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穀旗市局送來的案件相關資料,有足足四個箱子,看得出來,是真的做了相當的工作。

    但是,凶手的縱火行為確實是大大增加了破案的難度,尤其是在當年,周圍鄰居自發形成的救火隊,雖然成功的撲滅了大火,也在客觀上造成了證據的損失。

    對於一起16年前的案件來說,沒有監控的情況下,又失去了現場證據,想要破案的難度是極大的。不過,也是因為現場有許多鄰居在場,犯罪嫌疑人有被目擊,並且,最終做出了素描圖。

    “凶手身材高大,微胖,男性,看著比較年輕,眼神很凶狠,皮膚較黑,短發……”徐泰寧讀著卷宗的描述,輕笑了一聲:“跟江遠的判斷是符合的。不過,穀旗市局最後也沒找到人。”

    “應該是流竄作案。凶手很可能一次作案後就跑了,這應該是他躲過曆次偵查的主要原因。”柳景輝看完穀旗市局和梅洋市局的兩起案件的相關信息,推理能力逐漸上線。

    徐泰寧是隻要確定性答案的人,遂道:“現在就說流竄作案,還有待證明吧。就這個案子的情況來看,他的習慣是作案後縱火,那,相關的縱火案件,其實都有嫌疑。另外,穀旗和梅洋的案子,都是入室搶劫殺人,那有沒有可能,入室時無人的一些盜竊案也是他犯的,總不能專挑有人的房子盜竊吧。”“他可能沒有開鎖類的能力。”柳景輝回答的卻很肯定:“梅洋的案子不是很確定,穀陽的案子,受害人在家經常是開著門納涼的,因為住的是單位自建的樓。搶劫出租車其實也差不多,凶手選擇的都是不需要技巧,對武力要求比較高的項目。”

    徐泰寧緩緩點頭:“身高體壯,喜歡使用暴力解決問題。”

    “也符合出租車搶劫案嫌疑人的典型特征。他們如果有入室盜竊的犯罪技巧,也不至於要搞出租車。”柳景輝說的是一個很殘酷的真相,就算是犯罪,有犯罪技術的人也以更低的風險獲得更高的收益。“所以凶手先是尋找一些便利機會,進入人家暴力犯罪,那也沒必要開始就殺人吧。”徐泰寧接著問問題。

    柳景輝“嗯”的一聲:“你要問我,凶手是怎一步步成長起來的,這是犯罪側寫類的玩意,我能回答的就是,在凶手開始殺人以後,他是有意識的選擇了流竄作案的,否則,以15年以前,甚至更久以前的交通條件來說,跨市區的流竄容易,跨省的流竄,而且是全國性的流竄?不是有意識的行為的話,不太容易解釋。”

    柳景輝設身處地的為凶手考慮,道:“他每次做完案,首先就是一個逃亡的身份,其次還要銷贓,能忍住不連續犯案一次性銷贓,而是先流竄,算是有點腦子的。到了李慧敏案,都可以視為再一次的犯罪升級了,他是麵對兩名受害者,還是脅迫受害人驅車千,這個過程,很難把握。當然……他也可能是有團夥。出租車劫殺案經常是有團夥的。”

    某種類型的典型特征,往往是有其內在成因在麵的,就好像遠嫖近賭一樣,搶劫出租車也最好是團隊合作的模式,不僅僅是因為當年的出租車司機被搶多了,容易藏著武器反擊,主要是為了震懾司機,多人搶劫容易使其放棄反抗,也降低搶劫人員的成本。

    “流竄作案在當年確實是個好主意。團夥的問題也要考慮。”對徐泰寧來說,流竄作案也是非常麻煩的。事實上,對任何一名警察來說,流竄作案都是比較難以處理的案件,偵破經常憑運氣和審訊。話說到這,兩人不約而同的看向江遠。

    江遠適時抬頭,他剛剛一直在pad上掃照片,此時讓王傳星將標記的幾張照片放出來,道:“我剛剛看了下另外幾起評價C的案件,其中一起找到的足跡,符合嫌疑人特征,能夠認證同一。”

    “我看看。哪一起?”徐泰寧立即問。

    “立元市的案子。”江遠讓王傳星去打印資料,同步說明道:“也是殺人焚屍,但是在野外,用的汽油,屍體焚燒的很厲害,現場沒有車輛,但有足跡給烤硬了留下來了。”

    “李慧敏案也是野外。”柳景輝補充了一句,再微微皺眉,道:“這個凶手,當年應該是在做嚐試。”“研究殺人嗎?”徐泰寧問。

    “差不多意思吧。有的凶手是喜歡用一成不變的殺人方式,有的人就喜歡試驗。”

    “試驗也是有風險的。”徐泰寧也不等打印了,讓人拿了PAD,也開始在上麵翻。

    一時間,現場都是翻閱頁麵的聲音,或者PAD,或者紙質文件。

    “巴江焚屍案,就是那起B級相似度的案子,我認為在偵查階段,也可以暫時判定為是同一係列案中的一起。”柳景輝此時發言,接著就開始說一些字行間的細碎的信息,以推理凶手相同。

    江遠和徐泰寧聽了一會,都表示認可,於是,李慧敏案升級為係列案,涉及地點分別是梅洋、穀旗、立元、寧台和巴江,總計五起案件。

    五起案件都是命案,但除了寧台縣的案子,其他四起案件都沒有焚車。不過,穀旗和梅洋的案子是入室,立元和巴江的案子都是野外焚屍,雖然不確定交通工具是什,但劫車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徐泰寧於是一邊安排人手正常跟進這幾起案件,一邊又派人去立元和巴江,調查相應時間內的失車案。與此同時,徐泰寧又將凶手身高1.8米,180斤,現年42歲到46歲的信息通知了出去。這條信息得到了多重驗證,到現在,就又是一條線索了,與十幾年前的命案積案、入室盜竊和劫車類的案件比對,說不定又能發現新的線索。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除非人多。

    徐泰寧這邊一條命令,放到任何一個市縣,起碼需要好幾個人排查,重視的有餘力有想法的說不定要派出十幾個人搜故紙堆,粗粗一算,這就是上百名警力的投入。

    換成普通的專案組,總共二十多三十名警員,就算有這樣的線索,最多一個縣市派兩個人去跟進,還得求爺爺告奶奶的請對方配合,最好再借一兩個人陪同,即使如此,沒日沒夜的刨,除非全員出動,否則,幾十個縣市跑幾個月是很正常的。

    有的專案組,追這兩條線索就算是到頭了,追上了繼續,追不上就差不多該結束了。

    但對徐泰寧來說,這不過是萬征程中的一段罷了,他還多方征集足跡線索,以求江遠能有新的突破,另一方麵,還專門派人重捋時間線,研究凶手的逃亡路徑。

    最重要的是,徐泰寧直接重啟了梅洋、穀旗、立元和巴江的四起命案。

    立元和巴江的兩起案件都是野外焚屍案,主要的線索就是屍體,當地調查的也比較深入,但它們沒有相應的嫌疑人的身份信息,梅洋和穀旗的兩起案件都是入室搶劫殺人,著重調查了銷贓的情況,還利用了特情等消息,但如果考慮到這四起案件其實是係列案的一部分的話,很容易想到,凶手不僅會采取異地銷贓的方式,還可能跨省銷贓。

    這在當年的環境下,調查起來就太困難了。

    但對徐泰寧來說,這些都是新線索。

    專案組像是一輛重型盾構機,在茫茫大山的致密山體中穿行,看似勢不可擋,哪都能去得,實際上非得經過周密的計劃,精致的設計,才能達成目的。而它內部飛快轉動的無數齒輪,最終表現在外的,隻是每小時幾米的程度罷了。

    線索飛快的集聚,再被徐泰寧重新派發出去,再重新集聚……

    幾天後。

    江遠早起來上班,就見一個熟悉的身影,站在安灣市局的門口。

    “江主任。”魏振國看到江遠,不等他開口,連忙道:“我知道我不適合參與專案組的行動,但我也希望專案組不需要避諱我。我在跟前租了房子住,專案組有什需要詢問的,我隨時可以提供。”說完,魏振國也不等江遠的回答,轉身就走。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