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有幾位是搞材料學的,肯定會追問炮管材質。”吳浩手指敲著太陽穴,“準備套話術,就說“新型複合陶瓷材料,具體成分涉及國防專利’,既不泄密,又能體現技術突破。”他看向魏兵,“考察團有位王總,上午跟我打聽技術合作,他帶的那個年輕工程師盯無人機參數盯得特別緊,得重點關注。”魏兵的電腦屏幕上立刻彈出那名工程師的資料:“李哲,哈工大電磁兼容專業碩士,去年入職王總的企業,參與過三個軍品項目。我們查了他的社交賬號,最近半年在多個技術論壇發表過關於無人機抗幹擾的論文,確實是個技術骨幹。剛才已經安排了兩名便衣跟護,確保他隻在開放區域活動。”
“別搞得太緊張。”吳浩擺擺手,“人家是來考察的,不是來搞間諜活動的。重點是守住底線一一實驗室的核心數據、生產線的工藝參數、未公開的研發項目,這些絕對不能外泄。可以適當透露些民用技術的合作前景,比如農業無人機的改裝方案,智能溫室的控溫算法,這些既能展示實力,又不涉密。”齊廣昆忽然想起什,插話道:“下午四點要去智能農場,那的采摘體驗環節得再強調一下紀律。上周有個參觀團的人偷偷挖了株“戈壁明珠’葡萄苗,被監控拍到了。雖然最後沒帶出基地,但還是得提防這些培育品種都是有專利的。”
“給每個專家配個講解手冊。”張小蕾提議,“把農場的作物品種、培育技術都印上去,再附上行軍地圖似的采摘區域示意圖,哪能摘,哪不能碰,標得清清楚楚。再安排幾個農藝師全程陪同,既能解答問題,也能盯著點。”
吳浩看了眼時間,起身走到窗邊:“還有件事,晚上的座談會,我想加個環節一一讓基地的年輕科研人員跟專家們麵對麵交流。就選五個代表,最好是有海外留學背景的,講講為什放棄國外高薪來戈壁。周院士上午感慨“安貧樂道’,我們得讓他看到,現在的年輕人既有情懷,也有底氣。”
“我推薦材料所的林博士。”齊廣昆立刻接話,“麻省理工畢業的,放棄了矽穀的offer,來基地搞耐高溫材料研發,去年還把父母接來了。他父親原來是航天一院的老工程師,父子倆的故事挺有說服力。”“就他了。”吳浩轉身時,目光掃過三人,“記住,我們招待考察團,不隻是展示成果,更是展示一種生態一一讓他們看到,在這片戈壁上,既能做出世界頂尖的技術,也能過有尊嚴、有品質的生活。這種“硬實力’加“軟實力’的組合,才是最有說服力的。”
魏兵合上電腦,站起身:“我再去檢查一遍安保路線,特別是從能源中心到靶場那段,有段戈壁路沒信號,得讓應急通信車提前到位。”
“我去跟技術組對接演示細節。”張小蕾拿起文件夾,快步走向門口時又回頭,“對了吳總,晚上的晚宴,酒水用基地自己釀的沙棗酒還是備茅台?”
“沙棗酒。”吳浩毫不猶豫,“度數低,有地方特色,還能順帶宣傳下浩宇農業的深加工項目。茅台太常見了,體現不出我們的獨特性。”
等人都走了,吳浩重新坐回椅子上,指尖在平板電腦上滑動,忽然停在“家屬區”那一頁。屏幕上是幼兒園孩子們在智能溫室觀察植物的照片,每張笑臉都曬得紅撲撲的。他想起上午那位年輕工程師眼的光,想起周院士說的“對人才最基本的尊重”,嘴角不自覺地向上彎了彎。
桌上的電話響了,是能源中心的技術主管:“吳總,儲能集裝箱滿負荷運行四十分鍾,溫控係統穩定,各項參數都在標準範圍內。”
“好。”吳浩放下電話,起身時順手將桌上的戈壁明珠葡萄揣了幾顆在口袋。陽光透過窗戶落在他身上,將影子拉得很長,像要一直延伸到遠處那片藍色的光伏海洋去。
他知道,下午的考察隻是開始。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帶著疑問和審視而來,而他要做的,就是讓他們帶著信心和期待回去一不僅是對技術的信心,更是對這片土地上正在發生的故事的期待。走廊傳來腳步聲,齊廣昆拿著剛打印好的行程調整單匆匆走過,遠處的靶場方向隱約傳來無人機的嗡鳴,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推進。吳浩整理了下襯衫,推開會議室的門,午後的風從窗外湧進來,帶著人工湖的濕潤氣息,吹散了最後一絲倦意。
吳浩回到辦公室時,牆上的電子鍾顯示下午一點十五分。他拉開抽屜,取出一個黑色筆記本,上麵密密麻麻記著近半年的工作要點。指尖劃過“考察團接待預案”那一頁,忽然想起上午周院士說的“戈壁明珠”葡萄,便拿起內線電話:“齊主任,讓農場送兩箱最新鮮的葡萄到園區酒店,給專家們的房間各放一串。”“好,我這就安排。”齊廣昆的聲音帶著笑意,“剛摘的,還掛著露水呢。”
掛了電話,吳浩靠在椅背上閉目沉思。上午的考察隻是開胃小菜,真正的重頭戲在下午一一智能能源中心的儲能係統、武器裝備展示區的電磁炮試射、智能農場的生態循環模式,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紕漏。尤其是電磁炮,那是基地最拿得出手的“硬家夥”,也是專家們最關注的焦點。
兩點整,考察團的擺渡車準時停在智能能源中心門口。這座形似巨大蜂巢的建築外牆上,覆蓋著三萬多塊碲化鎘薄膜光伏板,在陽光下泛著深藍色的光澤。齊廣昆戴著白手套,正指揮工作人員調試一台銀色的儲能集裝箱:“吳總,周院士到了嗎?這台3.2兆瓦時的儲能單元,我們剛做完滿負荷測試,數據漂亮得很。”吳浩抬頭,看見周院士正站在光伏板下,用手觸摸著一塊半透明的電池組件。“這是柔性光伏板?”老院士的聲音帶著驚訝,“柔韌性這好,還能直接貼在弧形牆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