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沉默片刻後搖頭:「我不願你們在此殞命,已經有太多的人為朕死去。」
說到這,他眼眶微紅,「先生……還有李珍樊忠,他們皆為朕而死。」
雲晏一聽,眼眶也忍不住紅了,李珍是護駕後退時被亂軍砍死的,幸虧他當時斷後,他和樊忠才來得及帶陛下離開。
後來身邊的人越來越少,追兵緊追不舍,他便主動帶人留下斷後,他是被射中一箭落馬昏死過去,等醒來身邊都是屍體。
他便自己找到大同的方向找回來,一到大同方知皇帝被俘,而樊忠連屍首都不見。
樊忠是護衛將軍,他則是錦衣衛千戶,倆人總是隨侍皇帝左右,感情很好,此時就忍不住問:「陛下,樊將軍死於何處?」
皇帝滿眼迷茫:「太混亂了,又總是下雨,朕根本不知在何處,不過樊忠乃力竭而死,屍首還算完整,當時是在一小山坡的背風處,你們往懷來方向去找,總能找到的。」
大敵當前,幾人還在哭哭哀哀,潘筠沒好氣地道:「你們不知道屍首可以換軍功嗎?樊忠是將軍,在瓦剌能換一等軍功。」
此話一出,皇帝和幾個錦衣衛皆臉色一變。
斥候們也嫌他們墨跡,催促道:「帳中已無動靜,他們不知能忍耐到幾時,還請陛下早做決斷。」
皇帝很堅定:「我不與你們走,我不能害死你們。」
潘筠就沉著臉將劍遞給他。
皇帝很茫然的看著眼前的劍:「此劍於我無用,也先是不會允許我持有武器……」
「你可以自盡。」潘筠截斷他的話,眼中閃著寒光看他,幽深而又陰鷙。
皇帝被她看得心髒劇跳,意識到潘筠不是玩笑,而是認真的。
皇帝無言的看著她:「你……」
錦衣衛們在震驚過後低聲斥潘筠:「大膽,你豈敢對陛下口出妄言!」
斥候們也驚呆了看她。
潘筠麵無表情地盯著皇帝看,沉聲道:「你知道,為了你,每天有多少人死去嗎?你讓大臣們想辦法救你,那是讓朝廷答應也先的條件?你知道瓦剌一旦越過大同和宣府防線,會有多少人死去嗎?」
皇帝心髒緊縮,臉色慘白,一直被他刻意回避的問題被撕開,完全攤開在他眼前。
「你憐惜我們的性命,以為我們會感動得涕淚交加嗎?」潘筠低聲罵他:「在我看來,你不過是個連一搏之氣都沒有的懦夫罷了。」
皇帝搖搖欲墜,但很快,他猛地抬頭看向潘筠,眼中閃過惱怒和怨恨,他低聲反問:「如此境地,難道全是朕的過錯嗎?從禦駕親征開始,百官處處與朕作對,為了讓朕回京,他們不備糧草,不給作戰計劃,消極應對。
英國公更是帶著大軍離開朕,說是要引敵人離開,卻隻給了朕千餘禁軍,隻有李珍和樊忠一直跟隨朕左右。
他們說英國公在懷來方向安排了援軍,我們隻要到達隘口便可獲援,李珍為了護朕被亂刀砍死,樊忠護著朕千辛萬苦到達隘口,守在那的卻是一支瓦剌軍,援軍何在?朕的大軍何在?」
他步步緊逼的問潘筠:「到底是朕在拋棄他們,還是他們拋棄了朕?」
潘筠眼中閃過淚光,沉聲道:「一切要從陛下寵幸王振開始說起……眾武將有問題,他們為了保住性命和官位,不與王振作對,所以處處聽從不知軍事的王振調遣;隨行的文臣禦史有問題,他們見不到陛下你,就應該集體攔住禦駕,哪怕是把大軍堵在路上,也該上達天聽,讓你聽見他們的聲音!
英國公有問題,他已致仕,七十高齡還被拉著隨駕,他就應該借病留在京城,而不是隨你禦駕親征;更不應該因楊洪智勇雙全,便覺得他兒子也能如此,同意楊俊帶兵做你的後援……」
她眼中漸漸顯露出凶光和譏誚,沉聲道:「畢竟,兒若肖父,陛下你當初被俘時就應該自盡,全了我大明的骨氣!如今,國家不會淪落到被一異族威脅。」
她眼中閃著奇異的光芒,將劍又遞進一寸,逼問道:「陛下可願自盡,解一國之危?」
皇帝臉色奇差,盯著潘筠的眼中全是懷疑:「你們不是來救朕的,你們是來殺朕的!是誰派你們來的?朝中有變?是誰要造反?這一切是不是都是他的陰謀?」
皇帝懷疑所有人。
從被捕到今日,他每天都在想,他是如何落到今日這步的。
在他看來,這場大仗,從也先南下開始就處處透著詭異。
他覺得定是朝中有人與也先勾結,特意引他出京。
是不是有人暗中作亂?
想到這幾年各地不斷的叛亂,尤其是福建鄧茂七之亂,讓他如鯁在喉。
皇帝覺得,一定是有人想取朱氏代之。
他猛地看向雲晏,質問道:「他們也就罷了,你也要背叛朕嗎?」
雲晏呆住,不明白話題怎進行到了這,他立即跪下表示忠心:「陛下,我等是來救您的,真是來救您的!」
他看了潘筠一眼,著急道:「陛下,潘道長不是朝廷中人,說話做事沒有章法,性格桀驁不馴,這點您是知道的……」
想想當年你們兩個剛見麵時,她也沒多顧忌您的身份啊~~
雲晏在心喊,繼續道:「朝中無人作亂,陛下落難之後,曹閣老鄺大人和陳將軍等皆在想辦法營救,不敢激怒也先,陛下,你應當感覺到了的。」
皇帝譏笑:「不敢?朕幾次站在城門前,被也先逼著叫他們開門,他們開了嗎?難道他們就不怕拒絕了朕,朕會被也先遷怒殺死嗎?這就是他們的忠心嗎?」
雲晏一怔,說不出話來。
難道說,他也支持鄺埜和楊洪不開城門嗎?
畢竟欲壑難填,也先挾持著皇帝,要是打開了這兩處城門,他豈不是可以一路南下,打開所有的城門?
到時國家易主,百姓怎辦?大明怎辦?
雲晏猛地看向潘筠,嘴唇微抖,竟是在這一刻理解了她。(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