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1章 所謂忠良

    後院,大廳的內堂。

    趙彥坐在暖榻上,右手握拳時不時敲打自己的小腿。

    已是四月下旬,正常陽光明媚的天氣溫度宜人,可趙彥三十五歲入仕,四十歲起就在邊郡各縣打轉轉。

    (請記住台灣小網→??????????.??????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有的縣名存實亡,哪怕有正常的縣府,但也普遍殘破,治下更是沒有什民眾稅源可言。

    夏季時還好,冬季時如趙彥這樣的縣君,就要自己想辦法儲備過冬的燃料。

    情況惡劣時,就要去附近豪強塢堡做客,以撐過這個冬季。

    缺乏護衛力量,趙彥很多時間都是徒步行走,也就攢下了嚴重的腿疾。

    而他麵前,趙基單獨落座,正耐心翻閱趙彥積攢的名冊與物資籍冊。

    這些物資,是沒有記錄在幕府倉曹的物資,分散囤積在各處的牧監草場。

    一旦爆發內戰,這些名為馬料的糧食,會成為軍隊的救命糧。

    從一開始,趙彥就不信任各處的縣邑以及邸閣官倉的長吏。

    雖然大部分中低層吏士不見得敢反會反,可真爆發內戰時,莫衷一是,假消息滿天飛,誰也不知道應該追隨哪一方。

    等塵埃落定手上染了血,那就沒了回頭路,隻能一條路走到黑。

    尤其是倉儲單位,守倉的官吏認識趙基,可趙基不可能到處刷臉去提調物資。

    派遣軍隊持幕府調令去提取糧食或軍械時,對方也有可能會以偽造的調令拒絕或調派給敵對方。

    這是個係統性的問題,大麵積反叛一旦爆發,那最初時就是撲滅的最佳時刻,這種時候提調物資也最麻煩。

    所以趙彥秘密藏了這些糧食,這些糧食是從牛馬嘴摳出來的。

    名義上就該給獸群撥發育肥禦寒的糧食,這些牛馬沒有吃到嘴,而是留在倉中不動。

    餓一餓牛馬,死一些牛馬,不會有什大事發生。

    而這些糧食一旦真派上用場,那將是決定性的作用。

    趙基本以為趙彥這把握十足,沒想到竟然做了最壞打內戰的準備。

    至於名冊,則是趙彥這單方麵調查後製定的一份名冊,麵有奸細嫌疑者,也有裴茂亂黨殘餘份子,以及一份需要嚴重警惕的黑名單。

    見趙基神情平靜,趙彥端茶飲一口,就問:「裴氏殘黨未作誅絕,元嗣怎看?」

    「這是樹梢的枯葉,起風了,黃葉就會落下。」

    趙基語氣如常,仔細翻看黑名單,又看看奸細嫌疑者,忍不住一歎,笑說:「舉目望去,皆是漢家忠良。」

    「哼。」

    聽出趙基的嘲諷之意,趙彥不屑說:「天子淪落風塵時,也不見彼輩何等忠良。一群狼心狗行之輩,尚可看守門戶,終究是禍患。」

    趙基依舊捧著冊子,思維散發,說:「祖父,等到他們作亂時擊斬鏟除,損害國體,也會成全他們的名聲;可若不等作亂就株連拔除,世人後人不知內情,又會說我家凶暴無情,殘害元從忠良。即便知情,彼輩看來,這也是不教而誅。」

    定罪要看行為和證據,不能看人家心怎想。

    而這樣的亂世昏昏沉沉又搖搖晃晃,把所有人置身大染缸反覆攪蕩,每個人都染的亂七八糟。

    所以不能單純以對方過去的經曆而斷定未來一定會作亂。

    隻要對一部分主動下手,就會引發更多人的不安與惶恐。

    這也是舊體係內奪權的難處,占了漢室名義的好處,就要付出這類代價。

    趙彥沒心情與趙基掰扯這些繁文縟節或認知問題,隻是說:「別讓他們有後人留世,史書操於我家之手,何懼之有?」

    殺光所有目擊者,我就是無罪的思路……典型的漢家思維。

    趙基點著頭,將小冊子裝到自己袖囊中,也取出一個小冊子遞給趙彥:「祖父,這是我擬的公卿名錄。」

    趙彥接過一看,僅僅一眼就說:「元嗣器量還是狹隘了些,這類虛名給他們,我要看看他們敢不敢要。這是我家給出的,也是朝廷給出的,隻要拿了,誰能說清楚到底是誰給的?」

    「是,孫兒明白。」

    趙基起身去拿筆,轉遞給趙彥,讓老爺子來修改。

    趙彥捉筆,就在太常一欄勾掉韓融的名字,太常才是九卿之首。

    他認為趙基器量不足,就是因為趙基隻擬定了九卿名錄,沒有三公名錄。

    隨即趙彥在表單上空白處書寫下司空韓融,又寫下太尉楊彪,以及司徒趙溫。

    韓融空出的太常一職,趙彥很隨意的將孔融的名字寫上。

    至於車騎驃騎與四方將軍,趙基都沒有寫,趙彥也沒有做添注。

    許都政變前,呂布出走前先安排魏越擔任衛將軍,因此衛將軍就是魏越,卻沒有來拱衛行都晉陽,而是依舊在衛戍雒中。

    趙基看著新名錄,就問:「這是要分化他們?」

    「他們之中,還是有心向我家的,也有厭惡無能無德賊臣的。」

    趙彥看著新出現的三個人與三公名錄:「韓融屈尊侍奉我左右已近兩載,且十分用心,就不該讓他吃虧。這才是千馬骨,有他在,渴望公卿虛名而不圖權力者,自會投入我家門下。」

    趙彥又評價說:「他什都明白,讓他來當司空,能省許多雜事。至於楊彪趙溫,所用不過是迷惑世人,堵塞異己誹議言論的。而孔融,自袁紹迫使許都君臣為曹操昭雪冤屈以來,就大失孔融之心。」

    頓了頓,趙彥就說:「周瑜自易水撤兵,其與孫策已有進擊臧霸張昭之意。張昭為人雖剛強,然而恤愛民眾。若戰事不利,我軍援兵遲遲不到,張昭就有率眾依附孫策的可能。」

    趙基隻是擔憂看著趙彥:「那祖父這?」

    「無礙。」

    趙彥語氣灑脫:「琅琊民眾不下二十萬戶,豈可淪落賊手?」

    見此趙基也就不再說什,點著頭:「孫兒明白了,遼東戰事稍有眉目,我就前往青徐之間。我要看看,誰敢阻我。」

    「善。」

    趙彥露出笑容側頭去看窗戶,把那些不辭數千之遠的琅琊青徐民眾遷徙到西州,那趙氏就真正穩固了。

    誰敢發動兵變內戰,這些青徐琅琊人肯定會奮戰到底!

    不是缺這些人的戰鬥力,而是缺他們攜帶的威懾力。

    這股威懾力在,那叛亂就不容易發動。

    (本章完)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