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43章 格殺勿論

      泰西封城王宮之前,官員、商賈、百姓、兵卒……眼睜睜看著享有盛譽的主帥瓦戛斯親率騎兵衝入煙火滔天的南城去突襲唐軍,不少人心中惴惴,口中念念有詞,祈求“先知”能夠保佑瓦戛斯旗開得勝,祈求帝國騎兵能夠擊潰唐軍,祈求帝國的統治在這座剛剛攻陷三十年的城池一直延續下去,可以盡情享受肥美的草場、廣袤的良田、勤勞的奴隸……

      然而無所不能的“先知”或許未能聽見他們的禱告,當火焰熄滅、從滾滾濃煙之中陡然躍出的並非此前蹈火而去的帝國重騎兵,而是黑盔黑甲的唐軍具裝鐵騎!

      人群轟然炸開,彼此奔走呼號、狼奔豕突,整座城池在瞬間陷入無盡之恐慌,無數人扶老攜幼、四散潰逃。

      為數不多的軍隊秉持著自身之職責,咬緊牙關、握緊兵器,迅速列陣試圖阻擋衝鋒而來的敵軍。

      轟!

      奔騰馳騁的具裝鐵騎猛地撞入敵軍陣中,巨大的衝擊力將大食兵卒撞退、撞飛,馬槊深深刺入身體,馬蹄將頭顱踩碎,薄弱的陣列在一瞬間千瘡百孔、支離破碎。

      因瓦戛斯一去不回而動搖之軍心,在這一刻轟然潰散。

      幸存之兵卒心膽俱裂,丟掉手中盾牌、兵刃,轉身便混入城內混亂之人群向著北城潰逃。

      然而鐵蹄錚鳴、轟然如雷,馬槊閃著寒光、沾染鮮血,具裝鐵騎餘勢未減徑直衝向混亂的人群,無分軍民、肆無忌憚的展開屠殺。

      作為大唐在天下最為重要之對手,兵部早在多年之前於房俊主持之下展開各種滲透活動,全方位獲取大食軍政文化醫療社會體製等等情報。

      大食帝國之所以崛起,就是在常年征戰和劫掠的遊牧部落在一個宗教信仰的整合下,形成了一個龐大的、以對外征服和掠奪為主要目的的軍事集團,這個集團的內部成員普遍具有強悍的個性和足夠的軍事素養,可謂全民皆兵。

      必要時候,壯丁、孩童、甚至老人、婦人,都可以操起武器參與征服與掠奪的戰爭之中。

      對待這樣一個將征服、掠奪、毀滅融入血脈的國家、民族,不能單純施以仁義,那是婦人之仁,是對自己的殘忍。

      所以唐軍得到的命令便是“凡不降者,格殺勿論”!

      鐵騎衝鋒、蹄聲如雷,大半個泰西封城鬼哭狼嚎、屍橫枕籍。

      潰軍裹挾在人群之中向北逃竄,孰料剛剛到了北城之邊緣便見到唐軍輕騎由東西兩側穿插包圍而來,鐵蹄揚起煙塵,戰馬呼嘯風卷,馬上唐軍張弓搭箭,箭矢如雨、傾瀉而來。

      正自倉惶逃竄的泰西封城軍民頃刻間被箭雨覆蓋,割麥子一般一片一片跌倒、慘嚎、掙紮。

      “不降者,殺無赦!”

      唐軍輕騎收好弓箭,橫刀在手,縱馬駛入人群之中揮刀劈斬,凡站立不跪者皆予以斬殺。

      鋼刀加頸、命懸一線,所有幸存者皆匍匐於地,高呼求饒。

      什“先知”、什“信仰”,在生死攸關之時皆蕩然無存。

      雖然“先知”描述的那個天國是那般美好,但沒有多少人願意去追逐那樣一個虛無縹緲的境界,更多人還是更為在乎當下。

      好死不如賴活著……

      唐軍將泰西封城團團包圍,不降者予以斬殺,投降者予以整編,老幼婦孺被驅趕至城西東靠河一邊拘押監管,青壯則聚攏在一處打掃戰場,撲滅燃燒的火焰,將屍體運出城外挖坑掩埋,從河中取水清洗街道……

      唐軍大索全城,將所有繳獲都匯集於王宮前麵廣場之上。

      等到蘇定方由南城入城、楊胄由北城入城,兩人會師於廣場之上見到堆積如山的各種繳獲,皆不由發出驚歎。

      兩人下馬步行,楊胄看著正在清點繳獲的數十個軍中司馬,讚歎道:“據說當年大食攻陷波斯人的泰西封城,繳獲之財富相當於幾萬萬錢,運到麥地那的時候幾乎填滿了國庫……今日之繳獲,看上去不遑多讓啊!”

      蘇定方搖搖頭:“倒也未必,看上去似乎不少,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絲綢、瓷器、玻璃,這些東西在大食人眼中價值連城,但在大唐卻不值多少錢。倒是那些金銀還算可觀。”

      楊胄隨手撿起一塊裝飾華麗有著大食風格的鏡子,翻來覆去的觀看,好奇道:“據說玻璃乃是用砂子燒製而成,成本極其低廉,價格卻居高不下,太尉也因此賺了金山銀山……卻不知這傳聞是真是假?”

      蘇定方負手而行:“這誰知道呢?不過當初我曾聽太尉說過,玻璃的價值非是在於用什原料燒製,而是其采取之工藝涉及‘化學’之奧秘,不是原料值錢,也不是工藝值錢,值錢的是這份奧秘。”

      當年玻璃橫空出世,堪稱點石成金,許多人都對其原料、工藝極為好奇,欲一探究竟。後來房俊煩不勝煩,幹脆將所有玻璃作坊都獻給皇室……

      卻也說過“知識就是金錢”這樣一句話。

      楊胄不禁讚歎:“太尉不僅文武兼備,格物之道更是冠絕天下,仿佛生而知之,真乃神人也!”

      且不說那些伐師滅國的功勳,也不說那些注定流傳千古的詩詞,單隻是其人創建數學、物理等學科,便足以堪稱“一代宗師”。

      蘇定方搖頭失笑:“這話拿去在太尉麵前說吧,太尉聽得高興了或許還能賞你一點什……再將城內搜索一遍,謹防有敵人賊心不死躲起來搞破壞。將河道疏浚,這些繳獲拿出十分之一賞賜軍中將士,按照爵位、官職、軍功等等妥善分配,剩下的登記造冊裝船運回大唐。朝廷的使者也將抵達,在此之前咱們要固守此地,不容有失。”

      唐軍紀律嚴明,每次征戰之繳獲軍中截留多少、上繳多少都有嚴格之規定,若有違反,嚴懲不貸。

      不過這一次的繳獲實在是太過豐盈,即便隻截留一成也是一筆潑天之財富,附近幾個校尉聽了都忍不住喜不自禁。

      對於中下層的校尉、兵卒來說,很難談什“家國情懷”,之所以當兵打仗,最樸素、最真實之目的,無過於“升官”“發財”而已。

      楊胄頷首應下,旋即露出擔憂神情:“也不知薛將軍一行現在何處?”

      蘇定方默然片刻,輕歎一聲:“相比於咱們駕船遠洋所遭的罪,他們一路用腳步走到大食更為艱難。”

      自碎葉城出發至大馬士革,一路艱難困苦,草原、沙漠、雪山……可謂舉步維艱。後勤輜重根本不可能跟得上,所謂“以戰養戰”不過是說起來好聽而已,因為那意味著與本土徹底斷絕聯係,披荊斬棘、孤軍深入,動輒有全軍覆滅之災禍。

      所以對於薛仁貴到底能否率軍跨過沙漠草原、大山大河抵達兩河流域,實在是未知之數。

      當然,身為將領自然明白此舉之戰略意義。

      隻要薛仁貴能夠趟出這一條路,就意味著大食再是遙遠、再是偏僻,唐軍也將具有隨時可以征伐之能力。

      憑什你大食動不動就來西域攪風攪雨?

      隻要我願意,我隨時可以對你展開攻伐。

      寇可往,吾亦可往!

      有這樣的戰略威懾,大食才能老老實實衡量兩國之實力,再不敢越雷池半步。

      楊胄神色凝重:“末將這就派出斥候沿底格斯河向上遊搜尋薛將軍的消息,倘若他們一路順利,現在大抵也應該抵達兩河了。”

      蘇定方點點頭:“若薛仁貴能夠按照原定計劃翻越波斯高原,與咱們一南一北威懾大食國都,想來大馬士革必定人心浮動,哈發夜難安寢。”

      這本是此戰之戰略目的。

      海、陸兩路大軍齊齊征伐大食,非是要攻城掠地、劫掠財富,而是要逼迫大食簽署“城下之盟”,確保在此後一段時間之內不會進犯大唐之邊境,給大唐帶來一段和平發展之時間,不至於因為兩國驟然而起的大戰而拖延國內建設。

      而且大食人口眾多、幅員遼闊,想要將其一舉吞並根本不現實,即便是這兩河流域因為距離大唐太過遙遠,水師一來一回需半年時間,便不可能長久占據……

      *****

      在波斯高原南部由東至西橫亙著一條巨大山脈,仿佛臥龍一般將波斯高原與兩河流域分開,一直向東延伸至波斯海。山脈高聳巍峨、蜿蜒綿長,諸多山峰之峰頂終年積雪、萬古不化。

      薛仁貴率軍自大不士南部一頭紮進山脈之中,沿著當地土著狩獵之時趟出的道路艱難前行。雖然有貫穿南北之山穀,但其道路崎嶇曲折,又正逢冬日嚴寒,全軍上下吃盡了苦頭,時不時有兵卒、戰馬滾落山崖,凍傷、摔傷隨處可見,不僅減員嚴重,對於軍心士氣之打擊更是甚為嚴重。

      一直在山走了一個多月,才從一處狹隘的山口之中穿越出來……

      當全軍站在山口眺望眼前草原碧綠、長河如帶,再回頭看看白雪皚皚、崎嶇曲折的來時路,心神震蕩之餘,不少人甚至痛哭失聲。

      薛仁貴捋了一把雜亂的胡須,精神振奮,大吼一聲:“兄弟們,艱難險阻已經過去,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

      “隨我劍指大馬士革!”

      “喏!”

      萬餘兵馬齊聲應諾、聲震霄漢,在山口滾蕩不休、餘音不絕。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