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拜謝陛下。”

李平安雙腿緩緩直起,雙手交疊於腹前,腦袋和上半身仍然保持跪姿,謹記任何時候都不能直麵陛下。君前失禮,可以罰俸,也可以流放。

永寧帝誇讚道:“朕果然沒看錯人,方才上任禦馬監不久,就查出了如此貪腐大案,為朝廷追回銀兩。俗話說看人要看心,聽話要聽音,陛下說話時李平安不止聽內容,還會分辨語氣輕重。

前邊“貪腐大案”四個字平平淡淡,後邊“銀兩”二字明顯語氣重了些。

或許永寧帝自己都沒注意到,畢竟為人君者須喜怒不形於色,但是本心意圖會在不經意間影響語氣。李平安心有了底,再次跪下叩首回話。

“奴婢夙夜憂勞,唯恐負聖恩。聽聞陛下節衣縮食,以恤民艱,奴婢感沐聖恩,僥幸查出幾個蠹蟲,為朝廷追回銀兩。”

查探首功必須是陛下,做奴婢的隻是在陛下英明領導下,立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功勞。

永寧帝微微頷首:“具體是個什數目?”

“啟稟陛下,這是查抄明細。”

李平安從袖口取出賬冊,雙手高舉過頭頂:“共計紋銀五十萬兩,其中現銀三十萬兩,餘下田畝宅院正在變賣。”

永寧帝命海公公將賬冊取過來,隨手翻看幾頁,上麵一條條標注何時何地貪墨數目。

最早可追溯到武德二十九年,最晚一筆在去年秋天。

永寧帝合上賬冊,問道:“為何今年沒有貪墨?”

李平安心底鬆了口氣,花費半月功夫精心編纂的賬冊沒出紕漏,恭敬回答道。

“承蒙陛下仁德,今年禦馬不曾得病,且去年采購的草料馬鞍尚未用盡,青駟商號沒有貪墨機會。”永寧帝看李平安愈發順眼,既為朕解決燃眉之急,又懂得將貪墨歸咎於曆史遺留問題,當真是個好奴婢“小安子辦事,朕放心,好生當差,將來提拔為總提督!”

海公公眼底閃過異色,瞥了眼跪地上的李平安,生出幾分敵意。

總提督的位置隻有一個,凡是入了陛下眼界的太監,全都是海公公勁敵,必須謹慎提防。

“奴婢得陛下提拔,定當鞠躬盡瘁。”

李平安聽到總提督三字,明知是陛下在畫餅,不自禁心跳加快幾分,生出幾分貪婪念想,從袖口取出一份奏折。

“陛下,這是貪墨案供詞,其中涉及幾位官員,奴婢不敢擅專,還請陛下聖裁!”

“呈上來。”

永寧帝打開奏折,上麵簡略寫了何勇發家史,期問哪些公公、官員收過賄賂,詳細標明每人占商號多少份子。

主謀是陶、柳、賀三位公公,同夥有季公公,以及京衙任職的謝府丞。

李平安借貪墨案送走季公公,錢府尹也用來打擊同僚。

永寧帝看完奏折,詫異道:“小安子怎在商號占著份子?”

李平安苦著臉回答道:“啟稟陛下,奴婢升任禦馬監提督後,份子自動就歸入名下,那幾個蠹蟲說是慣例。”

“好一個慣例!”

永寧帝冷哼道:“朕在潛邸時就聽過,諸如冰敬、炭敬、秋羨、燈節費之類許多慣例,與貪墨何異?”李平安連忙磕頭:“奴婢知罪,請陛下責罰。”

“小安子有什罪,不過是替前人受過。”

永寧帝看了眼賬冊銀兩數目,心情大好,笑著說道:“日後小安子有事,可隨時來禦書房見朕。”“奴婢拜謝陛下恩典。”

李平安咚咚咚叩首,真氣運轉到額頭,顯露出大片殷紅,似是太過用力磕破了皮肉。

隨時見駕,可謂簡在帝心,這等賞賜遠勝過升官。

“退下吧。”

永寧帝揮揮手,不再理會躬身離開的李平安,開始盤算如何將五十萬兩銀子用好。

“小海子,你說該歸入國庫還是內帑?”

依照國朝律法,查抄貪官汙吏的贓銀歸入國庫,由戶部掌管分配,用於發放官員俸祿、兵卒軍餉等等。“當然是內帑。”

海公公知曉陛下心思:“陛下明鑒,這銀子本就是禦馬監的額外耗費,追回來理應物歸原主。”內侍司十二監花費,向來由內帑支出,海公公所說頗有道理。

“再者,陛下將贓銀收歸內帑,也不是拿來鋪張靡費,而是用於發放軍餉,百官說不出什差錯。”“小海子深明朕心。”

永寧帝近些日為軍餉之事愁眉不展,經過內閣商議,命戶部將五十萬兩送去鎮北、平西兩軍,要求軍餉暫以半數發放。

靜海衛、定南衛暫且拖一拖,待夏稅收上來再發放半數。

唯有京營、禁軍拖不得了,前者已經人心浮動,後者關乎宮禁安危,絕不能欠餉。

李平安送來的五十萬兩,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至於永寧帝為何將銀子收歸內帑,而不是交由戶部發放,那就是關於“名”的重要性了。

海公公眼珠一轉,建議道:“陛下用內帑發放軍餉,不如越過戶部、兵部,由內侍司直接發放。”永寧帝問道:“此話怎講?”

海公公躬身道:“有些話奴婢不知當講不當講,還請陛下恕罪。”

永寧帝頷首道:“朕赦你無罪。”

“當下戶部、兵部都沒銀子,鎮北王總不能拿自家錢財發放軍餉,哪怕他有也不敢!”

海公公咬牙說道:“趁此機會,正是陛下將京營、禁軍徹底拿在手的機會。”

“大膽奴才!”

永寧帝斥責道:“王叔向來忠君體國,朕視張太妃如親母,你這廝竟敢信口雌黃,汙蔑國朝柱石。”海公公噗通跪下:“奴婢該死。”

永寧帝話音一轉,幽幽問道:“小海子你說,內侍司誰適合擔此重任?”

海公公頓時鬆了口氣,陛下果然忌憚鎮北王,日後以此為綱領辦差,早晚能簡在帝心。

“陛下,奴婢推薦禦馬監安公公。一則銀子本就是禦馬監收回,戶部挑不出錯。二是安公公是太後心腹,絕不會與鎮北王有牽涉。”

海公公的目的就是司禮監提督,絕不會許銀子交由冷公公調配,同時推李平安去和戶部、兵部鬥爭,無論輸贏都落不得好。

短短功夫琢磨出一石二鳥之計,海公公絕非外界傳聞,僥幸撿漏從龍之功。

永寧帝沉思片刻,宮中其他人或許偷摸與張家勾連,唯獨慈寧宮、小安子不會,兩邊可是血海深仇。“命司禮監擬旨,小安子查貪有功,加封京營副都統,分管餉銀事宜……”


章節報錯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