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4章 亂世中的太平城
“這白鬆城原本隻是個不到三百人的小鎮,十年前,崧國遷移了二十萬人過來,把這擴建為城。隨後的幾年內,人口一直在增長,直到現在這個規模。”賀靈川道,“遷移人口不難,現在鄉鎮平民大量擠入城池,當地工作難找。官方隻要跟他們說,這有好機會,好工作,好薪酬,自然就有人肯來。不過麵館掌櫃沒說錯,年紀大的,白鬆城不要。”
“就是說,這幾十萬人都很年輕。”
“新城擴建的頭幾年,確實很累。但四年之後城池建好,也就是日常運營,沒什過於繁重的活計。對比其他地方,這賺錢容易又安全,日子好過多了,但官方依舊不讓老人入住,並且獎勵互相舉報。一旦有誰家偷藏老人被官方搜查出來,整片街巷的福利都會降低。這樣的事件前後發生了幾十起,近些年很少聽說了。”
“連坐啊?”淩金寶越來越好奇了,“這城池到底靠什進賬?”
“就和那幾個趟子手說的一樣,北邊有礦山,出礦量不小;城外有湖,漁獲非常豐富;另外城池附近有田地,但都是官家的,會專門組織佃農大規模耕種,但不賣給個人。”
其他人恍然:“難怪城外的村子那少。”
“對,隻有佃農們幹活的農莊。”賀靈川複述,“還有,他們會進山采藥打獵;還有,城的繡坊和工坊養活了大量的繡娘和匠人,其出品精細,遠近聞名。”
朱大娘聽著還沒有概念,但淩金寶搖頭:“就這?撐不起一個城池的人口營生。”
“重點來了,白鬆城的主要任務,是給北邊煙霞灣做物資周轉。”
“物資……周轉?”
“對。外地要運去煙霞灣的貨物,會先在白鬆城卸貨、分揀,有的留下,有的則要裝車,再由專人送去北邊。這也是城內青壯年的主要營生。”賀靈川總結,“至少有二十萬人為此勞碌。按照他的說法,白鬆城就是個巨大的中轉倉!”
所以下一個問題很自然就被引了出來:
“煙霞灣有多少人啊,需要這多物資?”
“他不知道。”
“哎?”
“那地方很神秘。”賀靈川正色道,“白鬆城官方告訴他們,那有個時空裂隙,時常會有怪物從異界穿透裂隙進入人間,所以崧國在那駐紮了一支強大的軍隊,以保衛家國安寧。而白鬆城就是軍隊的大後方,大量物資都從這中轉。城池也就沾了軍隊的光,日子過得很滋潤。”
董銳的眉毛挑得老高:
“他們信了?”
“他們有什理由不信?那可是官方說法。”賀靈川聳了聳肩,“再說,從前確實發生過怪事,七八年前就有幾頭怪物從海邊進入白鬆城腹地,吞吃了半個村子的人,最後被軍隊打死了,屍首掛在白鬆城門口示眾,也告誡大家不要隨意在城外過夜,有生命危險。瞧,這不就印證了官方的說法?”
“海邊的怪物,吃人……”淩金寶沉吟,“那多半就是從煙霞灣逃跑的妖怪或者妖傀吧?”
“總之白鬆城人應該是信了。他們或許隻想要一個心安理得的原因。”誰會放著好日子不過,瞎懷疑這個,瞎懷疑那個?
淩金寶撓頭:“今天在白鬆城逛街,看著街上那些人,總覺得有點不對勁,但又說不上來。”
“想起來後就趕緊說。”淩金寶也很敏銳,尤其對危險的嗅覺特別靈敏。這也是賀靈川帶他入城冒險的原因。
這時,窗角溜進來一隻眼球蜘蛛,晃晃悠悠跳到了賀靈川肩膀上。
董銳笑道:“這小眼線何時溜出去?”
眼球蜘蛛一般待在賀靈川身上,很少獨自外出——
除非受了指派。
朱大娘道:“你們隻走了四五條街,太少,我自己去轉悠轉悠。”
三個外地人太顯眼,賀靈川返回客棧前還遇到巡捕沿街查證,沒證的就是可疑人員,要被抓捕的。
小蜘蛛就沒人盯了。
“有什新發現?”
“天黑得快,這的人睡得也早,巷子沒幾家燈亮的。”朱大娘的小眼線道,“其他倒沒瞧見什異常,就是這城到處都是紅線樨,也不知是天然長成的,還是後天栽種的。”
“紅線樨?”連董銳都是頭一次見這種植物,“有什不對?”
因氣候、水土之故,有些植物可稱為當地一霸,比如盤龍城到處都是桂花木,而琚城的紫花楹特別美貌,一到綻放期就是滿城的紫雲。
而靈虛城、琚城本身也專門種植行道樹,吸塵、美觀、改善空氣。不同的城池,不同的地氣條件,往往對應不同的樹種。
“黃花紅線,你們看窗外就能瞧見了。”
院子有五棵樹。
三人聞聲看向窗外,天已經黑了,但憑三人眼力,輕易瞧見其中一棵開滿了小黃花,那花朵的顏色嫩得像炒雞蛋,但花瓣上有一抹紅線,隱入花穗。
這大概就是它得名的由來。
有陣清風吹過,帶來花香。
朱大娘同時道:“好好聞一聞。”
淩金寶順風嗅了兩下:“你這一說,咦,這氣味很提神嘛。有毒?”
紅線樨的氣味,有點香甜卻又有點提神。
“沒有毒性。它的香氣能讓人亢奮,心神活躍、活力充沛,但不傷人。”小蜘蛛碰了碰前爪,“我剛走了幾條街,發現街頭巷尾都有紅線樨,城人聞它都聞習慣了吧。”
賀靈川問:“有什問題?”
“紅線樨一年四季都能開花,但在陸地上很少見,我從前也隻在無盡海的某個小島上遇到過。白鬆城竟有這多,它怎不改名叫紅線樨城算了?”朱大娘也學賀靈川賣關子,最重要的消息放到最後說,“它還有個很特殊的功效,溫和提陽。”
“哎?提還是壯?”董銳一下來了精神,“細說!”
小蜘蛛十幾個眼珠子一起瞪他:“都一碼子事,沒什細說的。它就是有這用處,但不會傷人性命、害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