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教上位的第一件事。
先收·什一稅。
曆史在這一刻好像迎來了一個回旋鏢,有些曆史走向明明已經被改變,但是依舊發生了原定曆史中的部分事件。
什一稅就是最明顯的標誌。
隨著鄧肯悄然回歸,整個不列顛島的局勢也在風雲變幻,一直都是被教會壓著打的多神教勢力突然態度就強硬了起來,這直接導致了地方出現暴力衝突,導火索就是教會頒布的·什一稅*,不列顛許多人都拒接繳納什一稅。
夜幕降臨。
天空隻有一點黯淡的月光,在漆黑的夜色下,一隊隊披著黑袍的身影進入了泰晤士河畔鍾樓側麵的一座建築內,據說這座鍾樓是由傳奇巫師梅林設計完成的,前後曆時了數十年,被譽為倫敦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吱嘎!
沉重的大門開啟。
隨著這隊披著黑袍的人進入大廳內,麵已經有許多人在等候了,這其中不乏巫師打扮的男女,也有佩戴著十字架的教會牧師,黑袍隊伍為首的一人抬頭,隨手摘下了兜帽,露出來了一張須發茂盛的中年臉龐,他脖子下有刺青,朝著其他人微微示意,主動坐在了議會長桌的右側。
在他的身後,十多個黑袍人在下方的議員位置上依次落座。
“人都到齊了?”
在長桌的上方是一個披著紅袍的老者,他是不列顛教區的紅衣大主教聖-雅各布,不列顛教區的大主教一直都是一個很敏感的位置,因為這算得上是多神教的大本營之一,而且還有一位地位特殊的陛下長眠於此。
誰也不知道他會不會哪天突然揭棺而起,畢竟不朽者在某種程度上擁有打破規則的力量。
整個議會大廳內涇渭分明。
右側的基本上都是教會信徒,也有皈依教會信仰的魔法師,坐在第一列的基本上都是不列顛地區的主教,也有一些陌生的麵孔,來自法蘭西地區,是由羅馬教廷派過來的使者。
左側的人以凱爾特信仰的德魯伊居多,現在的德魯伊也變化很多,打扮更像是學者,不過他們大多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須發茂盛。他們的隊伍當中有巫師、祭司、多神教信徒等人員,全部都是不列顛尼亞的本土勢力,包括一些傳承了兩三百年的巫師家族。他們的誕生是因為世界的枷鎖被打破,巫師們孕育子嗣變得容易了不少。
至於大廳的正中央,則是一個新興的派係,他們被稱作為*聖杯派'。
這些人最初起源於大日耳曼尼亞,德意誌地區,在六世紀末出現,他們是溫和派,最初主張在作彌撒時,教徒與教士可同樣領食麵餅和酒,以盛酒的*聖杯'而得名。
至於這個名字的另外一層含義,就不是普通人能輕易知道的了,他們的精神領袖是教皇聖帕特克一世。
這些人就比較複雜了。
其中有教會的信徒,也有傳教士、牧師等,甚至還能看到皈依天主的魔法師,並且數量並不少。倫敦算是聖杯派的大本營之一。
這些年不列顛島的局勢已經越來越動蕩,什一稅的出現讓戰爭一觸即發,不列顛王國和法蘭西帝國已經在十多年前打過一場了,諾曼底地區爆發的戰爭讓彼此都傷亡慘重,甚至戰爭一度失控,讓超自然的巫師、德魯伊、魔法師、祭司、教會牧師等都加入了戰鬥中。
最後傷亡的人數高達將近十二萬人,彼此不得不相互妥協和平了一小段時間。
聖雅各布就是聖杯派的一員。
這一次的會談經過多方努力,終於可以讓劍拔弩張的各方勢力坐下來勉強談一談,要是今天談不攏的話,恐怕第二次英法大戰很快就要重新爆發了。
下麵一陣竊竊私語。
那坐在右側的多神教大德魯伊-奧德不容置疑地搖頭道:“征收什一稅是不可能的事情。”“這不是法蘭西,你們的皇帝也無法命令我們。”
大概是在公元六世紀末,教會利用《聖經》中農牧產品的十分之一屬於上帝的說法,開始向教會信徒征收此稅。最開始隻是在法蘭克地區,後來逐漸擴散到了其他地方,最終意大利周邊的歐洲地區都實行了什一稅。帝國崩滅後,法蘭西王國崛起,他們將一神教立為國教,後來更是頒布了一條法律,繳納什一稅是每個法蘭西王國居民的義務。
發展到如今,什一稅已經非常複雜了。
它所征實物按產品性質分為大什一稅(糧食)、小什一稅(蔬菜、水果)和血什一稅(牲畜)等。原本的曆史上,英國是最後廢除什一稅的國家,一直征收到了1936年。可是現在的不列顛王國,說句不好聽的,教皇想要征收什一稅,不列顛人民就想問問他們有幾個師。
英法百年戰爭的爆發,什一稅也是導火索之一,不單單是因為正統性的原因。
這時。
在議會大廳的下方,有一個年輕人忍不住開口道:“今天我們妥協了,同意了征收什一稅。”“明天他們就敢兜售贖罪券。
他的話剛說完,一旁的長者便扯了扯他,直接將這個年輕人拉到了人群後方。
但他的話還是讓不少人議論紛紛,很多人認可他的觀點。
那座位上的大德魯伊奧德也是忍不住多看了那年輕人一眼,輕聲道:“那人是誰?怎沒見過。”一旁的多神教侍從輕聲道:“他叫胡斯,來自德意誌地區。”
“是來這邊進修的教士。”
奧德的表情有點可惜,這要是多神教的信徒就好了,如今神秘力量進一步衰退,大日耳曼尼亞都變成了教會的地盤,德意誌王國也處於極度的宗教分裂狀態中,斯堪的納維亞雖然依舊是北歐信仰,但是大日耳曼尼亞周邊都被教會取代了。
當年鄧肯大帝征服斯堪的納維亞,許下的承諾就是讓維京人自治並且保留北歐信仰。
一時間。
整個議會大廳內吵成一團,甚至有點劍拔弩張的架勢,要不是有各個派係的領袖在,可能一場超凡者的戰爭直接就爆發了。
但也有巫師悄悄念動咒語,不知道何時地麵上已經爬滿了毒蛇。
“主!”
“請降下懲戒之火。”
在人群中,一個教會隱修士低聲祈禱,那間火焰升騰,在地上燒出了一個十字架圖案,上百條毒蛇被燒得幹幹淨淨。
“夠了!”
在議會長桌的上方,不列顛教區的大主教聖雅各布拍案而起,他雖然是中間派,溫和派,可是脾氣卻很暴躁,早年還參加過十字軍東征,他怒視著下方悄悄交手的極端派,沉聲道:“按照聖帕特克一世留下的傳統,以聖杯儀式來決定什一稅的執行。”
說到這,他目光陰沉道:“如果你們還不滿意!”
“那就準備迎接世俗戰爭吧。”
他畢競不是聖帕特克一世,教會麵能像聖帕特克那樣周旋於諸多勢力之間,並且還能穩住鄧肯大帝的人是極少的。
聖雅各布是有名的暴躁老哥,他在成為聖徒前,最擅長的事情就是砍人。
他的立場是中間派沒錯,但他的行事方式是把兩邊的極端派都暴打一頓,讓他們坐下來好好談,要是把他惹急眼了,誰反對他就幫對麵。
聖雅各布是愛爾蘭強推的聖徒之一。
隨著在場唯一的聖徒怒發衝冠,其他人也不由冷靜了一點,說句不客氣點的,他們當中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打得過眼前的中間派和事老,因為當年聖帕特克一世成為教皇後,可是把教會的聖物分了幾件給不列顛島的教區。
聖雅各布同時持有聖甲蟲和真十字架碎片。
除非說巫師學院的幕後大佬出山,要不然哪怕是在羅馬教廷麵,不列顛的大主教也能站起來吹胡子瞪眼。
在場的人再度議論紛紛。
最終所有人不歡而散,倫敦鍾塔下的第一次宗教會議沒有任何結果。
但作為中立陣營,溫和的聖杯派,依舊在暗中努力,他們不希望爆發大規模的戰爭,更希望以小規模的衝突來解決問題。
用他們內部的話來說,用一場*聖杯戰爭'來避免成千上萬人死去。
這種綏靖的方式未必能解決根源問題,但是曆史上聖杯派確實是避免了很多次的宗教戰爭。當年大日耳曼尼亞地區的信仰歸屬,羅馬尼亞的宗教紛爭,甚至是意大利的文藝複興,背後都有聖杯儀式決策的痕跡。大家坐下來談不攏,最後還是得打一場!
可問題是打到什程度呢?
是背後的超凡者們暗中碰一碰?還是世俗勢力發動戰爭?死個幾萬幾十萬人才罷休?
聖杯派也是這樣慢慢發展壯大起來的。
而且,這一個派係,擁有很多皈依一神教信仰的魔法師,早期的原型是直屬於教皇聖帕特克一世的秘密組織。後麵發動的聖杯儀式規模都比較小,真正大規模的聖杯儀式隻有一次,那就是大日耳曼尼亞的信仰歸屬權。
諸位教會聖徒秘密參戰,對陣北歐的傳說英雄貝奧武夫。
此戰結束後,多位教會聖徒戰死。
貝奧武夫也很快死去。
聖杯派口中的聖杯儀式,本質上是一個傳奇魔法。
它的全名叫做·降靈儀式-英靈召喚*,是人類曆史長河的銘刻,用來拯救世界的強大魔法。如果發生威脅世界的大災難,那就召喚最強大的英靈將威脅提前消滅。
後來人類為了自己的方便,就將這種傳奇魔法降格成為了一種召喚儀式。
第一次發動的規模最大。
後麵羅馬尼亞的儀式規模很小,意大利的儀式隻局限於半島周邊,規模也不大,最後是一位叫做但丁的人勝出,文藝複興由此開始。
如果聖杯儀式還無法調解超自然世界的紛爭,那世俗的戰爭就會隨之爆發。
這一次的·什一稅'就是教會再向不列顛島施壓。
如果執行的話,教會就擁有了直接對世俗強製征稅的權力。
數天的時間很快過去。
在聖杯派的周旋下,最終雙方陣營的激進勢力相互妥協,準備用聖杯儀式來決定什一稅的執行。但這背後依舊有許多人感到不滿,他們不認為這種事情是一個聖杯儀式能決定的,隻有一場慘烈的戰爭才能徹底擊敗對手。
此時此刻。
就在不列顛島成為紛爭旋渦時,大日耳曼尼亞的後方,德意誌的農民、手工業者、小地主等,也在醞釀著一場大規模的宗教動亂。
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要求廢除′贖罪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