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微型無人機的重量隻有大概300克左右,但是它們續航卻能夠維持到15分鍾,”吳浩介紹道:“並且其性能強大,能執行偵察、幹擾甚至自殺式攻擊任務。
一個標準發射箱能裝24架,單兵就能攜帶。”
當藍方的虛擬防禦被突破時,屏幕上彈出了本次協同作戰的評估報告:任務完成度91%,資源損耗率12%,比純人工指揮模式效率提升65%。
王總皺著眉頭,然後衝著吳浩他們問道:“如果數據鏈被幹擾,這些無人裝備會不會變成一堆廢鐵?”“所以我們做了最壞的打算,”高野調出抗幹擾測試錄像,然後這才繼續說道:“當通信中斷時,裝備會自動切換到“狼群模式’一一各自為戰但保持默契。比如無人戰車會掩護受損的同伴撤退,無人機則繼續執行預設偵察任務。”
在演示區的另一側,幾名科研人員正在測試一款人形機器人。它正用機械臂拆卸步槍,動作雖然略顯笨拙,但每一步都精準到位。
“這是“工匠-2’後勤機器人,”高野繼續說道:“能在-20°C到50"C環境下完成武器分解、保養、彈藥裝填等任務,主要用於核生化汙染區域的後勤保障。”
當機器人完成步槍保養,將零件重新組裝好時,屏幕上顯示出耗時:8分45秒,比熟練軍械員慢3分鍾,但全程操作誤差不超過0.5毫米。
“它的手指有16個自由度,能感知50克力的壓力,”吳浩衝著職工人補充道:“去年在核電站檢修任務中,成功更換了三個被汙染的閥門,避免了人員暴露風險。”
考察團在無人裝備試驗中心待了整整兩個小時,從無人運輸車的自動裝卸演示,到水下機器人的排爆作業,每一項展示都讓眾人頻頻點頭。當他們準備離開時,周院士忽然指著角落一個被白布覆蓋的設備說道:“那是什?”
高野笑了笑,示意揭開白布一一麵是一台外形奇特的機械,底座上有六個萬向輪,頂部卻裝著一個類似天文望遠鏡的裝置。
“這是“天眼-3’激光防禦係統,”他邊指著這款裝備邊衝著眾人解釋道:“能攔截低空飛行的無人機、迫擊炮彈等小型目標,有效射程3公。”
隨著高野的指令,一架靶機從遠處飛來。“天眼-3”的瞄準鏡迅速鎖定目標,一道肉眼幾乎不可見的激光束射向靶機。三秒後,靶機的機翼突然起火,失控墜向地麵。
“它的反應時間0.8秒,”吳浩補充道:“去年在某機場的反無人機測試中,成功攔截了12架不同類型的無人機,包括3架低空突防的微型靶機。”
張副總望著燃燒的靶機殘骸,忽然感慨道:“以前總說“人是戰爭的決定因素’,現在看來,未來的戰爭,可能是“人的智慧+機器的執行力’。”
周院士點頭附和說道:“這些無人裝備,本質上是人的感官和肢體的延伸。你們做得好的地方,是沒有盲目追求“無人化’,而是強調“人機協同’一這才是正確的方向。”
當擺渡車再次啟動時,夕陽已經開始西沉,給戈壁鍍上了一層溫暖的金色。考察團的成員們大多沉默著,似乎在消化今天的見聞。汪良工忽然開口說道:“吳總,你們搞了這多先進裝備,最核心的競爭力是什?”
吳浩想了想,指著窗外正在歸巢的無人機群說道:“是“體係’。單一裝備再先進,也敵不過一個高效協同的體係。就像這些無人機,單獨一架威力有限,但組成編隊,就能執行偵察、幹擾、攻擊等多種任務。我們的優勢,就是能把不同的技術、不同的裝備,整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張副總忽然笑了說道:“你這話,讓我想起了幾十年前的“人民戰爭’思想一一全民皆兵,協同作戰。隻不過現在,兵變成了機器,協同靠的是數據鏈。”
吳浩點頭說道:“道理是相通的。無論是人還是機器,隻有形成合力,才能發揮最大的戰鬥力。”車窗外,最後一架無人機降落在機庫,夕陽的餘暉灑在它的太陽能電池板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考察團的成員們知道,今天看到的不僅是一些冰冷的機器,更是一種未來戰爭的雛形一一在那,人的智慧與機器的精準將完美結合,共同守護這片土地的安寧。
晚餐時,考察團的成員們依然在熱烈討論著白天的見聞。周院士的筆記本上畫滿了各種無人裝備的草圖,張副總則在和高野探討無人裝備在高原邊防的應用前景。王總拿出手機,給總部發了條信息說道:“建議盡快與浩宇科技建立戰略合作,引進其智能靶場和無人協同技術。”
吳浩看著這一切,忽然想起了基地剛建立時的場景。那時這還是一片荒蕪的戈壁,隻有幾頂臨時搭建的帳篷。而現在,這已經變成了一個集研發、測試、訓練於一體的現代化基地,孕育著一個又一個可能改變未來的技術。
他知道,真正的創新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像戈壁上的胡楊一樣,在看似不可能的環境中,深深紮根,默默生長,最終成為守護這片土地的力量。而他們所做的一切,無論是智能能源係統,還是先進武器裝備,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讓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能夠生活在和平與安寧之中。
夜色漸深,基地的燈光像星星一樣點綴在戈壁上。考察團的成員們大多已經休息,但吳浩的辦公室依然亮著燈。他正在修改一份關於無人裝備發展的報告,屏幕上跳動的數據和圖表,勾勒出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窗外,智能路燈根據行人的數量自動調節著亮度,無人巡邏車的燈光像流星一樣劃過夜空,一切都在安靜而有序地運行著。
吳浩知道,他們的探索之路還很長,但隻要方向正確,哪怕每天隻前進一小步,終會到達理想的彼岸。因為他們腳下的這片土地,從來就不缺乏創造奇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