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地丘海岸,老蠻子沒有在此多待。
他著急忙慌的將黑梟送來,本就是為了盡快去調查蜃幻靈境,好取回寅陽金符,至於黑梟沒有在他保護下,來適應地丘的時間,這個他就管不著了。
還是那句話,黑梟已算是在家中除名了,從此就是以妖魔的身份而存活下去,同他在血緣上已經算是沒有半點瓜葛。
在囑咐了幾句後,留下一本記錄地丘山川風物的小冊,老蠻子便衝入層雲,向西方遁去。
換作常人,在這樣荒冷孤寂,類似前古未辟的環境中,須有幾日功夫緩衝才能適應下來,但是黑梟終究不同,他的身上可有一攬子的計劃。
無論財寶天王的佛法,還是禪法阿鼻二氣,乃至佛門肉身密功元陽童子功,亦或者突破《六甲靈飛策精之書》中的甲象章,這些課業不可謂不繁重。
不過在此之前,總得尋一處風水頗佳的棲身之所。
將老蠻子的冊子仔細翻看了一會兒,又從激寒居微府中找到老爺子所留的地丘輿圖集,這兩相對照之下,黑梟對於此地已經有了大概的了解。
總的來說,地丘是東海盡頭處的小洲,大約是一個一千多寬,四五千長的狹長境土。
整個地丘在前古時期,還是更為遼闊的地界,那時也不叫地丘,而是被稱為大墟,後在元皇和天皇年代,大部分疆域才逐漸被海水淹沒,形成現在的狹洲一一地丘。
聽說在地丘往東,陸行一千,還有一片碧海,那已是天地四維之一。
在地丘的附近,還有三座靈島,都是大墟被淹沒之後,其上最高的三座山嶽頂端,未被淹沒的那一截所形成,分別是離髦、大阿、東極三島。
其中東極島就是真靈派地仙白然風的道場。
在離岸稍遠處,黑梟見到一片更為廣袤的荒原,那土地板結龜裂,縫隙縱橫交錯,深可沒踝。荒原上有條大河,深邃暗沉,將荒原分割為兩大塊,這條河流就是地丘上的黑水河。
黑梟在這原上飛遁了一會兒,以他如今的強大體魄,在這待久了,竟是感到了一股寒意,好在還能堅持下去,便深入這荒原遠行了一段路。
根據老蠻子給的冊子,地丘黑水河畔處有個小刺峽。
在冊子中是這樣記載一一此地在前古時期,本是大墟古國中九扈鳥之一的棘扈所居之處,至今仍是一處秘地,地脈深伏,等待後人的發掘。
至於那大墟古國是什,九扈鳥又是什,老蠻子沒有在冊子寫明,這字行間似乎頗有忌諱之意。當黑梟沿著黑水河畔,深入荒原,遁行了一百多,果然見到一處峽地,但見那峽口處兩壁陡立,淵淳嶽峙,怪石更是嶙峋如戟,參差似劍。
這覆蓋著一層灰白色的雪霜,在慘淡天光下閃爍冰冷光澤。
走到這,黑梟不禁緊了緊身上鬥篷,他腳下枯槁低矮的草蒿,掙紮在此,緊貼地麵,在勁風中瑟瑟顫抖,站在這看不出此處有半點風水。
“若是有地脈,此處怎會這般寒苦,這冊子的內容不會過時了吧?!”
黑梟回望峽外的荒原,朔風凜冽,割麵如刀,他沒耽擱時間,直接入峽。
不管怎說,先找個地方將澈寒居安下,到時候他住在靈府,自成一統,管它外麵什樣子。峽內,寒氣刺骨,較之外間更冷數倍。
黑梟心中安慰自己道:“不凡之地自有不尋常之氣候。”
在這樣寒冷的峽地中,為了保存陽氣和體溫,他已不再駕馭騰蛇氣魄寶相飛遁趕路。
在他的前麵,峭壁上的道路初時還算開闊,然愈行愈狹。
深入道中,黑梟不時的抬頭仰望,上麵峽口的兩麵峭壁相貼似的,可謂是一線幽天,浮雲慘淡,已是隔世。
峭壁上的曲折岩道,黑梟側身而行,前行之時,偶爾能感到有暗泉滲出,初流而暖,後漸轉寒,流向下麵的冰蓋上,已凝掛為冰柱,垂如獠牙。
這流出的暗泉讓黑梟心鬆了口氣,凡是靈地寶山所在,活水暖泉算是一種明顯的標誌。
行約數許,離地已經不下千丈,境況忽轉。
前麵峭壁岩道上見有寬闊岩穴處,那麵約有數畝之大的半敞空穴,上豐中銳,麵亂石堆塚,其間隱有殘破石壇,半埋地中,形製古拙,顯然非是今人所用。
往空穴麵走去,外麵寒風受阻,黑梟頓感體表生出些許暖意,肉身內的陽烝一催,周流一個大周天後就覺精神大振。
往走去,穿過堆堆亂石,可見最麵的岩壁有模糊刻痕,非字非圖,細辨之,似為奇異羽紋,間雜銳利爪痕,深入石髓。
“難道和曾經生活在此地的棘扈鳥有關?”
換作在陸上之地,黑梟或許不會有此聯想,但是這地丘處於東海盡頭,萬載也不見得有人過來造訪一次,麵的一切都完好保留最初的模樣。
在壁前揣摩半天,黑梟也無所得。
忽然他心中一凜,環顧於四野,空無一人,唯聞風過此處空穴,嗚嗚咽咽,怨鳥夜啼一般,這令他心沒由來的生出孤寂淒苦之感。
“就這了。”
黑梟心中暗道。
他來這可不是遊山玩水,沒必要一定尋個絕佳靈山福地所在才好落居。
心中主意定下,黑梟便默運陽悉,掌風在穴中拂掃,將穴中亂石盡數移開,統統掃到前麵幽邃深峽,隻留下殘壇座座,以為日後閑暇時研究之用。
很快在這數畝大的空穴,已整出大片的坪地。
坪地既成,黑梟自取出那拳頭大小、玲瓏剔透之芥子微府一一激寒居。
此物甫一離袋,便生出感應來,曉得黑梟意圖,於他掌心微微震顫,似冰魄初醒,寒芒內蘊。“哼”的一聲,黑梟噴出阿鼻二氣,將芥子微府托起。
他正欲將微府安落此處,忽的心生感應,於是走到了穴邊,也是懸在峽口上的石坪邊上。
他朝著那相隔不遠,正對麵的峭壁望去,盡管有著霜風殘霧的遮掩,但是他依稀感覺那似乎有道暗中窺伺的目光。
等了一會兒,不見對麵有所動作,於是黑梟決定先安好自己的澈寒居,到時間此處便是他的本土,何懼宵小窺視,於是對芥子微府輕輕一引,低喝一聲,“起!”
霎時間,微府旋轉,往這空穴之外,兩麵峭壁壁間的一線峽口上飛去。
那寸許大小的冰晶匾額,驟然光華大放,府內的朱砂脈絡如赤蛇紅蚯複蘇,自寒壁冰地中蜿蜒蔓生,古篆“激寒居”三字,殷紅如血,熠熠生輝。
蟬翼般透明的冰綃,迎風便長,疾速延展鋪陳。
須臾間,冰綃化作晶瑩剔透、流光溢彩之冰晶四壁,其上寒煙氤氳。
棋子般大小的沉星鐵榻,烏光一閃,見風而漲,複歸原貌,穩穩落於冰壁之內。
靈府明堂內,光華驟現,複又散作百千點冰晶,呼嘯升騰,直衝穹頂,隻聞“叮叮”之聲,轉瞬凝成百束晶瑩剔透、長短參差的冰棱,倒懸而下,如劍林森列,將整座府邸映照得通明。
最奇者,乃府內混溟池所在。
池底毫光再現,璀璨奪目,一十八根內含各色奇物異寶的甘露水柱轟然破空而起,水色澄碧,靈光湛然。
水柱升騰至數丈許的高處,頂上噴出甘霖細雨,紛紛揚揚灑落池中,激起圈圈漣漪,清靈之氣彌漫開來,競將周遭刺骨寒意稍稍驅散幾分。
不過數息光景,整座激寒居已赫然矗立於小刺峽這一線峽口的頂端懸絕之處。
冰晶四壁與百束倒懸冰棱,折射著峽頂一線上的慘淡天光,在幽暗峽壁間投下迷離晃動的碎影,宛如水中寒月,更加襯得此地的幽邃神秘。
黑梟落在府前,滿意的欣賞許久,而後引動府內一點靈性,再道一聲,“合!”
一時間,靈府內的古寒之氣勾連小刺峽內的極寒靈機,二者互通往來,漸漸混合一處,一如龍虎交媾,結織出玄妙禁法,慢慢的在小刺峽上自成結界,將那荒原朔風隔絕於外。
黑梟獨立府前,鬥蓬下的袍邊獵獵,身影映在流光溢彩的冰壁之上,與身下萬古寂寥的險峽,形成鮮明對照。
這已然落成的靈府,似乎便成了這地丘黑水河畔旁,唯一一點瑩潔孤絕的所在。
黑梟的視線從之壁腰雲橫的那一處移開目光,落在漱寒居的冰晶匾額上,心中的念頭一動,匾額上的三個古篆大字立刻一變一一寒溟寶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