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
    

      孫太後目光一一從他們臉上掃過,知道大勢已去,她沒有能力反對,也不能反對。

      大明不能毀在她的手上,更不能毀在她兒子手上,她狠狠閉了閉眼,點頭道:“允!令郕王繼任為帝。”

      於謙還以為需要很長的時間勸說孫太後,卻沒想到她這輕易就答應了。

      當即跪下行大禮:“太後聖明,臣等叩謝太後!”

      王直等大臣也跟著跪下,還沒得及跟著應一聲,太後突然睜開眼睛盯著他們道:“但我有條件。”

      眾臣抬頭看向孫太後。

      孫太後麵無表情,半張臉被屏風的陰影遮擋,顯得有些昏暗:“太上皇方為正統,太子當從太上皇一脈中出。”

      於謙狠狠皺眉:“太後,太上皇此時並無子嗣。”

      孫太後麵無表情道:“待你們將太上皇救回來,自然就會有了。”

      於謙蹙眉,正要反對,王直在他身後拽了一下。

      於謙沉默,王直低聲道:“此時安定朝堂最為重要。”

      可這不是遺禍於後嗎?

      這對郕王何其不公?

      但他抬頭看向太後堅定的麵色,知道今天若不答應她,他們就拿不到懿旨。

      沒有懿旨,郕王的即位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順,此時正值國家危難之際,一點點名不正言不順,就有可能造成大禍。

      於謙隻能忍下,躬身答應此事。

      孫太後鬆了一口氣,讓群臣當即擬了一封封太上皇親子的聖旨,孩子還沒影,她連名字都給取好了。

      中間的字是太祖皇帝當年就取好的,她隻要再取一個字就行。

      不論這個孩子是誰生的,隻要是朱祁鎮的長子,他就叫這個名字,就是下一任皇帝。

      眾臣用一紙聖旨交換了太後的懿旨,當即退下去找朱祁鈺。

      於謙麵沉如水,健步如飛,王直等人在他身後小跑,見他氣勢洶洶,便拉住他勸道:“在郕王麵前,還是應該為太後美言幾句,否則母子失和,於國不利。”

      於謙氣得胸口起伏,低聲道:“國家存亡之際,她卻還想著子孫傳承,難道郕王不是宣宗之子,不是朱氏正統嗎?

      一個還沒影的皇長子,聰慧愚笨全都未知,還未出生就要被定為皇太子,簡直荒唐!”

      王直低聲道:“她這是怕我們不救太上皇,唉,先找郕王殿下,請他登基再說。”

      郕王還一無所知,他正在內閣忙碌,於謙等人拿著太後懿旨進來請他登基為帝時,他耳邊猶如天雷炸響。

      從收到消息便刻意遺忘的預言猛地一下在腦海中炸響。

      潘筠當初的話一字一句在腦海中重現:“你是下一任皇帝,而且會是名留青史的皇帝。”

      到最後,腦海中隻剩下潘筠那雙悲憫卻又意味深長的眼睛。

      “殿下,殿下!”

      郕王好半天才回過神來,一回神便搖手道:“我,我不行!”

      他臉色微白:“皇位是我皇兄的,我從未學過怎當一個皇帝……”

      於謙上前一步,堅定的道:“殿下,我們都會教你的,我們請立殿下,並不是為了自己,您登基也不是為了自己!”

      

      他堅定的盯著他的眼睛,一字一頓的道:“我們是為國家考慮!”

      郕王好似從他眼睛汲取到了力量,潘筠當初的質問猛然間在腦海中炸出:“國難在即,我已經做好赴難的準備,到了那天,郕王是否有我的決心呢?”

      郕王愣在當場,潘筠當初的話曆曆在耳:“到時候希望殿下能有我之決心,挽救國難,不致大明步南宋之禍,使漢人再陷北元之難。”

      他抿了抿嘴,看著於謙的目光也漸漸堅定起來,頷首應道:“好!”

      於謙眼睛大亮,沒有從他的眼睛看到了野心,反倒看到了與他們一樣共赴國難的決心。

      他立刻覺得,這位年紀更輕的郕王雖然和小皇帝一樣稚嫩,不,是更稚嫩,但他骨子有一股韌性,那是他從未在小皇帝身上看到過的。

      於謙幾乎流淚,當即下去準備。

      國難在即,一切從簡,連龍袍都是用太上皇的舊衣改的。

      郕王暫時監國,登基在兩日之後。

      其實於謙不想那麻煩,直接把郕王往龍椅上一按,新皇帝就算誕生了。

      但禮部不同意,何況,想要命令天下兵馬,必要的程序不能減,尤其,朱氏藩王不少。

      先太皇太後還有襄王在呢,這一位的地位可不低,他同樣擁有繼承權,且不弱於郕王。

      所以,為了不遺禍未來,必要的程序不能少。

      首先被通知到的就是在襄陽就番的襄王。

      襄王收到消息時整個人都懵了:“皇帝禦駕親征,把自己都征到也先那當俘虜了?”

      他一時又氣又恨,覺得丟臉死了,卻不得不為國家考慮,略一思索就答應了立郕王為帝,並且開始閉門不出,不見外人。

      但他關在屋沒少罵罵咧咧:“皇帝也沒個兒子,他到底為什要禦駕親征,連個兒子都沒生就跑出去,現在好了,竟然還有人想請我為皇帝,他們腦子被門夾了嗎?我隻聽說過兄終弟及,沒聽說過侄兒死了叔叔接替上的,我看他們就是想讓我們朱家內亂,好漁翁得利。”

      王妃就聽著他罵,等他罵完了才把話題拉回正題:“太上皇能救回來嗎?”

      襄王沒好氣的道:“誰知道?”

      嚷完又抑鬱了,他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語。

      他自然是希望皇帝侄子能被救回來,可救回來之後呢?

      他抓了抓腦袋,苦惱不已。

      兄弟倆就相差一歲,朱祁鎮十八,朱祁鈺十七,倆人此時都身體健康,他都能想象,一旦朱祁鎮回國,大明必起內亂。

      襄王拍著腦袋惱道:“丟人,丟人,真是丟死人了!”

      即便如此,他也沒嚷出那句話來。

      王妃也歎息一聲,看向門外不語。

      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們苦惱的事情很快就會消失。

      從倭國回來後的那個秋天,看著因天災流離四散,又因人禍生離死別的百姓;

      看著皇帝為了製衡朝臣,一味的重用王振,對人不對事的一係列操作,潘筠便下定了決心。

      所以她放任事情的發展,不提醒,不阻止,直到它變成最壞的模樣。(本章完)
章節報錯
推薦閱讀

本站隻收錄已完結小說,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如有侵犯版權,請來站內短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處理。

可樂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