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墓門上,整個墓門塗著朱漆,正麵雕有縱橫九排乳狀門釘,門釘是鍍金的,還鑲有鐵質鍍金鋪首銜環。
銜環上掛著一把巨大的銅鎖,銅鎖是插簧式的,長57厘米,鑰匙肯定是沒有的,那就隻能砸開了。“誒,瞧我的。”
張勇立馬起身,掄起鐵錘一下就砸開銅鎖,這大的銅鎖少說也有十幾斤重。
“首長,還請您來開啟這道墓門。”馬上有省的專家領導開口說道。
“等等,大家先退後兩步,為了安全起見,還是我來開門吧。”
王向東連忙攔住,這種高規格的王陵可能有防盜措施的,墓門後麵就有一口大銅缸,然後還有一個大台案,案上擺放著一個大匣子,誰知道頭有沒有設置了機關暗器,還是要小心謹慎啊。
“行,這座王陵是王向東同誌發現的,那就由他來開啟吧。”楊首長點頭說道,這年輕人果然膽大心細,是個好同誌啊。
王向東上前一步,雙手按在墓門上,發力往推,這是樞軸式石門,很是厚重,每扇估摸著有兩噸重,好在頭沒有頂門石,隨著沉悶的石軸摩擦的聲音傳來,墓門被緩慢的推開了。
“大家稍微再等等,墓室頭缺氧,尚正、二柱,你們把煤油燈拿過來。”
王向東攔住迫切想要進去的專家們,讓隊員舉著煤油燈先照亮墓室,看看頭有沒有要注意的地方。等了有一陣子,王向東就帶著隊員先一步走進墓室,查看了一下四周後沒有發現什機關陷阱,這才招呼楊首長和專家們進來。
這應該是前室,長寬都有八九米,方形的墓室,高有四五米,頂部采用圓拱形結構。
“這是萬年燈,墓室的氧氣耗盡後這燈也滅了,看,這頭還有大半的燈油。”
專家指著前方正中的一口大銅缸介紹著,萬年燈又被稱作長明燈,它的作用是消耗掉墓室內的氧氣,讓死者的屍體和陪葬品能夠得到更好的保存。
“哇,這多彩繪陶俑啊,太精美了。”
銅缸後麵的地上擺放著一大堆陶俑,有武士俑、儀仗俑、樂俑、侍衛俑、馬俑、馬車等等,姿態各異,栩栩如生,都麵朝著中間的一個朱紅色的台案。
整個前室一大半的麵積都被這些陶俑占據著,粗略估算了一下,各種陶俑多達三百多個,這可是一批不可多得的明代陶俑製品啊。
“快看看這個寶匣,頭可能就是墓主人的標誌物。”
專家很是激動的指著台案中間擺放著的一個藍色金頂寶匣,寶匣外頭雕刻著金龍,專家戴著手套的雙手顫抖著掀開蓋子,頭赫然就是一尊金印,拿起來一看,上麵刻著“魯王之寶”的字樣。
“果真就是明朝魯荒王的陵墓啊,終於找到了,哈哈。”楊首長拍手笑道。
一時間在場所有人都鼓起了掌,這絕對是魯省在解放後最大的考古發現,等等,之前還有漢代魯孝王的陵墓,這不到一周就有兩大發現,這可是魯省考古界的盛事啊。
閃光燈閃過,跟隨著的警衛秘書及時的拍下了照片,還在專家的指點下對前室的這些陪葬品進行了拍照。
穿過前室就進入一個甬道,然後又是一道墓門,有細心的專家在台案的抽屜找到了兩把巨大的鑰匙,看來這其中應該有一把是開啟後室墓門的了。
果然嚐試了兩次就打開了後室的墓門,專家就把兩把大銅鎖和鑰匙放在一起保管起來了。
前室除了那一批陶俑外其他陪葬品不多,所以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後室了,從前室的保存狀況來說這座王陵由於埋藏得足夠深而沒有被盜挖,再加上專家們都知道明朝第一座王陵是特例,已經發掘的明朝王陵的陪葬品都不多,更缺少金銀玉石之類的貴重器物,所以就看這魯荒王能不能帶給大家驚喜了。推開後室的墓門後,燈光下,墓室內的豪華讓大家都瞪大了雙眼,太震撼了,這頭到底藏著多少珍寶啊。
後室的正中間砌有一座南北長四米、東西寬三米、高有半米的金磚須彌座式棺床,上麵安放著棺槨,棺槨用金絲楠木製成,保存完好,絲毫沒有腐朽的痕跡,觸摸之下感覺相當的堅固。
現在肯定不是開棺的時候,那可是重頭戲,必須是壓軸的,所以大家都把目光轉移到棺槨東側的一個祭台上,上麵也擺放著一個木匣子,同樣是藍底金頂的,個頭比前室那個大多了。
專家小心翼翼的打開蓋子,頭居然是一頂九旒冕,十分的精美華貴,這還是在場的這些專家第一次見識到明朝的王室禮帽,也可以說這是第一次出土的唯一一頂保存如此完好的明朝禮帽。
冕是指古代帝王頭上戴著的禮帽,冕冠始於周代,隻有皇帝、太子、封王才能佩戴,算是咱們古代最為隆重和正式的冠飾了。
旒(liu)是指冕冠前後懸掛著的珠玉串飾,數量多少就象征著等級高低,天子十二旒,諸侯九旒。明朝也是這樣的規定,親王隻能夠用九旒九珠,所以這也和墓主人親王的身份對應上了。
“以前隻在畫上見過這旒冕,想不到還能親眼見到,就連故宮博物館都沒有這實物,國寶啊,咱們魯省也有全國獨一無二的國寶了,哈哈。”專家開心的笑道。
“看來這次咱們魯省的博物館可以大放異彩了,楊首長,這回跟著您下來真是太值得了,哈哈。”帶隊的領導也是樂得合不攏嘴。
“哈哈,那必須的,接下來就看這些箱子了,希望還有更多的驚喜在等著我們啊。”
楊首長當然更希望能找到金銀財寶,之前的魯孝王陵墓對於他來說最有用的就是拉了近兩卡車的銅錢回去,能夠重新熔鑄出好幾噸的銅,那可是當前急需的物質啊。
在棺槨的西側靠牆位置堆放著幾十口朱紅色的大箱子,箱子應該都是硬木打造的,五百多年過去了看起來依舊結實牢靠,這多箱子作為魯荒王的陪葬品,可見朱元璋對他的寵愛,也說明了朱檀生前的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