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示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

    秦時合上手中竹簡。

    這冊自周代傳世以來,便被貴族們奉為圭臬的《禮記·昏禮》篇,詳細描述了如今秦國的婚嫁狀態。她雖自詡對此國了解甚深,但在這等細節方麵仍然有些欠缺。畢竟這個王朝實在太短暫,一切重大事項都還未來得及開始,便已經被漢取代。

    而今才剛晨起,她仍舊維持著每日看書的習慣,隻不過將所看之書換為今日需抱佛腳的這一冊罷了。服彩正帶著侍女認真為她梳妝,秦時久坐無奈,便隻好再多讀讀,再多習慣這些篆字。

    她已於昨夜回到蘭池。

    隻因大王覺得南宮太小,匹配不上他的冊封。

    雖隻是一道詔書頒下,卻仍舊需宏大場所,方能體現他的尊重。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對自己未來的支持。

    秦時自然配合。

    如今將快要八月中,滿池荷花已經不見昔日繁盛之景。但荷葉碧綠,仍有粉白蓓蕾藏於其中。赤女命人采上大小花束裝點在宮中各處,其餘陳設擺件則與她走之前並無不同。

    一切都仍是慣常的模樣,仿佛在南宮這幾日都隻是一場夢幻。

    但比夢幻更夢幻的是,今日即將行封後禮。

    赤女在旁整理著衣服,此刻惋惜道:

    “秦君若不如此倉促行事,如今納采問名等六禮,大王說不得也願意走齊的。”

    秦時微笑道:“莫非以前秦國王後冊封,曆代秦王都行六禮嗎?”

    那倒沒有。

    所謂六禮,不過是貴族們之間行婚禮的儀式感罷了。

    似大王這等身份,詔書一下便成。

    隻是她總覺得大王對待秦君似有不同,要更禮遇,又更包容,說不得也願意與此尊重?

    秦時卻並不看重此事。

    準確來說,她並非不看重此事。而是知道倘若自己無甚差錯,來年封禪大典,必有自己一席之地。對比秦王宮中的小小冊封,自然是泰山之巔要更讓人憧憬又沉迷。

    在此之前,這豐收果實的品鑒滋味,便可靜悄悄按捺下。

    更何況,倘若真的走六禮那一套,要到【問名】這一步,大王才能得知她的姓名,否則不尊不重,於禮不合,又何苦來哉?

    隻是這生辰八字的提供,格外艱難。

    她又回想起前日太史令儀律前來請見,然後在章台宮細細問及她的生辰八字,以做吉凶占卜。秦時有些詫異:

    “此前在章台宮,太史令曾教我著草卜筮。那次不是已經占卜過了嗎?”

    太史令袁忻搖了搖頭:

    “那次確實占卜過了,但此時老夫又已沐浴更衣,靜心焚香。如今再問及秦君詳細生辰,則是與我王、與我秦國國運再次相合。”

    他說到此處,似有所覺,而後又轉頭看向姬衡。

    一個生辰八字而已,怎向來灑脫的秦君卻如此支支吾吾,有意拖延?

    莫非當真是什了不得的壞時辰?

    哎呀!無妨!

    時辰好壞,全由大王一力來定嘛。

    否則前些日子那【熒惑守心】之召,大王還不殺的人頭滾滾啊。

    姬衡卻心知是怎回事。

    他早知,秦時乃是後世人。

    隻是後世多少年,他並不清楚。

    又因【君子不測】的種種謹慎思量,一直也未曾發問後世之事。

    隻看對方自來大秦後,便兢兢業業,每日忙碌不休。

    問與不問,便也無甚差別了。

    此刻這跨越時間的占卜測算是否能成,他心中也不能十分肯定。

    但,便是不能成又怎樣?

    而今這天下大一統之局麵,在他之前從未有人做到過。

    如今自己卻依舊成了這天下唯一的王!

    若是這枯骨死草當真樣樣精準,昔日周王朝又為何支離破碎?諸國國君又何苦練兵養民?

    隻需光撒財帛,禮賢下士,敬邀天下如太史令這般的術算之士即可。

    此刻麵對秦時有些猶豫的目光,他便也點點頭,可有可無道:

    “卿若不想提,便罷了。”

    太史令欲言又止。

    生辰八字在如今秦國尤為重要。

    不僅是國運牽連,婚姻匹配,所思所想……

    甚至包括官場選拔,也都同樣重視此事。

    沒有生辰八字敬獻極廟,他們又如何向列祖列宗為這王後正名?

    得位從正變得不正,也隻在這區區八字之間。

    後世史書又該如何記載?

    他想到的,秦時也同樣想到。

    姬衡不在乎,是因為他的強橫足以讓他橫掃一切。

    而秦時深吸一口氣,在心中默默測算一番,而後才低聲說道:

    “大王,我之來處。乃是2,249年後的秦國。”

    事實上,從她穿越的那一刻開始算起,她之來處,當是2,249年後的中國。

    若論出生年紀,其實是2222年後。

    但,在現代的一切終結於不治之症,踏入那片黃土地時,她從未想過自己會由此得到新生。既然如此,既然可能本就推算不準,那便從她踏上秦國土地的那一刻開始算吧。

    但在這個陌生又熟悉的秦國,她不知秦王衡二十三年,對應著公元前多少年。

    此刻也隻能按照另一位始皇帝的年份來簡單推算。

    倘若不準……

    她想想姬衡篤定又自信的神態,此刻便也在心中默默堅定起來。

    若是不準,便不準。

    她所做的一切,將做的一切,未來可能會救下的許多性命……

    通通都不在這生辰八字之間。

    至於說是秦國人……

    若不如此說,難道還要再為大王講一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嗎?

    那恐怕在星火點燃之前,她這等大逆不道的思想,就會將自己所經營的所有成果都掃蕩得一幹二淨。在後世,大秦早已消失在茫茫曆史中,唯有文字記載著它曾經的輝煌與不同。

    但在如今,在大婚即將開始時,這一切美好的幻想,秦時最終都不忍打破。

    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而後大一統的信念根植,郡縣製延伸到2,000多年後……這種種一切都證明了,他們的文明正自一脈傳承。

    她說自己是2,249年後的秦國人,這此時的中域之國,又何嚐不是未來的中國?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