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耳止於聽,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虛者,心齋也;因此摒棄智欲,澡雪精神,除卻穢累,斷絕思慮,虛其心則至道集於懷也。”呂陽盤膝而坐,靜靜思悟。
每過三天,他都會取出黜龍尺敲一敲自己,確保慧光不斷,靈思不絕,推演【除穢洗心章】的玄妙。“何為心齋?”
“心齋在戒,在持,更在虛,能經得起滄海桑田,日月輪轉,界天生滅,乃是一個外物不擾的境界。”“一個築就了心齋的修士,或許可以被毀滅肉體,卻無法被毀滅精神,哪怕死了,在現世魂飛魄散,其意誌在光海暗麵的投影也能維持很長時光,如果有大機緣,甚至能在暗麵獲得另類新生。”想到這,呂陽不禁搖了搖頭。
因為這個境界其實非常難。
至少沒有天閽說得那輕鬆,所謂每個古法大真君都有心齋是純粹的片麵之言,沒有什參考價值。而且道心是會退化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法力道的那些大真君,被封石像,蹉跎歲月,苟活至今,他們的道心就受損嚴重。那心齋如何造就呢?
【除穢洗心章】的說法是:
“凝一誌,令諸念相隨,萬心歸一,見無限光明,立證道心,造心齋地,築元神基,始有道主之能。”簡而言之,就是需要將自身最強烈的執念,願望,盡數灌注到心齋雛形的十二萬九千六百枚心靈念頭之中,直到所有念頭都被染上與之對應的色彩,能夠以引發質變,築就心齋,為道心賜名。
“執念,願望,夢想。”
隻要還是人,存活至今就必然有這些念頭存在,或善,或惡,道心不著甄別,隻看念頭的強弱與否。然而說起來簡單。
實際上,這一步卻足以讓無數修士望而卻步,畢竟讓十二萬九千六百枚念頭隨心而動豈是輕易之事?人的雜念太多了。
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枚念頭,就有十二萬九千六百道雜念,而且瞬息變化,如一頭頭野性難馴的烈馬。“所謂的執念,願望,降伏百枚念頭,甚至千枚,萬枚就已經是極限了,如何能降伏十幾萬枚念頭?哪怕修成了,日後隻要對自身執念產生動搖,都會功虧一簣,導致道心退轉,難以再提升。”這和修行可不同。
修仙尋道,很多東西,比如築基真人的神通,那都是一證永證,如金丹真君的道行也是不會消失的。然而道心不一樣。
道心圓滿也就罷了,可心齋的修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必須時刻維係,不能有一分一秒的鬆懈才行。那問題來了:
“我的執念是什?我有什願望?心底的夢想又是什?是否強到可以統一諸念,築就心齋了呢。”呂陽閉上雙眼,默默思索。
這一步,沒有修行法。
因為這一步要做的,是找出“我”,而每個“我”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獨特性。他們必須弄清楚一個問題:
【我是誰】
“所以這一步,隻能靠自己。’
沉心靜氣,昔日的記憶一點點浮出水麵,修行至今,足足十多世的記憶在呂陽的心頭一幕一幕閃過。從最初的穿越,那個青澀茫然,莫名其妙就被人超死的凡人,到後續大智若愚,衝動莽撞的人材,再到那個學會算計,步步經營的真人,最後到如今的自己,其實從頭到尾也不過幾百年時光。
然而已經很多了。
至少對身為穿越者的他來說,幾百年時光已經漫長的不可思議,在他的心靈刻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我”
不知何時,呂陽的心靈念頭已經開始凝聚,隨著他的沉思,漸漸顯化出了一個四室一廳的小小房屋。這多世了,他做過很多事。
做過惡,行過善,被人當過人材也把人當過人材,然而這些都是經曆,真正的他又是什樣的人呢?我是善人嗎?
.. ...別逗我笑了。”
平時掛在嘴邊也就罷了,說說而已,包裝一下嘛,但此刻卻騙不了道心,他的的確確不是什善人。那我是惡人嗎?
“也不至於吧。’
他自問比起這個破地方的人,自己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底線的,雖然不高,而且靈活,但是絕對有。許久過後,呂陽才深深吐出一口氣。
有善心,有惡行,沒錯,雖然他已經是大真君了,但說到底,他隻是一個在這破地方要命環境的一“普通人。’
呂陽睜開眼,看向自己心靈念頭構築成的四室一廳小房子,這就是他的心齋,他的心隻有這點大。容不下太多人。
“我不是立誌推翻壓迫的偉人,更不是心懷蒼生的聖人,我反對壓迫,僅僅是因為自己不是壓迫者。’“我尊重那些舍己為人的聖人,卻不願意成為那樣的人,最多也隻是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幫一把,說一些不花錢,不拚命的口水話,幫人搖旗喊,卻絕對不願意賭上自己的一切去跟隨他們。
庸俗,卑鄙,雙標的靈魂。
心靈念頭構築起來的房屋微微顫抖,仿佛下一秒就會解體,一個個自我批判的雜念衝擊著呂陽心神。然而下一秒。
“那能一樣嗎?”
呂陽昂首挺胸,對著所有鄙夷自己的念頭咬牙切齒地說道:
“我雙標,我庸俗,我卑鄙,可我就是特的要過上好日子!這個想法,無論如何是絕對不會錯的!”不是我的錯,那就隻能是世界的錯了。
是因為這個人吃人的世界,讓自己根本過不上好日子,不管走到什地步,上麵都有人在壓榨自己。所以
“我就是要一步一步,一步一步地走到最高!”
如果這個破地方不能讓我過上好日子,那我就想辦法把他打造成我想要的樣子,用我的雙手來打造!“轟隆!”
一瞬間,呂陽隻覺得原地飛起,脫離了物質的束縛,看到了一片無窮無盡,無序而混亂的意識海洋。光海暗麵。
每一個有智慧的生靈,都會在光海暗麵投下屬於自己的陰影。
然而隻有道心完成質變,築就了心齋的修士,才有資格決定他們在光海暗麵的陰影究竟是什樣子。明悟湧上心頭。
“此心光明,亦複何言。”
【逐光道心】
假以時日,倘若這座心齋能更進一步,從【逐光道心】飛升,化為【元神】的話,那就是【光明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