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輕宛自從嫁給陸璟後,幾乎放棄了對淮南的控製權,全部移交給念青,也和淮南地方官員說了一切以念青為主,她主要考慮到長公主和陸璟是政治對家,她嫁給陸璟不好再監控淮南,如今有些後悔了,她應該和長公主一樣派人在念青身邊。
長公主說是照顧,保護,事實上,他們也會引導念青,影響念青做一切有利於皇室的事,蘇輕宛隻是沒有戳破公主罷了。
長公主的心態,她其實也理解,她愛念青,為了念青可以付出性命,她從不懷疑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可她更多的會考慮李家江山的穩固。
她希望念青的心向著皇室,安安穩穩在淮南當藩王,不要有反心,可她忘了,淮南地勢特殊,她的父兄還肩負著守護疆土的責任,守著國門,所以得封藩王,是靠戰功得來的一品親王。
如今西林回歸了,淮南就不是國門,西林在往外是貧困潦倒,是人數不過千人的小部落,成不了氣候,淮南若不守國門,卻世代是藩王,在淮南當土皇帝,功績和頭銜不對等,憑什?
淮南地區富庶,且當初世祖皇帝劃給淮南的封地又大,淮南自給自足過得非常富裕,皇室必然會眼饞,曆代皇帝都會想撤藩。
這大的肥肉,為什會心甘情願地給淮南王呢?
一旦撤藩,又要引來動蕩和內亂。
這就是一個死局。
所以滿朝文武都希望西林投降後,直接撤藩,可這就是卸磨殺驢,念青帶人打下西林,朝廷卻要撤藩,這必然會引來三軍不滿,容易造成武將逆反。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淮南王無聲無息地死去,他還年輕,沒有成婚,沒有血脈,是淮南的獨苗,他死了,淮南就自然而然地回歸朝廷。
長公主走後,蘇輕宛心不在焉地坐在荷塘邊,心情沉重。
若她是皇帝,已然親政,想要淮南,就會派人殺了念青,這是必然的,沒有一個皇帝不想撤藩,特別是西林投降後,淮南王已無用處。
可偏偏淮南王是人心所向,武將擁護,明著殺不了,隻能暗中來。
他不死,西林地區和淮南地區都會是他的心腹之患。
青雲說,“當初也沒人想到,小王爺能這快打下西林,所有人都以為需要四五年的時間,到時候小王爺羽翼豐滿,姑娘也有時間籌謀,如今才一年就打下西林,措手不及。”
是措手不及,可蘇輕宛也為念青高興,他有乃父之風。
“我有些後悔,沒有派人跟著念青,現在這局麵,念青回京,的確會被有心人做文章。”蘇輕宛歎息,“隻不過,沒關係,我相信他,他是我們淮南的血脈,我相信他能解決。”
一場小小的瘟疫,要不了他的命。
陸璟也該知道,念青若真的這樣死於一場瘟疫中,他和她也走到盡頭了,因為不管是不是陸璟做的,都成為她和陸璟之間的一根刺!
門口管家匆匆來報,“王妃,王妃,大喜……王爺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