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吳浩迎著滿室期待的目光,抬手示意張小蕾切換屏幕。

    大屏幕上,一款線條淩厲的30毫米口徑電磁炮三維模型緩緩旋轉,炮管外包裹的蜂窩狀散熱結構和供彈倉的環形設計格外醒目。

    “張副總目光獨到,”吳浩的聲音帶著笑意,指尖在模型上的炮管部位一點,說道:“這款30毫米電磁速射炮,確實是我們這兩年啃的硬骨頭。

    它的核心突破,恰恰就藏在各位關心的“射速’和“穩定性’。”

    他調出一組動態演示圖,畫麵的電磁炮正以肉眼難辨的速度噴射著彈流講道:“先說射速,每分鍾300發,這不是理論值,是我們連續射擊測試中,持續3分鍾的穩定輸出數據。

    傳統電磁炮靠單組電磁線圈驅動,磁場切換有延遲,我們改成了四組線圈交替勵磁,配合自主研發的超導磁體,把磁場切換間隔壓縮到了7毫秒,相當於每秒能完成142次能量脈衝。”

    “更關鍵的是供彈係統,”吳浩指向模型的環形供彈倉繼續講道:“我們摒棄了傳統的鏈式供彈,設計了“電磁推彈+真空管道’的組合結構。

    彈丸在進入炮膛前,先通過電磁軌道預加速到每秒300米,再由炮管主磁場加速到4.5馬赫。這種二級加速模式,既減少了炮管的瞬時負荷,又讓供彈速度跟得上射速一一過去半年的測試,卡彈率控製在了0.03%,比著名的密集陣係統還低兩個數量級。”

    一位來自陸軍裝甲兵學院的教授忍不住插話:“30毫米口徑,4.5馬赫初速,這威力對付輕型裝甲車足夠了。

    但持續射擊時的後坐力怎解決?裝甲車可經不起這折騰。”

    “這就要說我們的磁流變減震技術了。”吳浩切換出炮座的剖視圖,“炮座嵌入了12組磁流變液減震器,能根據射速實時調整阻尼係數。

    連續射擊時,後坐力峰值能控製在3噸以內,比同口徑機械炮還低40%。

    上個月我們在8輪裝甲車底盤上測試,連續射擊500發後,底盤形變不到0.2毫米。”周院士看著屏幕上的熱成像圖一一炮管在連續射擊3分鍾後,溫度始終穩定在65°C,忽然開口:“散熱用的是微通道液冷?”

    “是,”吳浩點頭講道:“炮管內部有128條微米級冷卻通道,流通的是我們特製的氟化液,導熱效率是傳統冷卻液的3倍。

    配合炮管外的蜂窩狀散熱鰭片,能把每秒產生的20千瓦熱量及時導出去。這也是它能長時間高射速射擊的底氣。”

    他頓了頓,調出攔截測試的模擬畫麵:“實戰價值上,它能兼容穿甲彈、高爆彈、可編程空爆彈三種彈種。

    在與艦載雷達聯動測試中,對2公內突防的超音速目標,攔截成功率達到91%;如果搭配我們的近程預警無人機,防禦半徑還能擴展到5公。”

    最後,吳浩看向張副總,語氣沉穩說道:“簡單說,這款速射炮就像給裝備安上了一把“電磁手術刀’,既快又準,還足夠耐用。

    它的出現,不是替代傳統速射炮,而是重新定義近防武器的性能邊界。”

    會議室靜了幾秒,隨即爆發出更熱烈的議論。

    海軍長官拿出隨身攜帶的戰術地圖,在艦艇近防區畫了個圈:“要是能裝在055驅逐艦上,配合現有的海紅旗導彈,反艦導彈想突防可就難了。”

    兵器工業集團的專家已經在計算成本,然後驚歎道:“批量生產後,單價能控製在傳統速射炮的1.5倍以內?這性價比太可觀了。”

    張副總看著屏幕上不斷刷新的測試數據,端起茶杯的手輕輕晃了晃,眼底的笑意藏不住:“看來,下午的實彈演示,最讓人期待的就是它了。”

    聽到張副總的話,現場眾人都紛紛點頭,露出了期待之色。

    可就在這個時候,坐在邊上的一位專家突然拋出一個問題,瞬間讓整個氣氛熱烈的會議室安靜下來。所有人在看了這位提問題的專家一眼,紛紛看向了吳浩,等待他的應答。

    “吳總,既然是速射炮,那讓人很難不得不和傳統的速射炮進行相比較。

    可從一些數據上麵來說,無論是射速,還是成本,通用性,和維修便利性,傳統速射炮的優勢更大,那請問這款電磁速射炮的優勢在什地方。”

    吳浩看著提問的專家,臉上沒有絲毫意外,反而露出了讚許的笑容。

    他知道,這個問題才是真正觸及核心的關鍵,任何新技術的推廣,都繞不開與傳統方案的直接較量。“這位專家問得非常關鍵,”吳浩抬手示意大家安靜,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講道:“我們在研發這款電磁速射炮時,團隊內部也爭論了整整三個月。

    傳統速射炮經過百年發展,從馬克沁到密集陣,早已形成了成熟的技術體係,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兵,穩定、可靠、招之即來。”

    他走到大屏幕前,調出傳統速射炮與電磁速射炮的對比圖表:“但在現代戰爭中,“經驗’有時會成為枷鎖。

    比如射速,傳統速射炮靠機械轉動供彈,每分鍾4500發已經是物理極限,就像百米賽跑跑進9秒58後,每提升0.1秒都難如登天。

    而我們的電磁速射炮,靠的是四組超導磁體交替做功,理論射速能突破每分鍾6000發,這不是簡單的量變,而是質變當攔截窗口隻有0.3秒時,多出來的1500發意味著什,在座的軍方專家比我更清楚。”海軍長官下意識地攥緊了筆,筆記本上“0.3秒攔截窗口”幾個字被圈了三次。

    他想起去年某次反導演習,一枚靶彈就是在最後0.2秒突破防線,讓整個指揮中心捏了把冷汗。吳浩切換出一組高速攝影畫麵,屏幕上兩個彈孔並排出現在裝甲板上,然後繼續講道:“這是1500米距離上的射擊測試,左邊是傳統30毫米穿甲彈的彈孔,右邊是電磁炮發射的同口徑彈丸。

    大家可以看到,電磁彈丸的入口更規整,出口卻擴大了3倍-4.5馬赫的初速讓彈丸在穿透瞬間產生了劇烈的動能震蕩,這種“空腔效應’能讓同重量的彈丸威力提升2.3倍。

    對付現在流行的反應裝甲,這意味著可以用更小的口徑實現同等甚至更強的毀傷效果。”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