六點,如果睡不著就四五點……”沒等餘華問他,郝運就接著說道:“大概十二點睡覺,不過最近老婆懷孕,要陪著她睡,可能會睡得早一些。”



    “你起那早做什?太卷了吧,你簡直就是個卷王啊。”餘華驚歎不已。



    也難怪郝運能有今天的成就。



    其實,他們這些所謂的名作家,在郝運麵前都有些拿不出手。



    這不是賽道的問題。



    郝運早就已經切入了他們的賽道。



    如果郝運不是明星,就憑他寫的那些,此刻也早就已經各種榮耀加身。



    現在那些所謂的文化人,除了帶點鄙夷地吐槽一句“明星作家”,其實大部分人的內心對郝運都是羨慕嫉妒恨。



    作家富豪榜第一人啊。



    上億的版稅收入,這是整個行業都不敢想的事情。



    “為了買遊艇娶媳婦,不得努力工作嗎?”郝運也風趣幽默了一把。



    “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你比鐵生的時間還多。”餘華一點也不介意拿他的朋友調侃。



    莫言在邊上咳嗽,可惜一點也不管用。



    “這想的話,倒也說得通。”



    史鐵生失去了行走的能力,活動範圍大幅度減少,確實相當於多了很多時間。



    “你有沒有興趣拍我的《許三觀》?”餘華突然問。



    “那個可不好過審,薑蜀黍都做不到的事情,我又憑什做得到呢?”郝運無奈。



    他看過餘華的作品,知道這些作品的分量。



    《活著》堪稱一部偉大的電影,《許三觀》拍好的話也不見得差。



    “可以考慮去棒棒,或者暹羅去拍,灣灣其實也可以。”餘華不是無的放矢,他很認真地考慮過這個問題,去國外拍片對郝運來說一點也不難。



    “我考慮一下,不是對作品不感興趣,而是不確定我能不能駕馭得來這個題材。”



    郝運如果真的想拍,那肯定是要對標《活著》。



    張益謀有很多電影,如果從郝運的角度去給張益謀電影進行一個排名打分,那《活著》肯定排在第一位。



    “行行,有人拍就好。”餘華很開心。



    開心得像個一百多斤的傻子。



    “餘華老師,嗯,為什……”郝運想了想問道:“為什你的文字那痛苦,而你現實中卻如此的快(逗)樂(比)呢,你不覺得很割裂嗎,就像你寫作的時候和生活的時候,完全是兩個人一樣。”



    如同精神分裂,而且還是徹底完成分裂的那種。



    “呃……”餘華呆滯了片刻,大概在自我懷疑,不過很快又完成了自我攻略,反問道:“你能寫出《人在囧途》這樣的劇本,也能寫出《hello!樹先生》這樣的劇本,還有《你的名字》風格更加遙遠,你還說你不是神經病?”



    “原來餘華老師是我的影迷啊。”郝運轉移話題。



    “我其實也喜歡演戲,小的時候,我特別喜歡裝病,裝得還挺像,我爸是個醫生,他都沒發現我是裝的。”餘華來了興致。



    “然後呢?”郝運好奇。



    這種事他也幹過,奈何郝媽是個聰明人,三下五除二就發現了郝運的把戲,然後免不了一頓“毒打”。



    “他是醫生,所以就不能裝發燒,一下子就被發現了,所以我裝肚子疼,不管他按我肚子什地方,我都說疼。”餘華很得意地說道。



    “這算的話,那您比我聰明。”郝運一邊開車一邊說道。



    “然後……”餘華慢慢悠悠地說道:“我就被綁上手術台,再怎說自己不疼了,沒事了也沒用了。”



    “……”車的人都沉默了。



    然後又聊在太平間睡覺,餘華表示非常涼爽,就像海涅的詩說的那樣,死亡是涼爽的黑夜。



    郝運就表示,他家農村的,附近沒有太平間。



    一副頗為遺憾的樣子。



    其實,海涅的《還鄉曲》原本的譯文是“死亡是嚴寒的黑夜”,一個“涼爽”一個“嚴寒”,措辭的微妙溫差麵,透露出截然相反的生死觀。



    餘華該悲傷的時候悲傷,該樂的時候樂,這種幹濕分離的心理素質實在叫人豔羨。



    就連郝運都做不到他這切換自如。



    莫言有些不是滋味,他先認識的郝運,本來已經覺得相談甚歡了,沒想到郝運和餘華還能聊得更歡。



    難道是因為自己的腦電波跟不上趟。??

??有感覺被孤立……

    車子終於到了地方,一行人下了車,餘華拎著兩條魚去拍門。



    “鐵生,這是我給你釣的魚!”



    “怎還釣一般大小的,你早上去菜市場剛買的吧。”史鐵生語調帶著些許的調侃,讓郝運不由得想到了史小強。



    又是一個姓史的,他大概天生與姓史的有緣。



    “這怎能是買的呢,你問問它自己……”餘華差點把魚懟到史鐵生臉上。



    “這位是?”史鐵生不想看餘華,歪著頭看到了莫言,又看到了薑聞,還有拎著一堆東西的郝運。



    “老莫啊,薑聞啊,你認識的,這是大群,也是郝運,非典型精神分裂患者。”餘華給介紹了一下,介紹郝運的時候還開了個玩笑。



    在朋友麵前能夠這樣介紹,足見他確實和郝運相談甚歡。



    這個詞在郝運身邊已經快被用爛了。



    反正誰都能和他聊得很愉快。



    郝運和史鐵生握了一下手,不出意外的從對方身上薅到了一份不小的屬性。



    而作為回報,郝運拍了一份體力屬性過去。



    史鐵生在23歲那年雙腿徹底癱瘓,又在37歲的時候因長年身體彎曲,無法直立,患上尿毒症。



    從那時開始,做透析成了他的“常規”。



    就在接待朋友們的前一天,他才去遭受針刺的痛苦。



    經過1000多次針刺後的史鐵生,其動脈和靜脈點已經成了蚯蚓狀,郝運給他拍的這點體力並不能幫助他太多,頂多就是讓他覺得舒服一些。



    他把這個當成朋友們拜訪的喜悅,根本就沒怎在意。



    “餘華老師,你釣的魚拿來,我負責處理……”



    結婚前沒有拜訪,所以就沒有邀請,這事很難說明白是對是錯。



    因為不同的人對待這件事態度不一樣。



    就比如你多年沒有聯係的大學同學,突然有一天問你在不在,然後在你懷念青蔥歲月的時候,給你發了個請帖,還隱晦的告訴你XX隨禮隨了1888,讓你千萬不要給這多。



    就問你掏不掏這千把塊錢的禮金。



    吃肯定是不回本的,更何況你還未必有時間去吃。



    “怎能讓你動手呢……”史鐵生的老婆陳希米連忙攔住郝運。



    怎說都是客人。



    還有一個,大概是史鐵生的妹妹,也在廚房幫忙。



    “您別和我客氣,我這是向餘華老師賠不是呢,結婚了沒請他喝酒……”



    郝運笑嘻嘻的拿起魚開始處理。



    史鐵生家並不窮,他父母都是有正式工作的知識分子。



    他有寫作可以謀生。



    據郝運所知,史鐵生96年的短篇《老屋小記》獲得浙江《東海》文學月刊“三十萬東海文學巨獎”金獎就有五萬元獎金。



    在那個年代,是一筆巨款了。



    餘華的短篇《我的故事》與陳軍的中篇《禹風》、蘇童的短篇《棚車》獲二等銀獎,也有三萬塊錢。



    當然,他們和現在的郝運沒法比。



    郝運在作家富豪榜排第一,年版稅有一個多億,而第二名的鄭淵潔大概就隻有兩千萬了。



    不過,史鐵生一直生病,這幾年尤其嚴重,要一直用藥和透析,他家和豪富大概也沒什關係。



    郝運做飯很利索,一眼就能看出水平很高,做出來的效果和飯店大廚並沒有太大差距。



    目前,他所能薅到的廚藝屬性,大多來自於跨菜係的結果。



    大家吃了之後讚不絕口。



    其實,到史鐵生家做客,並不讓人覺得壓抑,飯桌上根本沒有人惋惜他的病痛,大家總是在高談闊論各地的美食和風土人情。



    郝運告別的時候,史鐵生說沒什好送,他職業是生病,業餘寫東西,就從書架上抽了幾本書送給了郝運。



    郝運則是透露,想要拍一部關於史鐵生的傳記電影。



    國外傳記電影的市場非常龐大,高票房高藝術的電影層出不窮,比如《巴頓將軍》《肖申克的救贖》《美麗心靈》《耶穌受難記》等等。



    而國內這一塊雖然也不缺少精品之作,比如《南海十三郎》《阮玲玉》《我的1919》等等,但還是無法構成規模,尤其是在商業方麵。



    郝運覺得史鐵生的人生很值得拍一部電影。



    當然,他會邀請史鐵生加入編劇團隊,而且還會付一筆版權費。



    這比直接送錢要好得多。



    (本章完)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