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蝴蝶君/開心元元
「嗨,米勒先生!」
「Mr.Why,恭喜,我看到新聞了。
在時代廣場,魏明見到了上次來美國時認識的戲劇大師阿瑟·米勒。
雨果獎的結果算是最近文化圈最著名的事件了,而紐約又是美國的文學和出版業中心,阿瑟·米勒想不知道都難。
魏明把龔槽引薦給對方,米勒竟然也聽說過:「我知道中國最著名的兩位女演員,其中之一我在燕京人藝見過,沒想到今天見到了另一個,幸會幸會。」
聽他提起朱霖,龔鱈笑道:「我和朱霖也是很好的朋友。」
米勒:「不過你的英語說的比她好。」
其實朱霖的英語在人藝已經算是不錯的了,英若成不在的時候還能湊合著給阿瑟·米勒當個臨時翻譯,隻不過這一塊的天賦確實不如龔雪。
今天魏明約見米勒,也是想讓這個紐約坐地戶帶他們領略一下百老匯的人文景象。
百老匯大道是紐約市曼哈頓區一條南北向主幹道,全長25公,百老匯劇院區則是以時代廣場為中心,涵蓋西41街至53街範圍,早在19世紀初這就已經是美國戲劇藝術中心了。
米勒指著腳下的時代廣場道:「百老匯的劇場大部分都不在百老匯大道上,而是以這為中心分布開來,你們是想看話劇還是歌舞劇?」
魏明問:「近期最火的劇目是哪個?」
「那肯定是來自倫敦西區的《貓》了。」
聽到熟悉的名字,魏明問:「是原班人馬嗎?」
「自然不是,倫敦那邊依然票房火熱,而且莎拉·布萊曼現在是全球知名歌手,已經很少上台了,韋伯隻是把授權給了百老匯的公司進行重新編排,也更加適應美國人的口味。」米勒道。
去年《貓》原班人馬來到百老匯演出,盛況空前,然後就把這部劇留在了百老匯,一年時間過去了,依然是最賣座的。
也不知道韋伯製作中的《獅子王》到哪一步了。
「那就《貓》吧,我也看看美版是什風格。」
百老匯也分為內百老匯和外百老匯,前者在核心區域,演出的也都是經過考驗的成熟商業劇目,後者則以實驗性作品為主。
阿瑟·米勒請魏明兩人去的是位於百老匯大街1634號的冬季花園劇院,這座劇院也有著上百年的曆史,無論外觀還是內都非常漂亮。
以阿瑟·米勒在戲劇界的地位,拿到的都是VIP位置的票。
不出所料,《貓》依然全場爆滿,熱度不減,畢竟今年剛剛在托尼獎上拿到了包括最佳音樂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作曲等在內的七項大獎,另外格萊美和奧利弗獎也都拿到了重量級獎項,能夠得到觀眾熱捧也就不奇怪了。
甚至這都成了紐約的一個旅遊景點,很多美國外地甚至外國音樂劇愛好者為了這部劇特意飛來紐約。
而且在他們落座後開場前,還有人過來跟米勒大佬打招呼,有些也都是這個圈子的人,米勒順便介紹了一下Mr.Why的大名。
其中有一個魏明比較注意,因為他是一個華人麵孔,而且魏明前世跟他見過麵。
他叫黃哲倫,26歲,非常年輕,不過在百老匯戲劇界已經有了一定名氣,他創作的「美國華裔三部曲」《新移民》《舞蹈與鐵路》《家庭忠誠》是了解這個群體很好的藝術載體。
不過他最著名,也是為他獲得最多榮譽的還要數幾年後的《蝴蝶君》,就是尊龍演的那個《蝴蝶君》,是先有的話劇版後改編的電影。
這部劇也為黃哲倫拿到了美國戲劇界最高獎—托尼獎。
雖然知道這個故事是根據真實事跡改編的,魏明還是覺得很扯,直到他在抖音上看到了開心元元。
魏明前世見過黃哲倫是在小姑魏翎翎的六十大壽上,他們是史丹福大學的校友,同歲同屆,而且因為姑奶奶和黃哲倫的父親是朋友,也是合作夥伴,所以兩家曾有意撮合這兩人,雖然最終沒有成,不過兩人一直是很好的朋友。
米勒在向魏明介紹黃哲倫的時候多說了幾句,顯然很看好這個年輕人。
而魏明乾脆跟他說起了中文:「可以用中文交流嗎?」
「當然。」黃哲倫雖然是美國生,美國長,不過他的家庭教育很好,中文是必修課。
「聽說你是史丹福大學畢業的?」
「是的,之後又讀了耶魯的戲劇學院。」本碩都是美國頂尖名校。
魏明道:「巧了,我姑姑也是斯坦福的學生,法律和管理雙學位。
他一說到這,黃哲倫腦子立即蹦出了一個人名:「魏翎翎?」
魏明故作驚訝道:「你認識我姑?」
「當然,我們是好朋友!」剛剛已經跟魏明握過手的黃哲倫又跟魏明握了一次手,笑容明顯真誠了許多。
黃哲倫父親是個銀行家,創建了全美第一家華資銀行一遠東國家銀行,說起來姑奶奶家的銀行還是摸著他家的銀行過河的。
自己做了金融業,黃哲倫父親就特別希望他能學法律,美國的律師太他娘強了,在兒子執意要走創作這條路後,他得知了石家老夫人有這一個斯坦福學法律的侄女,而且才貌俱佳,頓時萌生了撮合的想法,跟魏琳笛一拍即合。
黃哲倫還想跟魏明打聽一下魏翎翎的近況,不過身邊的女朋友提醒他:「演出開始了。」
黃哲倫隻好作罷,等散場後再聊。
美國版的《貓》相對於英國版確實有明顯的改變,首先沒了那股地道的英國倫敦腔,總感覺差了點什,但表現力上更時尚,演員也更漂亮,好幾隻小母貓都長在了魏明的審美上。
百老匯是全球戲劇商業化做得最好的地方,全球幹這行的都把這當做實現夢想的地方,能在這演上大賣作品的主角,這些演員都是演技和顏值俱佳的。
《Memory》這首《貓》的靈魂之歌龔槽之前早就通過磁帶聽過了,今天還是第一次聽現場,那種震撼的感覺叫人特別沉醉。
這劇院空間的設計肯定也很有門道,感覺聲音都是立體的,演員在前麵,但聲音卻是從四麵八方傳過來的。
演出結束後,所有演員上台謝幕,全場鼓掌,主演看到了前排的阿瑟·米勒還特意提到了他,並感謝了他的到來。
米勒隻好站起來向後麵的觀眾鞠躬致敬,再次收獲了熱烈的掌聲,這老哥們幾在百老匯的影響力確實很強。
現場演唱的魅力就在於「不同」,這跟魏明上次在英國看到的不同,恐怕他下次再來紐約,再來這看,還是會有不同和驚喜,所以不以曲折劇情取勝的經典戲劇可以常看常新。
接下來魏明和米勒還約了飯,散場前他也特意跟黃哲倫說有機會一起吃飯。
黃哲倫當即道:「明天怎樣,明晚有一個編劇沙龍,要不要過來玩玩。」
「都是和你一樣的戲劇編劇嗎?」
「不,還有電影編劇,可能還會有演員。」
「好吧,我很有興趣。」
黃哲倫給魏明留了一個便簽,魏明也把自己的酒店的電話寫給了他。
晚飯的時候阿瑟·米勒跟魏明討論起創作:「你寫的那些有些驚悚的青春我也翻過,但那應該不是你的真實實力,據我所知,你在中國可是獲得過最高文學獎的人。」
魏明攤攤手:「但這畢竟是美國,英語也不是我的母語,我還在學習中,而且接下來會和我妹妹一起在美國留學,學習英語文學。」
聽到魏明接下來要留學進修,米勒很驚喜:「那你有沒有想過為百老匯寫劇本?直接用英文!」
米勒自己就有相關公司,他這大人物主動做地陪,除了文學上的惺惺相惜,以及對中國的好感外,肯定也是希望能有利可圖的,畢竟他已經過了創作巔峰期,寫不出賣座的作品了,所以發掘新人倒也不失為一種延續自己在百老匯影響力的方法。
魏明微微一笑:「未嚐沒有這種可能,如果我真的寫了戲劇劇本,到時候肯定首先找你合作。」
阿瑟·米勒笑得很開心:「希望能看到你在百老匯揚名立萬的一刻,入學後好好生活,好好觀察生活,你肯定會有所收獲的。」
他們舉杯碰了一下。
~
「所以你還真想寫音樂劇啊?感覺這個比難多了,」回到酒店後,龔雪在浴缸跟魏明聊了起來,「歌雖然很好聽,但我大部分都聽不懂。」
魏明跟她相對而坐:「我連全美熱捧的流行歌曲都能寫出來,區區音樂劇也沒什可怕的,這玩意兒寫好了確實賺錢。」
如果能形成IP效應,還能翻拍電影,像鮑勃·福斯的《芝加哥》就曾成功被翻拍成奧斯卡最佳影片,成為一代影史經典。
而且百老匯的戲劇逼格也比魏明現在寫的青少年讀物逼格更高。
這玩意兒中美都一樣,越小眾的東西,獲取難度越大的東西逼格越高,百老匯雖然整體收入和世界影響力不如好萊塢,而且影響力差距越拉越大,但是在好萊塢麵前可是高傲得很。
第二天,魏明白天帶著雪姐去中央公園遛彎拍照,晚上來到了約定的地方。
這次黃哲倫身邊跟著的並不是他女朋友,而是一個相貌英俊的男子。
「Mr.Why,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的好朋友尊龍,他是一名演員,也是一名導演,我的第一個劇本是他主演的,第二個劇本是他主演並導演的。」黃哲倫跟尊龍勾肩搭背,顯然是很好的朋友。
「人才啊!」
魏明跟五官深邃且精致的尊龍握了握手,確實帥氣,即便跟魏明碰上也能不落下風。
不過龔槽覺得還是小魏贏了,起碼小魏個子更高。
魏明比尊龍起碼高了10公分,這個身高也讓他在跟外國人相處的時候不需要仰視別人,更顯氣質。
因為四個人都是華裔,所以尊龍乾脆也直接用中國話跟魏明交流,這一交流就暴露了他的口音。
「尊龍先生來自香港?」
「是的,我自幼在香港長大,先是學習戲曲,來了美國之後又在洛杉磯學習戲劇。」
「學戲曲?」魏明再一次明知故問,「不知道是跟哪位師父學習的呢?」
「我師父名號是粉菊花。」尊龍道,說起師父還是很尊重的。
「原來是粉菊花老師的高徒,失敬失敬,我最近寫了一個電影劇本,女主角是蕭芳芳你認識吧。」
「啊,那是我師姐!」尊龍驚喜道。
幾人邊走邊聊,魏明道:「那林正英呢?」
「他是我師弟,我們是同一科的。」聽到這些兒時夥伴的名字,尊龍更開心了。
除了林正英,尊龍的師兄弟還有羅家英惠天賜董瑋鍾發孟海等,既有台前,也有幕後,堪稱女版於占元。
進入沙龍舉辦地後,各色人種都能看到,白人居多,還有一個黑人中年女人。
作為發起人的黃哲倫首先隆重地為大家介紹了來自中國大陸的Mr.Why魏明和龔鱈女士。
「Mr.Why先生的作品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而龔槽女士在中國也是數一數二的電影女星,可以視作中國的奧黛麗·赫本。」
一些熟悉政治的人一開始還愣了一下,畢竟黃哲倫的父輩是從台灣來的,而魏明兩人來自大陸,不過很快就開始鼓掌歡迎,最近Mr.Why名氣正旺。
一是大衛·鮑伊的那首《RightHereWaiting》(此情可待)正當紅,再有就是雨果獎和機器人第零定律的影響力了。
其中一個電影編劇立即主動湊過來跟魏明表達了對《第九區》的喜愛。
「我最近寫的劇本就是科幻題材的,希望能得到您的指正。」
雖然對方年紀更大,但麵對拿過雨果獎的魏明,一點都沒倚老賣老魏明讓他說說看。
大衛·薩波斯坦道:「這是根據我自己的改編的,講的是一群佛羅達州的老年人,本來是了無生趣地在老人院等死,結果意外遇到了外星來客,並獲得了返老還童能力的故事————」
「————最後這些老人跟著外星人一起離開了地球,他們的親人用一場假葬禮掩蓋了他們的失蹤。」
魏明聽得時候忍不住想笑,熟悉,太熟悉了,這個味兒就非常的衛斯理啊,還有種老年版《E.T.》的感覺。
但魏明並沒有輕視這位有些禿頂的老兄,他鄭重道:「大衛,你可能隻是沒有選對電影公司,要不你把這個劇本賣給我吧。
1
「你?」
「是的,我在美國也有一家電影公司。」
「啊!」
剛剛聽他們談話的其他編劇包括黃哲倫都非常意外。
黃哲倫以為魏明是第一次來美國呢,結果他在美國竟然有一家電影公司。
「名字叫新線,雖然很小,但小公司更懂得珍惜,我想這個故事在新線絕對比在其他大公司更會得到重視。」
剛剛入圈的大衛·薩波斯坦甚至都沒有問價格,激動地握住魏明的手,就倆詞:「我願意!」
魏明倒也不是亂發好心,因為他聽出來了這個劇本是美國一部賣座電影,也是大導演朗·霍華德的成名作《魔繭》,小成本科幻喜劇片,朗導的女兒是《侏羅紀世界》的女主角。
雖然現在劇本還有些欠打磨,但絕對值得投資。
至於合作細節,魏明告訴大衛·薩波斯坦:「因為我馬上要回國了,所以我會介紹你和新線的總經理羅伯特·沙耶談。」
「是不是拍出了《鬼玩人》的那個新線啊?」有個卷毛小聲問。
魏明:「沒錯,就是那個。」
在《猛鬼街》之前,《鬼玩人》幾乎就是新線最出名的作品了。
大衛·薩波斯坦連連點頭,黃哲倫非常高興,提議大家舉杯慶祝。
他也就是個入行幾年的半新人編劇,今天來的基本都是資曆比他還淺的,沒想到竟然促成了一個合作,這讓他倍覺有麵。
關鍵魏明的能量也超乎他的想像,大陸作家的觸手竟然都伸到美國了嗎?
不過後來又一想,他是魏翎翎的侄子,那跟石家的那位老夫人肯定也沾親帶故。
聽父親說,那位老夫人前陣子還收購了一條電影院線,這一想魏明買了一家電影公司好像也不奇怪了,說不定就是為了避開派拉蒙法案特意推到台麵上的。
等大家都跟魏明聊了一圈,黃哲倫跟魏明問起了魏翎翎的近況。
「聽說最近美國很火的玩具變形金剛跟她有關係,是真的嗎。」
「是的,變形金剛的生產公司朗寧是她的,另外我們也合夥開了一家公司,新線就是被這家公司收購的。」
黃哲倫明白了,原來新線背後真正的主人是魏翎翎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