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正月十五上元節,邵勳又在觀風殿偏廳內舉辦小宴,招待外地入京的大員。

    “泰真牙痛否?”邵勳瞧了瞧一別多年的溫嶠,關心道。

    “謝陛下關心,好多了。”溫嶠回道。

    其實,隻有他自己知道過去幾年有多痛苦。

    先按照天子傳授的方法,每日用鹽水清洗,有用,但沒大用。

    後來忍不了了,找人挫牙,但剛開了個頭,又受不了了,趕緊終止。

    隨後繼續忍,實在忍不住後,有一天突然感覺疼痛好像減輕了,差點喜極而泣。

    牙疼起來,真的要命啊,若非天子找隱世高人為他算命,拔牙必死的話,他可能已經忍不住這做了。

    邵勳聽了極為高興,道: “有泰真在,朕高枕無憂矣。”

    別管這是真高興還是演的,姿態是做足了溫嶠也有些感動,立刻說道: “若無陛下簡拔,臣安能至此。”

    說罷,端起酒杯,準備一飲而盡。

    邵勳連忙壓住他的手臂,道: “泰真牙疾並未痊愈,飲些清水便是。待疾愈後,複與朕痛飲。”

    說罷,讓宮人準備溫水。

    “泰真在秦州刺史任上七年了吧?”邵勳問

    道。

    “剛滿七年。”

    “七年了。”邵勳感慨道: “換別人當秦州刺史,怕是三年就已部落離叛,滿境烽煙。泰真是有真本事的,國之西陲全賴卿了。然河隴隻是粗安一__”

    說到這,他頓了頓,沒有再說下去。

    溫嶠若有所悟。

    在座的還有同從河隴回京述職的靳準(河州都督)、靳康(桑城鎮將)、辛晏(河州刺史)等七八人。

    很明顯,天子要對隴右地區做調整了。

    這些人麵,靳準、辛晏算是方伯一類人的人物。

    靳準是都督,駐西平,核心是靳部匈奴,外加劉漢滅亡後吞並的部分散落氏族,後來天子又赦免了一部分劉漢禁軍及其家人西遷,還從中原招募了一批府兵餘丁,實力不容小視。

    尤其是過去這些年了,靳準以本部落為老底子,或武力鎮壓,或恩義結之,或錢財相誘,基本已經把原本略顯雜亂的部隊梳理清楚了,儼然西平郡最大的勢力,且在與吐穀渾鮮卑的小規模邊境戰爭中鍛煉了部隊,今非昔比。

    辛晏是河州刺史,向鎮袍罕,基本盤是抱罕營數千營兵,也是有相當戰鬥力的。

    靳康則在隴西,手下有數千鎮兵。

    草壁鎮將靳明亦有數千兵,隻不過其位於雍州,沒來罷了。

    把這三大軍頭喊了過來,目的不言而喻。

    果然,邵勳很快說話了: “隴右還得有知根知底的重臣鎮守,泰真————”

    此言一出,溫嶠還沒說話,辛晏、靳準卻臉色一變。

    溫嶠用眼角餘光瞟了他倆一眼,作揖道: “陛下有令,臣萬死不辭。”

    “善。”邵勳笑道。

    笑完,看向辛晏,道: “公明在河州刺史任上亦有數年了,可謂勞苦功高。枹罕苦寒之地,實在委屈卿了。諸葛道明已然入京,卿可為荊州刺史。襄陽繁華之地,定能一慰卿族,如何?”

    辛晏臉色數變。

    他想過被奪權入京,但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快。

    而今身在汴梁,反抗亦是無法,最終隻能低頭應道: “臣————遵旨。”

    “此事宜早不宜遲,可書信一番,將妻孥喚來汴梁朕可賜宅一區,以慰辛卿之勞苦。”邵勳又道。

    “是。”辛晏應道。說這話時,臉色已有所好轉,但還是摻雜了許多情緒。

    “靳卿。”邵勳又端著酒杯來到靳準麵前,道: “昔日朕許你戍邊數年,便可入朝為官。國事繁雜,遷延過久,今可應諾矣。”

    有了辛晏之事在前,靳準還有什好說的?他是劉漢老臣、新朝降人,匈奴人看不起他,梁人也和他沒什交情,造反的話後繼無援,必然失敗,更別說還會坑了女兒。

    於是很爽快地舉杯回敬,道: “臣遵旨。”

    邵勳對他的態度很滿意,遂道: “部落可交給令郎,卿入京直任教練監便可。”

    原教練監裴廓年前病逝了,追贈光祿大夫,許蔭子弟一人為官,居喪結束後入職。

    司徒裴邈在纏綿病榻許久後,比裴廓還早一個多月病逝。

    他倆走後,裴家在上層的勢力大為衰減,目前僅有禦史大夫裴郃、民部尚書裴湛、司隸校尉裴純(原並州刺史、遊擊將軍)三人————原司隸校尉邵續已轉任殿中尚書。

    不過裴郃即將出任太尉,高高掛起,不掌實權,禦史大夫則由山遐接任。

    許是為了補償,擔任青州刺史多年的裴遐將要擔任鴻臚卿一職。

    但從人員配置來看,像裴、羊這些大族在中樞為官者,整體年齡偏大,走一個少一個。

    不知道什原因,這些大家族沒能形成老中青搭配的仕宦年齡結構,中間出現了巨大的斷層,一旦老人故去一時間難以有人接替。

    或許,有個無形的大手在幹擾這一切吧。

    邵賊太年輕了,開過年來才四十七歲,他可以給這些在打天下過程中給予他巨大幫助的世家大族體麵,不找茬辦他們,就這春風化雨徐徐消減。

    一個字,熬!

    把老登都熬死,大家就不用搞得太難看,也是一段君臣佳話。

    “河、秦二州刺史,泰真可能薦之一二?”邵

    勳坐回了上首,看向溫嶠,說道。

    溫嶠心念電轉,然後苦笑一聲,慚愧道: “思來想去,實無所得。”

    “黃門侍郎陰元如何?”邵勳問道。

    其實他本來看重桓彝的。

    桓茂倫當過一陣子給事中,讓邵勳了解了他的能力,覺得不錯,此番勸降宣城紀氏功勞不小,於是準備外放他當刺史,思來想去最後給了江州,而不是秦州。

    邵勳已經私下和陰元談過話了。

    此人早就把族人接來了洛陽,本身有能力,又是涼州出身,在當地維穩不成問題。

    聽到邵勳發問後,溫嶠立刻答道: “陰侍郎才學上佳、交遊廣闊,必能勝任河州刺史一職。”

    邵勳微微頷首。

    辛晏暗暗歎氣。換個中原人去當河州刺史他都不怕,可派過去的是敦煌陰氏的族人,還是張駿舊臣,麻煩就大了。

    陰元出任河州刺史後,不消數年,就能把他在當地經營的勢力慢慢瓦解。完了!

    靳準則有些好笑。

    他和辛晏在河州搭檔,一為都督、一為刺史,各自掌兵,真沒有矛盾嗎?事實上他倆是互相監視的狀態,誰都不敢輕舉妄動,隴右民情漸複後,天子一動就是兩個人,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教練監就教練監,其實不錯。這種衙門早就有成規了,他隻需要督促、考課就行,無需大改。還能離家人更近一些,好處很多。

    “秦州刺史便由供軍少監滿昱出任,他曾當過天水太守,泰真並不陌生。就這定了。”邵勳說完,端起酒杯道: “滿飲此杯!”

    ******

    一係列的人事調整陸陸續續公布了出來,讓正月在家休息的官員們都安生不了。

    改元不是小事,它標明了下一階段的動向,人事調整是應有之意。而作為舊時代的老臣,原中書監張賓已到彌留之際。

    正月十八日夜,邵勳攜充華劉氏至洛陽張府探望。

    府中冷冷清清的,仆婢就沒幾個,處處透露著一股蕭瑟、寥落的氣息。

    張賓一生存活著的就一子一女,女兒在範陽,長子本在家治產業,但為了照顧父親,早就從河北趕了過來,此刻畢恭畢敬地站在外麵。

    “孟孫可有遺言?相識一場能做到的朕一定答應。”邵勳坐在床榻邊,拉著張賓的手,輕聲問道。

    張賓艱難地搖了搖頭。

    邵勳微微一歎,道: “令郎亦有才學,朕可辟他為————”

    張賓枯瘦的手猛地一緊,邵勳便沒再說下去。

    “何至於此!”邵勳苦笑道: “朕難道是刻薄寡恩之人?”

    “陛下……春秋鼎盛。”張賓隻輕輕說了這六個字。

    這話沒頭沒腦,但邵勳卻聽懂了。

    這個時候,他看了眼劉野那。

    劉氏會意,輕輕出去了,並把房門帶上。

    現在屋內就他們兩個了。

    “孟孫,此間隻有你我二人。朕向來佩服你的才幹,今隻有一問。”邵勳壓低了聲音說道: “近來立太子之聲漸漲,朕當立何人?”

    張賓沉默不語,仿佛進氣少出氣多。

    “孟孫。”邵勳又道。

    床榻上響起了似有似無的歎息,許久之後,微弱的聲音漸漸響起: “陛下春秋鼎盛,可令太子主持修書,僅……僅每月朔望聽政。削減東宮衛隊,禁軍三監、府兵諸衛但以老臣領之。”

    說完後,仿佛耗盡了精力般,張賓閉上了眼睛。

    邵勳悚然一驚。

    張孟孫真是看透了他的心思,所提建議都恰到好處。

    這是對太子的嚴防死守,同時也是對太子的保護,父子二人之間維持著一種微妙的關係。

    這種關係又是脆弱的。

    若哪天太子忍不住寂寞,後果十分嚴重。

    邵勳想起了還在並州的六子,他能忍受長期修書的寂寞嗎?

    ……

    邵勳在天明時分離開了張府。

    張孟孫已逝,老臣又走了一個。

    他看著東天的魚肚白,回想起昨夜的君臣密語,突然起了一種衝動:召集禁軍、府兵講武操練。

    他起自軍隊,隻有軍隊能給他安全感。

    回到軍隊中時,如魚得水,所過之處,眾皆歡呼。

    這才是權力的底層邏輯啊。
章節報錯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