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著馬車的親兵以為有人要襲擊馬車,下意識便拔刀擋在前邊。
這一下子看出他們的精銳之處,都不需要指令,這十人立刻就形成了一個半圓形的盾陣,將馬車護在身後。
大刀寒寒光閃閃高舉著,就等這人過來,他們便一齊揮刀斬下。
而這樣的舉動,自然也引起了周圍老百姓們的注意。
隨後這些嚇得不敢排隊了,一下子便後退撤開,空出老大一片地方來。
而這衝過來的黑影,直接跪倒在了刀盾陣的之前。
“幾位大人,求你讓俺進去吧。”這黑影使勁磕頭。
磕得咚咚響。
李林皺眉看過去,發現是個很髒的女人,抱著什東西,正在又哭又鬧的。
十名盾兵逼前,喝道:“閑雜人等離開,莫要驚擾我們大人。”
“等等!”
李林喊住了親兵們,讓他們退回來。
這周圍有至少三四千名排著隊等著入城的老百姓,自己的人做了什事情,在這樣眾目睽睽之下,會被數倍放大,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
有時候流言可以殺人,惡名亦是一樣。
所以無論他願意不願意,這時候都是不能對這女人不管不顧的。
即使不幫忙,也要做出回應。
況且,他也看出來了,這女人應該就是普通人,沒有威脅。
李林走上前去,問道:“起來說話,為何要讓我們帶你進城。”
“俺的孩子就要死了,我在這已經排了一天的隊了,還沒有輪到了,我就想進城先給俺的孩子治病。她一邊哭訴,一邊將手中抱著的布囊打開,麵有個幹幹瘦瘦的小孩子,不大,估計也就五六個月的樣子。
和又髒又黑的婦人不同,這孩子倒是幹淨,顯白,就是很瘦,而且……看著病怏怏的樣子。李林還發現,這孩子的臉色偏紅。
他蹲下身子,伸手一探孩子的腦袋,發現果然是發熱了。
而且很熱。
要出問題。
李林是懂醫術的,他立刻起身,對著婦人說道:“別蒙著這孩子了,再蒙下去,他就要熱死了。”“可……之前有郎中說,這樣捂著孩子,他如果能出汗,就能好。”
“那也得出汗啊,你看他像要出汗的樣子嗎?身體反而越來越熱。”
李林將布囊搶過來,放到地上,把布攤開,不讓小孩子繼續被包裹著。
隨後對著旁邊喊道:“可有人身上帶著淨水。”
周圍的人一直看著這,聞言便出來個中年漢子,將一個葫蘆遞了過來。
李林對著馬車說道:“紅鸞,取塊絲巾出來。”
隨後紅鸞便從馬車中躍出,她的手中多了塊純白半透明的絲巾。
這種絲綢做成的素色手帕,對普通人來說,很貴的。
李林接過葫蘆,擰開塞子,倒了些水浸濕手帕,然後將其覆蓋到小孩子的額頭上。
此時隱約有人嘀咕道:“那手帕,用三十兩銀子也買不到……卻用來蓋在快死小鬼的頭上,汙了貴物啊”
李林沒有理會這聲音,接著他從自己的衣服,拿出個小瓷瓶,倒出一枚強體丸,看向周圍,問道:“可有人願意請個碗一用。”
不多會,便有個小男孩捧了個幹淨的碗過來。
李林謝了聲,接過碗放在地上,然後往麵倒了些水,再用袖口藏著的煞骨酎輕輕刮著強體丸的表麵。
刮出一些粉末,混到水中。
等感覺差不多了,李林便將碗水和粉末搖勻,遞給婦人,說道:“給小孩子喝了。”
李林長得極俊,又有一股飄渺的氣質,很容易讓人信服。
婦人接過碗,便捏開小孩子的嘴,往麵灌碗中的水。
此時又有人隱約說話了:“是藥三分毒,那幼兒不足半歲,又得了重症,貿然用大藥,是要直接逼死人的。”
這話也是隱隱約約的,似乎微不可言,卻又有很多人聽到了。
李林順著聲音看過去,便見一個老頭子看著這邊。
他見到李林發現了自己,立刻將身子蹲下,藏進了人群中。
可李林已經記下了對方的容貌。
此時,婦人已經將碗中的那一丁點藥水,都喝給了幼兒。
接著她緊張地看著孩子。
按理說,喂藥是不可能好得這快的。
但這不是普通的藥,是“丹’!
丹和藥是兩種概念。
丹就講究一個快速藥效,即吃即起效。
李林看出來了,這幼兒長時間跟著母親跋涉,雖然是被抱在懷,或者背在身上,可對於幼兒來說,這樣的旅行,也是一種折磨。
況且……他很瘦。
越是瘦的人,體質越差,越容易得病。
用醫術上的說法就是正氣不足。
強體丸,補的就是正氣和陽氣。
這丹,是極其對症的。
就這十幾息的功夫,小孩子就睜開眼睛了,隨後便是一聲啼哭。
李林將剛才那枚強體丸遞向婦人,說道:“拿著……記住了,等到晚上的時候,再刮些粉末給孩子喝下,問題就不大了。”
婦人接過強體丸,如獲珍寶:“多謝貴人,多謝貴人。”
李林伸手,拿走小孩子額頭上的絲綢手帕,說道:“去排隊進城吧。”
“是是是!”
婦人抱著哭泣的小孩子,回到隊伍之中。
李林將葫蘆和瓷碗物歸原主,同時道謝。
小孩子靦腆,笑了下就跑了。
中年人說道:“你這樣的貴人,可真少見,紙公子!”
李林太好認了……長得極其俊美,之前親兵們打出了“李’字大旗。
隻要不傻的人,都會對號入座。
“你也不簡單啊。”
這男子相貌看著很是老成,李林還能隱隱感覺到他身上的元氣沸騰。
這人是武夫,還很強。
中年人笑笑,拿著葫蘆轉身走了。
李林拿著絲綢手帕回到馬車中,交還給了紅鸞。
紅鸞問道:“夫君幹嘛還把這手帕要回來啊……給那小孩子繼續用著不就好了嘛。”
李林笑道:“這手帕在那婦人手中,是催命符。”
紅鸞不笨的,一點就通,她恍然大悟。
黃磬在旁邊用明亮的眼睛看著李林:“官人……”
雖然隻喊了一聲,但那種崇拜和愛慕的感情就已經表達了出來。
李林笑笑,走出馬車,跟高大柱說和崗長說道:“我們進去吧。”
此時兩人看著李林的眼神依舊帶著小人物見到大人物的驚怕和謹慎,但此時他們的眼中,卻多了分敬仰。
馬車經過十多丈長的側門通道,進到了城中。
迎麵就看到一個高高的牆垛,那上麵有著奇怪的紫色,似乎是被某種東西汙染和滲透了一樣。看到李林奇怪的目光,高大柱解釋道:“聽說六十多年前,當時的皇後就是在那脫下鳳裳,使得北狄人退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