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9章 法旨,祭亡醮

      「玄壇寶階,福地洞天。

      玄壇寶階,岌岌欲抵罡風界;福地洞天,昭昭朗照月窟鄉。

      兩廂道子鳴法鼓,中央真人捧玉章。宣演《救苦經》,開說《定慧章》。

      揚幡三度盡飛符,謁天一番皆稽首。咒水潑灑,燭輝皎皎徹重霄;踏罡步鬥,煙氣巍巍貫空野。案前敬獻三牲五穀,桌上供奉醴酒嘉糧。」

      群山寂寂,雲氣低垂。

      是日細雨靡靡,如煙如霧,籠罩千峰。

      福地主峰醮壇之上,但見皂旗垂列,素幡輕搖,一派清肅之象。

      壇設三層,依峰勢而築,頂層以玉砂鋪就,環列八盞長明燈,燈焰凝而不搖,映得細砂生光;中層遍插百二十麵靈幡經旗,旗幡以銀絲繡天南星鬥符籙,雨絲沾濡,隱約泛起微光;下層乃黃土夯實,環壇釘入七七四十九根桃木樁,樁頭刻以秘文,樁尾入地三尺,以鎮幽壤。

      巳時正,鍾鳴五響。

      三峰一府中的諸真眾道皆著玄冠素裳,按八卦方位肅立。

      壇中設供案,上置:山爐一尊,煙氣嫋嫋,幻作龍蛇之形;青玉水盂一口,內盛甘露,水麵浮七葉淨蓮;朱砂符牌三十六道,疊若寶塔;素絹亡冊三卷,墨跡嶄新。

      “為何不能再懷柔一點?”

      某張薄唇輕動,那是位於東南巽位上的某一位道士。

      他的聲音隻在巽位上回蕩,在這處站滿各家氏族子弟的地方上回蕩,於一位又一位的耳畔回蕩,當這道聲音超出了巽位,便立刻收止。

      “上府明明可以和我們先通風,再於今日祭亡醮法上宣布改革的法旨,但是他們沒有這做,執意要施以鐵腕手段,以仇寇之法對待我們。諸位,我等準備好步這錢、張、米三家的後塵了嗎?”

      巽位上,眾人無動於衷,錢、張、米三家子弟麵色難看。

      這時,兩位上府弟子擠入巽位,一把揪住那位說話的道人,利落地縛住,提出了巽位,匆匆帶離這。

      從始至終,巽位之上無一位氏族子弟有異動,連眼神都不曾閃動,但是明顯感覺到氣氛緊張了,其餘乾、坤、坎、離等方位上的道人們,注意力全在巽位上。

      這時,忽聽磬音清越,太平掌教陸真君緩步登壇。

      其手持降魔扇,至案前立定,展亡冊朗聲誦咒,醮壇中層的靈幡經旗間,龍虎二翁、玄盈上人、離朱、福鼎,及其下層八方道士應聲而拜,齊誦經文。

      嗓音匯作洪流,穿透雨幕,回響於福地深山。

      此時雨勢稍稠,如萬縷銀絲垂天而落,濕濕答答,在道人們身外隔開的元神之力上濺開,唯聞經聲與雨聲相和,恍若天籟低吟。

      “你們在怕什?”巽位上,又一張嘴唇動了起來,語氣中帶著顫音,不知是興奮,還是恐懼,道:“我們和他們終有一戰,何必在這為他們的誦經超度。”

      在巽位上,回應他的都是一個個低垂素穆的表情,沒有一個氏族子弟敢在這樣的場合上回應他。

      “胡鬧,到底是誰派他這做的?”

      巽位上,靠前的幾位都是各家氏族的代表人物,他們彼此以元神溝通的問道。

      “可能是龍眉子,他自從被江叟龍公招婿,便一直在錦碧水府中修行,至今已有兩百餘年,雖然久不曾歸家,但是對於水盈觀的薄家而言,一直是極尊極貴。”

      “大家莫亂猜忌,今日這祭亡齋醮上,龍眉子再怎對上府不滿,也不可能安排人公然搗鬼。”

      “對了,米穀,你也是同龍眉子意氣相投之人,該知道他在我們幾家中,有著許多狂熱簇擁,尤其是當下內憂外患的節骨眼上,這種狂熱會發酵,也會四處傳播”

      

      “閉嘴,我和他不熟。”

      “上官雲,你今兒個怎魂不守舍。

      平日就屬你最支持上府,可還是阻止不了山上對我們動刀。

      現在這個時候,上府肯定派人拉攏過你,別忘了你兒子在我家,你妹妹在薄家,你那老祖母在陽家,我們幾家可都是互換過人質,來保證彼此聯合穩固。”

      就在眾人說話之時,一道從未出聲的元神,於眾人心間傳去聲音,“要是.要是這些人.這些人是上府以某種手段安插的呢!”

      “不可能。”

      一位氏族老元首斷然否定道。

      “這的聲音絕對傳不出巽位,我們不會容許這種事情,上府也必然清楚這一點,那他們這樣做又有何意義,其餘方位上的人根本聽不到這的話,也激不起他們對我們氏族的”

      說到最後,幾個人都反應過來。

      這可能是一次試探,試探氏族之人是否真的會縱容這種抵抗到底的言論。

      顯然,他們這些為首的氏族首腦雖然害怕上府的鐵腕手段,但還是隻將巽位上的聲音隔絕,沒有阻止氏族內激進者的傾訴,這也是對上府的一種反抗方式——助長仇恨滋生。

      “別慌,我們”

      “拿下他。”有氏族首腦驚慌失色的指著“妖言惑眾”的那位氏族子弟喊著,一瞬間許多人動了,七八雙手扯住那人,搗碎了那人的嘴巴,這種騷動引起許多外人的圍觀。

      “真蠢!”

      上官雲將頭深深低下,心中暗道。

      “從陸真君到靈虛小聖,都是道強氣衝之輩,如果隻是單單一位,或許還讓氏族子弟看到以極大代價換取上府妥協的曙光,可是這可是兩位,兩位傳奇人物,兩位超過自家祖宗成就的人物。

      這個時候,隻要稍有些道行,稍稍明白真君和小聖諸多成就背後的份量,根本就狂熱不起來,畢竟就義和送死的區別,大家還是分得清的。”

      巽位上的小插曲很快結束,肅穆沉重的氣氛再次回歸。

      諸真人默然垂目,誦經聲更悲,中有年少弟子才經大劫,情緒未定,微有哽咽。

      忽有一老道擊節而歌:“魂兮歸來看青山!”八方道人齊聲應和,聲震山林,雨幕中漸現模糊人影,列隊於氤氳水汽間——正是太平、清露二營道兵陰魂,受經聲感召,漸化碧光點點,如螢火升騰,沒入風雨。

      醮儀持續三晝夜。

      至最後一日的子時,雨歇雲開。

      在陸真君身旁,坐在蓮台之上的季明收到傳聲,其餘人等皆有感應,經聲齊停。

      “天南劫消,正道重展。

      然邪祟易除,心魔難伏。

      今觀各分壇考績渾沌,良莠雜處,特頒法旨一道:自即日起,凡是道民升品錄籍之考,各分壇不得自行考核取錄,皆由上府遣派真人、陰判往各分壇處考核。”

      (本章完)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