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既然,老四樂意和胤商量捅破天的大事,那就是真把胤當作是自己人了。

    實話說,如今的老四,不僅缺兵少將,而且,也沒得力的智囊相助。

    如果此時不參與大事的決策,胤就是天字第一號的大傻蛋了!

    “四哥,你先別急。我的哈哈珠子李鼎,便是蘇州織造李煦的長子。我這就寫封親筆信,讓他請李煦出麵,找曹寅說個和,此事或有緩解的餘地?”胤很積極的幫老四想辦法解決難題,卻又沒把話說死,“隻是,京城到蘇州,路途十分遙遠,就怕緩不濟急啊!”

    這年頭,你提的建議,現在看似沒啥,就怕將來應景的時候,惹禍上身。

    走一步,看十步,才是官場上的硬道理!

    老四沒說話,隻是默默的看著胤。

    胤仿佛觸電一般,立時頓悟,老四必有快馬傳遞消息的渠道,隻是有些猶豫,該不該告訴他吧?

    很快,老四刻意壓低聲音說:“不瞞你說,我和江南之間,有法子盡快聯係上。”

    胤心下大定,老四的表現,令他非常滿意。

    所謂自己人,就是要有共同保守的秘密嘛!

    “四哥,您怎把信送到李煦的手,我不想知道。小弟我隻負責寫一封言辭懇切的信,請李煦去警告曹寅,讓他的頭腦務必保持清醒。”

    胤的言外之意是,曹寅這家夥腦子有問題,需要李煦的幫忙敲打。

    這話說的很繞,但是,老四一聽就懂,胤確實是絞盡腦汁的想幫他紓困。

    “你的意思是,李煦有可能說服曹寅私了?”老四不愧是老四,眼光異常毒辣。

    “四哥,李煦能否說服曹寅,我真沒把握。但是,我若是厭了李鼎,李煦就需要掂量一下將來靠誰養老的大問題了。”胤臉上帶著笑,嘴卻說著最狠的話。

    老四何等精明,幾乎眨個眼的工夫,就品出了一件大事:胤的立場,和他保持完全一致!

    為了維護老四,胤寧可舍棄培養多年的哈哈珠子小夥伴,這是何等的深情厚誼?

    老四大為感動之下,情不自禁的抬起手臂,重重的拍在了胤的肩頭,連連歎息道:“好弟弟,好弟弟啊!”

    於是,當著老四的麵,胤坐到書案前,提筆疾書,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家書。

    胤撂筆之後,主動把信遞到了老四的手邊,異常真誠的說:“四哥,您幫我看看,意思都說到了?”

    老四沒有接信,而是深深的看了眼胤,淡淡的說:“你的字不行。”

    僅僅批評胤的字不行,卻不肯看信,這就說明,老四不僅對胤的文學素養評價很高,而且,對他極為信任。

    ,康熙的十幾個兒子之中,除了老大、老五和老十的文化水平差點意思之外,其餘的皇子們,個個堪稱學富五車。

    不誇張的說,老四的國學水平,碾壓式的秒殺了當今的所有清史磚家們。

    一旁的蘇培盛,偷眼看了看胤,心說,萬萬不能得罪了十五爺啊!

    當著胤的麵,老四吩咐蘇培盛:“把信拿去兵部捷報處,務必親手交給郎中何錫進,明白吧?”

    胤一聽就懂,兵部捷報處的郎中何錫進,肯定是老四的心腹私人。

    照規矩,朝廷發往各省的上諭、廷寄或是公文,統一由兵部捷報處的差役負責傳遞。

    所謂六百加急,並不是每天隻走六百,而是當日必須趕到兵部規定行程中的那個驛站。

    如果,沒有按時趕到那家驛站,耽誤了軍國大事,輕則斬監候,重則斬立決。

    反正吧,就是死緩和死刑立即執行的區別,完全沒有活路可言。

    蘇培盛走後,老四拉著胤的手,重重的拍了兩下,歎息道:“多虧了你啊,我必須謝你!”

    胤的腦子,馬上拉響了警報,無法阻擋的想到了兩個人:年羹堯和隆科多。

    恩遇最隆之時,凡是撫遠大將軍年羹堯舉薦的官員,竟然被誇張的稱為“年選”。

    “年選”的官員,吏部都必須如實照辦,不得有一字一人的更改。

    最終,年羹堯在杭州喜提“賜自盡”的恩旨,為忘乎所以,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四哥,若不是您看得起我,小弟我至今還在尚書房內,陪太子讀書呢。實話說,小弟我不過是略盡綿薄之力而已,理所當然的事,說謝就生分了啊!”胤的立場站得極穩,極力抹煞掉他的功勞成色。

    老四被逗笑了,胤所言的陪太子讀書,不僅一語雙關,而且妙趣橫生。

    盡管,胤礽已是三十幾年的太子。但是,隻要不奉旨監國,他就必須待在尚書房,陪著襠內塞了尿布的小弟弟們,一起苦讀經史子集。

    此前,胤沒有來戶部當差的時候,確實是陪太子讀書,他半點沒說錯!

    戶部官員欠款的名冊,一點也不複雜,照著官員們寫的欠條,按圖按圖索驥即可。

    真正難辦的是,戶部算是老四的自留地,邊的利益盤根錯節,剪不斷理還亂。

    不過,老四真做到了六親不認的程度,他把欠款的官員們,挨個叫到簽押房內,逼問何時還清欠款?

    見老四動真格的了,戶部的這些欠債大戶們,被逼無奈之下,隻得乖乖的還錢給國庫。

    戶部畢竟是油水極厚的部門,哪怕官員們再窮,私下的灰色收入也不少。

    初戰告捷之後,老四又把目標對準了整個朝廷。

    就在老四積極逼債的時候,胤一直埋頭做著戶部的總賬和各個分省明細賬的統籌工作。

    因為,直接管著清檔房的便利,整個戶部的收支情況,盡在胤的掌握之中。

    以前,胤要查什資料,完顏鍾都要帶著幾個人,抱來一大堆原始賬冊。

    經過胤細致的整理之後,朝廷、各部寺衙門、各省分別建立了一套總賬、分賬和明細賬。

    不過,就算是清檔房的人手再多,曆年積壓的檔案實在是太多了。

    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在胤的親自督促之下,也僅僅是整理清楚了康熙四十二年開始的戶部新賬。

    臘月十一日,就在朝廷各衙門即將集體封印之時,胤帶著整理好的總分賬,來見老四。

    老四看了康熙四十四年的總賬,又仔細研究了直隸的省級分賬和明細賬,不由感歎道:“十五弟,真是天縱奇才也!我必將你的功勞,當麵稟於汗阿瑪知曉!”
章節報錯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