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輕宛陪著女眷們在宴席上如魚得水,高門氏族中原來有一些看不上她的夫人姑娘們,如今個個都很老實。蘇輕宛在女眷席上地位僅次於長公主,長公主是一個不愛應酬的人,一心撲在政務上,日後京中女眷宴席,以蘇輕宛為尊。
與蘇輕宛關係好的姑娘們身價都是水漲船高,連曾經在張家地位微妙的張二姑娘,如今也過得極好,蘇輕宛用人不講究身份地位,隻要能幫她辦好事就行,張二姑娘做事利落,人聰明,就是心狠一點,她無所謂,害不到陸家的人,且這樣的一把刀,比陸家的妹妹們都要管用,蘇輕宛對她改觀頗多,用得很順手。張二姑娘又因和蘇輕宛關係好,在張家得到尊重,母親的日子也過得不錯,對蘇輕宛越發敬重,這也算雙向成全,各取所需了。
小魚兒滿月宴上也沒人敢鬧事,除非是嫌命長了。
張二姑娘尋了一個時機與蘇輕宛報告李家的事,李家對她恨之入骨,且又有蠱毒那東西,害得丁氏落胎,蘇輕宛讓張二姑娘盯著。其實在蘇輕宛生產前,李家仍是不死心,想要偷偷動手腳,張二姑娘通風報信及時,免了一場災禍。
李家在京中深耕多年,樹倒猢猻散,卻有一批死忠之事,這些人總會逮著機會尋仇,張二姑娘說,“這段時日他們在老宅倒是安分,隻是西林敗了,淮南局勢穩定,小世子順利降生,所有的好事都落在您頭上,他們祭拜母親,妹妹時怨氣難消,姨父倒是約束了表兄們。可他們也想回到權力中心,說好的三年……怕是按耐不住,最近都在想辦法能回京來。”
“人心不足蛇吞象,當初明明是他們答應退出京中數年,我饒恕他們一命,如今倒是後悔了,真是可笑“王妃,其實……我建議若能稍微給他們一點甜頭,或許能安撫他們,避免他們兵行險招。”張二姑娘試探著提議。
蘇輕宛轉身看向宴席中,繁花似錦,熱鬧非凡,一副歲月靜好的模樣,可藏了多少冷槍暗箭,她自己心中明了。
“我懂,幸福者退讓原則,我家庭圓滿,丈夫權勢滔天,侄子管轄封地,人生圓滿,何必咄咄逼人,我越是幸福,仇家越眼紅,他們曾經答應過的誓言,或許不作數。”蘇輕宛臉色平靜,“所以,我該給他們一點甜頭,讓他們有盼頭,若是逼急了,又陷入仇恨的循環中。”
張二姑娘知道王妃聰明,也必然能懂她的擔憂,“大表哥有一個親信來自苗疆,是會一些旁門左道,小世子如今還小,王妃和王爺又不能時時刻刻盯著他,仇恨永遠解不開,防不勝防,就算你殺了李家所有人,也會有人替他們報仇,不如就慢慢的淡化仇恨。”
蘇輕宛覺得張二姑娘一個閨閣女子能懂這些很不容易,“以你所見呢?”
“我知道王妃不會真心讓他們回京城,可以給他們一個盼頭,就像驢吃蘿卜,永遠吊在嘴邊,又吃不到,可總歸是有盼頭的,最後再成全他們,他們自然會感恩戴德。”
蘇輕宛輕笑,“你的話,我會考慮的,你也同李家說去。”
張二姑娘一怔,“是,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