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照明彈的升空,讓兩方直麵,避無可避。

    陡然地爆發,戰場瞬間變成了絞肉機。

    近距離之下麵對美聯邦的機槍子彈掃射,誌願軍戰士們紛紛投擲出手榴彈,想要攻破美聯邦的環形工事。

    但是剛剛投出手榴彈,便被子彈掃射倒下。

    而美聯邦這邊最外圈全是由坦克,裝甲組成的防禦工事,落在近前的手榴彈爆炸之下,甚至連摧毀裝甲外表都做不到。

    數不清的誌願軍戰士在衝鋒的路上倒下,拚死投擲著手榴彈。

    後方的誌願軍火力掩護。

    但是沒有火炮的加持,哪怕是機槍的子彈掃射過去,打在美聯邦的裝甲和坦克上,也隻是激起一陣陣火花。

    衝在最前方的誌願軍戰士,想用生命開路。

    一枚枚手榴彈飛向美聯邦的陣地。

    爆炸聲此起彼伏,但令人絕望的是始終無法突破美聯邦的裝甲坦克,手榴彈的威力太小了,隻有幾枚手榴彈距離稍遠。

    飛入了美聯邦的坦克和裝甲之間的縫隙中,但也沒有引爆坦克。

    隻有幾聲美聯邦士兵的慘叫,並沒有什效果。

    照明彈的效果,僅僅持續了30秒。

    但就是這30秒,讓進攻的誌願軍戰士死傷大半。

    隨著照明彈的熄滅。

    誌願軍戰士們鬆了一口氣,趁著漆黑的夜色,快速地靠近逼近美聯邦的防禦工事。

    但是僅僅片刻後。

    嗖

    一枚照明彈又升空。

    戰場再次亮如白晝。

    砥平的戰鬥艱難,超乎藍星網友們的想象。

    包括大夏聯邦第七特戰旅的士兵們。

    雖然之前聽參謀長曲光說過砥平的重要性,這個美聯邦沒有撤退的變數,可能會成為“第四次戰役’的關鍵點。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戰鬥竟然會激烈到這種程度。

    因為炮營被美聯邦轟炸,使得誌願軍的戰士隻能對著那僅有2.3公的盆地,發起拚死衝鋒。可美聯邦將全部裝甲,坦克,壓縮成一個鋼鐵基地,豈是那容易突破的。

    完完全全的是拿命填。

    而當誌願軍這邊拚死衝到近前。

    轟!

    一個又一個的地雷觸發。

    給突破的難度又提升了幾個檔次。

    一夜的激戰下來。

    誌願軍這邊傷亡很大,卻隻攻破了美聯邦的一處陣地。

    而隨著天亮到來。

    上百架次的轟炸機襲來,對著砥平四周的大山就開啟了轟炸。

    誌願軍這邊被迫轉入隱蔽防禦。

    而那被攻破的陣地,也被美聯邦趁機恢複。

    不止如此。

    砥平中心的美聯邦部隊,核心處的榴彈炮群也開始發力,一批又一批的炮彈,從早上對著四周的大山開始轟。

    一直轟到天黑。

    有藍星玩家這邊統計,光是榴彈炮群白天的發射的數量,就不下1.5萬發。

    這還是隻有部分視角。

    如果擁有全部視角,統計的數量或許會更多。

    然而。

    砥平的戰鬥才剛剛開始。

    第一夜由於倉促進攻,隻有兩個團抵達預定位置進攻,隨著第二夜的到來,誌願軍已經有六個團的兵力,集中在砥平四周。

    更加慘烈的陣地爭奪戰開始了。

    美聯邦一發又一發的照明彈升空,將誌願軍的夜晚突襲變成白晝衝鋒。

    六個團的進攻。

    卻始終無法突破那砥平中心,僅有1.6公的陣地。

    這一刻。

    藍星玩家們是真切地感知到了火力裝備,帶來的差距。

    沒辦法。

    就是這現實。

    影響戰鬥的因素,僅僅是一個炮營。

    如果誌願軍這邊擁有一個完整的炮營,對著盆地中心轟炸。

    戰鬥絕不會像這樣艱難。

    但偏偏誌願軍這邊的炮營被美聯邦轟炸了,就導致隻能用步兵進攻。

    而這也是美聯邦第一次,找回了對火力的自信。

    美聯邦的照明彈隔五分鍾一發,根本沒有停歇過。

    又是一夜的慘烈戰鬥。

    而到了白天。

    又是美聯邦的主場。

    轟炸機一輪輪地飛過來轟炸,甚至不隻是半島這邊的飛機,美聯邦還將在日本美聯邦基地的飛機,全部調了過來。

    哪怕是經曆過【不列顛空戰】的藍星玩家們,也從來沒有見過這樣一幕。

    上百架次的飛機。

    集中轟炸砥平四周的幾座大山,密集程度遠超想象。

    不僅如此。

    砥平的戰鬥,也讓美聯邦其他各部知道了信息。

    也正如之前曲光分析的那樣。

    一旦誌願軍在砥平被攔住,或者沒有攻破砥平,那周圍的美聯邦部隊,都會得到消息有時間調整就如同現在這樣。

    兩天時間強攻沒有拿下砥平,已經反應過來的美聯邦部隊,派出了30輛坦克支援砥平。而驪州方向的南邊偽軍的第6師、英屬聯邦27旅的援兵也逼近砥平。

    誌願軍腹背受敵。

    不止如此。

    藍星網友們在觀看誌願軍這邊身份的主播視角後,才發現情況更加嚴峻。

    在經過橫城反擊戰的激戰後,馬不停蹄殺向砥平的誌願軍8個團,在經過兩天兩夜的戰鬥後,徹底彈盡糧絕。

    是的。

    就是字麵意義上的彈盡糧絕。

    手榴彈扔光了,子彈打光了,幹糧也僅剩一頓的量了。

    現在麵對砥平中心的美聯邦部隊。

    哪怕是進攻也沒辦法了。

    沒有子彈的步槍隻能當棍子用,而砥平盆地中心的美聯邦部隊坦克大部分還完好無損。

    兩天時間,就連照明彈都沒有打光。

    不敢想砥平中心的美聯邦到底有多少彈藥儲備。

    加上美聯邦的支援也即將抵達。

    麵對前後夾擊的情況。

    圍攻砥平的誌願軍最終在第三天的傍晚時分,選擇了撤退。

    大夏聯邦,第七特戰旅。

    休息室內。

    看著逐漸撤退的誌願軍部隊,休息室內的特戰旅士兵都歎了一口氣,是真的沒辦法打啊。

    子彈都打光了,總不能去掄著步槍衝鋒。

    還不如保留有生力量。

    隻是這樣撤退以後,“第四次戰役’的局麵就不太確定了。

    曲光這邊也在休息室內,皺著眉歎了口氣:

    “接下來不好打了啊。”

    下麵的士兵都期待地看著,曲光這邊也調出“實時地圖’順勢講解起來:

    “砥平戰鬥沒有那些那的美軍,所以東線戰場的誌願軍部隊,已經無法前往西線切西線美聯邦部隊的後路。”

    “整個東線戰場會從進攻,轉換為防禦狀態。”

    “同樣的。”

    “西線戰場的誌願軍,之所以堅守那久,就是為了配合東線的突襲。”

    “但是現在東線無法突破,那西線的堅守也沒有必要再持續。”

    “西線戰場的50軍,38軍已經快打光了。”

    “東線的誌願軍向北撤離,西線的誌願軍也會向北撤離,渡過漢江。”

    “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砥平的戰鬥,暴露了誌願軍這邊攻堅上的短板。”

    “美聯邦接下來的動作,應該會針對誌願軍的攻堅短板,進行針對性地調整打擊。”

    曲光皺著眉說完,看著地圖歎了口氣。

    美聯邦這邊新調來的李奇微,確實與麥克阿瑟不同。

    從戰役開始時的“磁性戰術’試探出誌願軍的夜間行軍極限,讓美聯邦的部隊保持20-30公的距離吊著誌願軍。

    再到東線戰場被誌願軍的穿插戰術,打得全麵潰敗情況下,砥平的美聯邦部隊,從師長,到軍長都認為該撤退了。

    但撤退的命令硬是讓李奇微這個美聯邦的司令打回來了。

    並且還下達了死守砥平的命令。

    不惜從太平洋那邊的日本駐軍基地調來飛機支援砥平。

    對戰場的敏銳度可見一斑。

    尤其是還守住了砥平,暴露了前三次戰役時被勝利掩蓋的誌願軍這邊攻堅不足。

    可以想象。

    有了砥平這次的守住之後。

    後續的美聯邦部隊,哪怕是隻剩一兵一卒,也會固守陣地。

    而不是像前三次戰役那樣,一旦發現沒辦法,美聯邦的部隊就會撤退。

    因為有了成功的案例。

    那後續的美聯邦部隊必然會認為,他們或許也能守住呢?

    砥平的戰鬥讓東線戰場,西線戰場的誌願軍全部北撤。

    也或許是冥冥之中有著氣運一說。

    在“第四次戰役’開始時,誌願軍渡過漢江的前一夜,漢江冰封。

    而在撤離之時,當38軍集體渡過漢江的第二天,冰封的漢江便解凍了。

    給了誌願軍這邊短暫的休整時間。

    同樣的因為這次的撤離,誌願軍這邊退回漢江以北之後,開始了運動防禦,彈性防禦。

    即白天麵對美聯邦的部隊強攻與轟炸,主動撤離。

    到了夜間反擊,重新收服陣地,在一個地點與美聯邦反複拉扯。

    美聯邦這邊的火力固然強大。

    但是麵對誌願軍這種全戰線的小規模反擊,也是被折磨得沒有辦法。

    而美聯邦這邊則是在李奇微的命令下,發起“屠夫行動’,目的就是將東西兩邊不平整的戰線迅速找平。

    並且繼續向北推進。

    經曆半個月的火力打擊,每天隻推進幾百米的情況下。

    美聯邦這邊終於將東線戰場凹凸不平的戰線找平。

    並且馬不停蹄地發動了「撕裂者行動’。

    這個由李奇微指定,全線進攻,以坦克集群為核心突破中心戰線。

    反包圍向西線戰場漢城的戰術。

    隻是在已經調整了半個月的誌願軍麵前,似乎效果並沒有想象得那大。

    雖然坦克集群集中突破,但每日能推進3公。

    因為白天的誌願軍在反擊之後,會在美聯邦抵達前撤離。

    陣地上布滿地雷,留下反坦克小組阻擊裝甲部隊。

    麵對反坦克小組,美聯邦的裝甲部隊每次停下,重新啟動前進就需要小半天,更不用說占領陣地後到處都是地雷了。

    而到了夜間後。

    白天撤離的誌願軍,還會返回襲擾白天已經占領的陣地,與美聯邦部隊反複爭奪。

    誌願軍的“夜襲晝伏”+“分段阻擊”。

    讓這聽起來很厲害的“撕裂者行動’,核心的坦克裝甲集群,平均日推進不過2公。

    此時。

    美聯邦的部隊已經逼近三八線,而對於要不要越過三八線,這種敏感性的問題,不論是軍方還是美聯邦的官方,都不敢輕易做決定。

    因為這並不是簡單的戰爭。

    而是一場政治意味濃鬱的戰爭。

    越過三八線要考慮各方的反應,以目前反擊出一些優勢的情況,要考慮越過三八線會不會激怒誌願軍方麵。

    令他們進行拚死戰鬥。

    還要考慮一旦越過三八線,現在美聯邦在打出一點優勢的情況下,會不會引得背後的蘇維埃出手。因為半島這本身就是以三八線為界。

    由蘇維埃和美聯邦在背後各自推動而來的。

    所以在推進過漢江,占領漢城以後。

    打不打過三八線,還是停下調整,美聯邦這邊內部討論不停。

    誰都不敢輕易下決定。

    不過

    有一個人還真敢。

    那就是聯合國軍的總司令麥克阿瑟。

    在軍方和官方都頭疼的時候。

    麥克阿瑟不止一次地提起要打過三八線,並且要在鴨綠江與半島之間,設置一條充滿核輻射的區域斷絕“共和國’的補給。

    【充滿核輻射的區域】怎設置,毋庸置疑。

    但是沒有人會聽這個瘋了一般的提議。

    真敢扔那玩意。

    可就給了蘇維埃借口。

    而且就誌願軍的戰鬥意誌來說,真要扔下那玩意,他們也敢衝過來打美聯邦的部隊。

    這種情況下遭罪的可不止誌願軍。

    他們也跟著受牽連。

    麥克阿瑟的發言太過極端,導致美聯邦這邊還沒討論出打不打過來三八線呢。

    先給麥克阿瑟一擼到底了。

    直接撤了麥克阿瑟的總司令職位,由在“第四次戰役’中,率領美聯邦獲得勝利的李奇微接任總司令。而原本李奇微所在的第8集團軍,也迎來了新的集團軍司令。

    範弗利特。

    這個名字許多藍星玩家並不熟悉,不過一些經常體驗【諾曼底登陸】戰場的藍星玩家倒是知道。在二戰時期還是團長的範弗利特指揮部隊登陸諾曼底。

    指揮的部隊成為幾個海灘中,登陸最快,損失最小的部隊。

    並且在後續參與了萊茵蘭攻勢,深入帝國本土,隻用了100天便通過戰功從團長晉升成了軍長。而現在二戰結束才6年時間。

    這樣一個兵鋒正盛的將領,加上一個老謀深算的新聯合國軍總司令,對於誌願軍來說,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