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修改版】
夜色像一塊巨大的絨布,溫柔地覆蓋了整個西北研發基地。辦公樓的燈光星星點點,如同戈壁灘上頑強閃爍的星辰。吳浩站在窗前,手中摩挲著那片最早的軌道切片,冰涼的金屬觸感仿佛還帶著當年試射時的灼熱。手機屏幕上,林薇的回信靜靜躺著:“等你回來,我們一起去看大漠的星空,不止一次,是很多很多次。”他的嘴角不自覺地揚起一抹溫暖的笑意,連日來的疲憊仿佛被這簡單的話語悄悄撫平。“吳總,還沒休息?”門外傳來輕輕的敲門聲,張小蕾抱著一摞文件走了進來,臉上帶著一絲倦意,卻難掩興奮。“這是各部門剛匯總上來的高原部署方案初步構想,我整理了一下。”
吳浩接過文件,指尖劃過紙張,上麵密密麻麻的字跡和圖表記錄著團隊的心血。“大家都還在忙?”“嗯,陳磊他們在調試“沙暴’的火控係統,說要針對高原低氣壓環境做最後優化。李超帶著材料組的人在實驗室,好像是新型超導材料的低溫性能出了點小問題。”張小蕾端起桌上微涼的茶水喝了一口,“不過大家勁頭都很足,張副總的話像是給每個人都打了一劑強心針。”
吳浩翻看著文件,眉頭微蹙:“高原環境比我們預想的更複雜。低溫、低氣壓、強紫外線,每一項都是“沙暴’的嚴峻考驗。尤其是超導線圈在零下四十度的環境下,臨界電流密度會下降多少,我們必須有精準的數據。”
“李超他們正在做極限低溫測試,初步結果不太理想。”張小蕾的聲音低了些,“鎢合金的釹元素在超低溫下似乎出現了微量析出,影響了超導性能。”
吳浩沉默片刻,站起身:“去實驗室看看。”
實驗室燈火通明,空氣中彌漫著液氮的清冷氣息。李超和幾個年輕研究員圍在低溫測試設備前,眉頭緊鎖地盯著屏幕上跳動的數據。看到吳浩進來,李超連忙迎了上來,臉上帶著焦慮:“吳總,您來了。問題出在釹元素的分布均勻性上,在零下四十度的持續低溫下,部分區域出現了聚集現象,導致超導線圈的局部電阻升高。”
吳浩俯身看向顯微鏡下的材料切片,屏幕上,原本均勻分布的釹元素顆粒果然在邊緣區域形成了微小的聚集點,像一串不和諧的音符。“這就是我們急於求成的代價。”他輕聲說道,“為了追求高溫強度,我們在釹元素的配比上冒險了。現在看來,在極端低溫環境下,這種配比會導致材料穩定性下降。”“那怎辦?”一個年輕研究員急聲問道,“如果重新調整配比,之前的測試數據就都作廢了,會影響高原部署方案的進度。”
吳浩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拿起一片新的材料樣品,對著燈光仔細觀察。“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試射失敗後,老牧民說的話嗎?”他忽然問道。
眾人愣了一下,李超率先反應過來:“您是說,“戈壁灘上的石頭,看著不起眼,可壘起來就能擋住風沙’?”
“對。”吳浩點點頭,“單獨一塊石頭或許脆弱,但當它們按照一定的結構緊密結合,就能形成堅不可摧的屏障。我們的材料也是一樣,單一元素的性能再突出,也需要其他元素的配合與平衡。”他轉向李超,“重新設計元素配比方案,這次不僅要考慮高溫強度,更要兼顧超低溫穩定性。把蒙區稀土廠的工程師請過來,他們對稀土元素的特性了解更深,或許能給我們新的思路。”
“可是時間來不及了,張副總要求下個月拿出高原部署方案。”李超有些猶豫。
“時間從來不是我們妥協的理由。”吳浩的目光堅定,“我們可以通宵達旦,但絕不能拿出一個有隱患的方案。告訴大家,辛苦幾天,我們一定能找到解決辦法。”
他的話語像一股暖流,瞬間驅散了實驗室的焦慮。李超用力點頭:“我馬上聯係蒙區稀土廠,同時重新製定測試計劃。”
接下來的幾天,實驗室成了沒有硝煙的戰場。吳浩和團隊成員們輪班值守,餓了就啃幾口麵包,困了就在行軍床上打個盹。蒙區稀土廠的總工程師王師傅帶著兩名技術骨幹連夜趕來,帶來了最新的稀土提純技術資料。王師傅是個憨厚的蒙古族漢子,一進門就拍著胸脯說:“吳總,你們放心,稀土這玩意兒,我們玩了一輩子,保證給你們調出最合適的配比。”
在王師傅的指導下,團隊嚐試在鎢合金中加入微量的鑭元素。“鑭和釹都是稀土家族的兄弟,但鑭的化學性質更穩定,在低溫下不容易析出。”王師傅邊調試設備邊解釋,“就像草原上的兩兄弟,一個勇猛,一個沉穩,配合起來才能守護好家園。”
三天後,當新的材料樣品在零下四十度的低溫測試中穩定運行時,實驗室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屏幕上,超導線圈的臨界電流密度不僅沒有下降,反而比常溫下提高了5%。李超激動地抱住王師傅,眼眶通紅:“王師傅,謝謝您!您真是我們的救星!”
王師傅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這是你們自己努力的結果。年輕人,有闖勁是好事,但別忘了,真正的智慧藏在對細節的打磨。”
吳浩看著屏幕上穩定的數據,長舒了一口氣。窗外,天已經蒙蒙亮,第一縷陽光透過窗戶灑進實驗室,照亮了每個人臉上的疲憊與喜悅。“通知大家,休息四個小時,然後我們開始製定詳細的高原部署方案。”他的聲音帶著一絲沙啞,卻充滿了力量。
與此同時,基地的訓練場上,一場特殊的培訓正在進行。魏兵正帶領著五十名從各部隊選拔來的技術骨幹,進行電磁炮操作的基礎訓練。這些年輕士兵大多有火炮操作經驗,但麵對“沙暴”這樣的高科技武器,還是顯得有些手足無措。
“電磁炮不是傳統火炮,它的核心是電能轉化與控製,而不是火藥的裝填與擊發。”魏兵指著模擬操作台上的按鈕,耐心講解,“你們看這個能量調節旋鈕,每轉動一格,代表著十萬焦耳的能量變化,這直接關係到彈丸的射程和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