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陸嚴河平時在現場的時候,其實都挺正常的。
他沒有那種進入自我狀態,無法跟周圍人交流的情況,也沒有性情大變。
劇組的人對他充滿了疑惑,甚至是有點好奇,但也沒有人敢真的問他什。
但是,在某一天現場等戲的時候,黃天霖忽然找過來,問他,最近是不是拍攝壓力有點大。
陸嚴河搖頭,說沒有啊,還奇怪,疑惑,問黃天霖為什這問。
黃天霖就跟他說了劇組好多人看到他一個人對著鏡子自言自語的事。
聞言,陸嚴河馬上露出了不好意思的靦。
“這可真是有點尷尬了。”他撓撓頭。
黃天霖問:“所以,那是怎一回事?”
陸嚴河臉上的靦腆更盛了。
“我形成了一種怪癖,莫名其妙的,就喜歡上了對著鏡子說這部電影的台詞。”
黃天霖:“這算什怪癖,你也有些誇張了。”
“別人看了不都覺得奇怪嗎?甚至覺得我是不是精神不正常了。”陸嚴河哭笑不得。
黃天霖:“如果是單獨看這個行為本身,確實是有點奇怪,但你是一個演員,你這做,無非是你自己去熟悉和建立一個角色內心的方式。”
陸嚴河:“做演員還是好,一些奇怪的行為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
黃天霖:“難道不是這樣嗎?”
“我覺得不是——”
陸嚴河有些遲疑,不知道自己這說,是不是算自己拆自己的台了。
“我以前拍戲的時候,也沒有這樣過。”
黃天霖微微蹙眉,有些意外地看著他。
陸嚴河聳聳肩膀,說:“可能是因為我又有了新的習慣?”
黃天霖卻又猶豫著問:“是不是因為這個角色,讓你很有共鳴?”
陸嚴河:“為什這說?”
“一個喜歡照鏡子的人,很大程度上是一個自戀的人。而你突然開始在鏡子前麵習慣性入戲,看著鏡子的自己說一些台詞。從潛意識的角度來說,這不就是你內心深處想要對某個人說出這些話嗎?你看著鏡子的自己說,有沒有可能,是在假借看清楚鏡子自己的樣子,來想象某一個人看著你說這些話的樣子?”
黃天霖一番話,如大錘猛擺,往他晃蕩蕩的心上砸了一下。
哈?
是嗎?
好像……是的。
每一次對著鏡子說那些台詞的時候,其實都還有第三個他在一旁。
他看著他對著鏡子的他說那些話。
陸嚴河忽然就……慌了。
他驚悚地想到,這不會是精神分裂的前兆吧?
陸嚴河開始非常注意自己不要再這做。
可是,每當他又重新經過一麵鏡子的時候,內心深處就湧出一股強烈的衝動。
甚至,每一場戲,陸嚴河都有一種,演完了還想再演一遍,不想結束的、仿佛中了蠱般的癡迷。
他徹底意識到,黃天霖說的是對的。
他對這部戲,對這個角色,有一種無法自主擺脫的共情,甚至是共鳴,其程度,遠遠超過他飾演的其他角色。
-
而在《原來的父親》劇組,陸嚴河每一天在現場的表現,都在刷新著大家對這個演員的認識。
劇組的很多人,都是在《熱帶雨季》時期就跟陸嚴河認識了的。
他們也曾親眼見過陸嚴河的演技,並跟著《熱帶雨季》一路見證陸嚴河從西圖爾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男演員到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榮光。
可是,每個人都清楚地認識到,陸嚴河在這兩部電影拿出的,完全不是同一個級別的表演狀態。
在當下這部電影,陸嚴河仿佛有影史上那些入瘋入魔的演員們的狀態。
一旦到了黃天霖的鏡頭前麵,陸嚴河的變化都不是脫胎換骨四個字來形容,這隻是表層的改變,他的變化,是一種極致的感染力。這不是形的變化,而是一種神與意的爆發。
常常有人說,好的表演,是內斂的,是不動聲色之中摧枯拉朽。
陸嚴河也曾有過那樣的表演。
但在《原來的父親》這部戲,他卻仿佛火力全開,一場戲,第一次拍攝,絕對是爆發式的表演——
一開始大家都還覺得奇怪,後來知道了,這是陸嚴河自己的要求。他跟黃天霖說,每一場戲的第一次拍攝,都允許他自己先發泄出來。然後,在後續的拍攝中,才會一點點地找到那個平衡點。但那仍然是有著強大氣場的一種表演風格,甚至穩穩地壓製著所有的演員,包括跟他演對手戲最多的父母。
但這並不突兀。
因為在劇本,在原本設定的人物關係,阿朗就是“被迫”回來的。他對這個家庭的憤怒和憎恨並沒有減少,他對父親的排斥、厭惡也並沒有消失。他如受傷孤狼一般的茫然與痛苦隻在自己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出現,在平時,尤其是他父母麵前,他暴躁、易怒,甚至有一種故意的頂撞,是長大成人、自力更生之後帶著某種自我證明心情一般的報複。
中間,好多人都來探過班。
包括幾個國際電影電影節的選片人和藝術總監。
無論是他們在現場看到的拍攝情況,還是在機房看到的已經拍好的素材,都讓他們加大了爭奪這部電影的力度。
以《定風一號》這部華語電影今年在全世界掀起的風浪,顯然,全世界的市場和觀眾對陸嚴河的瘋狂喜愛還遠遠沒有開始走下坡路。
更不用說,這是黃天霖在拿到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之後的第一部作品,又是繼續跟陸嚴河合作的電影。
對他們來說,這部電影就差電影劇本是陸嚴河創作的了——
一部藝術電影的頂配,頂級大導演,頂級好劇本,以及頂級演員。
雖然也不是說黃天霖的劇本就不夠好。
但在傳奇這方麵,還是陸嚴河作為編劇的戰績更顯赫。
這幾年,《逃出絕命鎮》拿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小鬼當家》係列創下了史上回報率最高的電影係列之一,《老友記》在全世界範圍內大火,《大紅燈籠高高掛》《胭脂扣》《紅眼航班》《捕蠅紙》《情書》……藝術的、商業的、類型的,各種各種的題材和風格,信手捏來。
人人都說,在陸嚴河的身上,唯一沒有被開出天賦點的,就是導演。但這也隻是跟他其他身份相比,他作為導演,也一樣拍出了《情書》。如果陸嚴河繼續做導演的話,取得的成績未必差。
-
“你後麵沒有繼續執導的計劃嗎?”
拍攝間隙,演員們坐在一起閑聊,秦淑蘭好奇地問。
她這一問,其他人也都看過來。
大家都很好奇。
陸嚴河搖搖頭,說:“做過一次導演以後,發現那完全不是我有熱情的職業。”
“這真的是有點奇怪啊,一般來說,一個會寫又會演的人,應該是最好的導演人選啊。”飾演他父親的袁誌華露出不解的神色,說,“我自己做演員,都常常會覺得被動,尤其是在我有一些跟導演想法不同的時候。”
陸嚴河說:“我覺得這是我的性格問題,本身我就不是那喜歡絕對的人,導演往往是在創作上有審美偏執甚至形式唯一的人,特別好的導演,往往如此,你們看我寫的劇本也就可以看到了,我一會兒寫這樣的,一會兒寫那樣的,而且,我特別重視故事和人物,這跟電影導演往往最專注的東西,還是有差別的。”
秦淑蘭馬上吐槽:“這倒是,跟黃天霖導演也合作了幾部戲了,感覺不管給我什劇本,講的都是他的人生,非常個人化的東西。他跟我說過,他總是找我來演母親,就是因為我跟他母親長得有點像。”
陸嚴河啞然失笑。
還能這樣?
不是說秦淑蘭是馬來西亞國寶級演員嗎?結果黃天霖找她演戲,是因為這兒?
秦淑蘭:“他最開始來找我的時候,甚至帶了一張他母親的照片,說服我他沒有撒謊,讓我答應出演他的電影。”
陸嚴河聽到秦淑蘭這說,想象一下黃天霖以前那心高氣傲的樣子,實在是可以想象,黃天霖那樣做的時候,心麵有多別扭了。
他笑。
不過,看著秦淑蘭,他腦海忽然冒出了一部電影,一部他之前寫片單的時候都沒有想起來的電影。
那是他很小的時候看的電影,叫《住貨車的女士》。《哈利·波特》飾演麥格教授的女演員瑪吉·史密斯演的。一個非常溫情的電影。陸嚴河還挺喜歡這部電影的。
當然,他並不是要為秦淑蘭寫出來這個劇本。
他隻是有些恍惚——
他已經很久沒有這樣靈光一閃的,想到某部電影了。
隨著來到這個世界的時間越來越久,他也越來越難以想起原來的一些人、事以及看過的影視劇。
陸嚴河看著近在眼前的秦淑蘭,腦海中回想著瑪吉·史密斯那張可能全球都很熟悉的麵孔,那幅畫麵,竟然也在漸漸地模糊、殘缺,有些想不起來了。
時間是一條長河,注定將很多的東西衝刷掉,石頭再硬,也抵擋不住光陰的力量。
-
年關,就這樣漸漸近了。
國內,大家對於娛樂圈的關注,不出預料地集中到了春晚上。
今天,柳智音等人出現在聯排現場的照片登上熱搜。
明天,張瀾等四位女演員將出演同一個節目的消息就傳得轟轟烈烈。
以前的春晚,所有消息都圍著那台晚會打轉,但是現在,在春晚之前,有了各種各樣的配套節目,讓一些已經官宣的演員提前露麵,配合玩一下小遊戲,早早就開始了春晚氛圍的營造。
除此之外,春節檔的電影也集中發力,搶奪宣傳資源。
《小鬼當家4》,也是《小鬼當家》係列最後一部,在全世界各地開始舉行首映禮。
眾人都不解,為什這一個賺錢的電影係列,票房也沒有呈跌勢,陸嚴河直接宣布第四部為最後一部。
陸嚴河當然不能說,因為他隻看過4部小鬼當家。當然,最重要的是,黃峰也已經不再是以前那個小孩的形象了,他再繼續出演這個係列,也不是不可以,可就不是“小鬼”了。
幾個因素綜合下來,陸嚴河覺得,是時候見好就收了。
陸嚴河可不想讓這部電影狗尾續貂——他還沒有那樣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
一個《小鬼當家》係列,讓靈河在春節檔站穩了腳跟。明年春節檔,靈河會拿出什樣的電影,也備受期待。
而除了《小鬼當家4》,春節檔其他幾部電影,無一不是眾星雲集,宣傳經費幾乎都是1個億起步。
然而,在預售上,《小鬼當家4》卻是一騎絕塵地領先著。
各大電影公司已經不知道是第多少次感到羨慕嫉恨。
各自打造的電影係列,至今沒有成氣候的。
為什《小鬼當家》卻能如此?
當然,實謹沒有這樣的困擾。因為他們非常相信《十芳菲》會在今年的春節檔取得出色的票房。
由郎俠和嚴令羽主演的這部電影巨製,可是已經傳了很久了,誰也沒有想到,會定檔春節檔播出。
甚至,實謹已經在籌劃要打造《十芳菲》這個仙俠大宇宙了。
事實上,郎俠和嚴令羽兩個人的粉絲也確實能打,這部電影的預售,緊隨《小鬼當家4》,排在票房預售榜的第二。
隻不過,兩個人的粉絲還沒有等電影上映,忽然就打起來了。
主要原因,是因為兩個人的番位問題。
兩個人簽的是平番,可雙方的粉絲都認為自己的偶像比對方強多了。
郎俠的粉絲覺得嚴令羽除了出道之作《暮春》取得非常好的成績之外,後麵完全淪為了電視劇咖,雖然爆紅,但電視劇咖不如電影咖是公認的,而郎俠主演的電影,可是連續票房破億。
嚴令羽的粉絲則直接說郎俠沒有一部電影票房成績特別出色,人氣、知名度等等,都不如現在的嚴令羽。
雙方吵作一團,甚至都嚷著讓片方開通不同的電影票預售通道,不想給對方增加實績——
要把電影的票房按照不同主演分別計算。
這也算是破天荒頭一遭了。
好在無論是郎俠還是嚴令羽,都沒有親自下場參與這件事,不然場麵就太難看了。
但是,令人感到吊詭的一點是,實謹竟然並沒有去控製兩家粉絲對番位的爭執,任憑輿論沸騰、發酵。
一般來說,片方都非常忌諱這樣的負麵輿論,尤其是在宣傳期的時候,因為這會非常影響路人對電影的印象——
沒有人會願意去看一個圍繞這種雞毛蒜皮的事情有巨大話題紛爭的電影。
業內對這樣的非常規現象,往往會去打探一下背後的原因。
陳寅也了解了一下,但了解到的信息卻讓他瞠目結舌。
實謹宣發那邊之所以不控製輿論,甚至任由兩邊粉絲吵架,是因為他們從數據分析,這有利於《十芳菲》的宣傳,而且,也有利於票房的預售,最近這兩天票房預售的增長數據,明顯高於一開始的模型推算——
兩邊粉絲都在互聯網上發自己衝了多少票房的統計,進行battle。
多少有點匪夷所思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