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征到皇帝正式接手指揮權前,大軍一直在輸,包括朱勇、吳克忠、井源和薛綬等久戰成名的勳貴將軍,朱勇和宋瑛等人更是直接戰死。
這讓皇帝懷疑起大明武將的能力,對一直否定他的英國公的不滿更是達到最高點。
同樣對英國公不滿的還有王振。
避過人,王振低聲對皇帝道:“英國公自然是英雄,隻是英雄已老,做事太過保守。全軍上下倒是敬佩他,各將領將他視為全軍第一,自出征以來,百官多聽他的意見,與陛下作對,可贏過哪一場?”
小皇帝忘了,英國公雖然一直在提建議,但實際指揮權卻在王振,大軍沒有哪一次真的聽從過英國公的建議。
此時,他大腦中全是英國公一而再,再而三的忿怒表達。
王振就不一樣了,他指揮大軍都是悄悄的做,或是通過旁敲側擊,讓皇帝順著自己的思路親自下令。
他不吵不鬧,安靜做事,輸了隻當沒這回事,贏了就奉承皇帝。
皇帝此時回想,腦子全是英國公、曹鼐等人嘰嘰喳喳的聲音,還有每日呈報上來輸掉的戰報,以及這段時間的狼狽。
這種狼狽讓他羞恥心卷起,讓他不願意回想,眼中隻有這兩日來的連勝。
兩日四場戰爭,他親自指揮,都贏了!
到底是瓦剌軍太強,他們真的不敵,還是他們太無能,指揮失利,卻把罪過推到朕的頭上來?
皇帝臉色變換不定,氣惱從心底升起。
他再一次拒絕采納英國公的建議。
當夜,烏雲密布,斥候驚慌失措的衝進來稟報:“東麵發現瓦剌大軍,約有兩萬餘人……”
“報——北麵發現瓦剌軍,約有萬餘人……”
“報——西麵和南麵皆發現瓦剌軍,陛下,我,我們被包圍了!”
皇帝猛地站起,不可置信:“怎會,吳克忠兄弟呢?他們不是在北麵阻擊敵軍嗎?還有楊洪,這多敵軍越過宣府,他是怎阻擋的?西麵……井源呢,他守著鷂兒嶺,怎會讓敵軍過來?”
英國公急忙問道:“西麵和南麵各有多少敵軍?”
斥候:“夜色太暗,看不清楚,但約莫有萬餘人。”
英國公略一思索便道:“我們往北太多,瓦剌軍可以避開井源,從鷂兒嶺後麵繞過,還有,井源已經兩日沒有消息傳來,不知……”
眾人心中一沉。
至於吳克忠兄弟倆,英國公沒有問,心明白,北麵讓這多瓦剌軍圍過來,他們隻怕凶多吉少了。
讓他在意的是南麵,英國公目光一沉:“楊俊既然奉命到懷來城北支援,怎會讓一支瓦剌軍繞到我們背後?”
一直以來,他都確定自己能把皇帝帶出去,這一下,他有些不確定了。
王振也有些慌,連忙對皇帝道:“陛下,此處離宣府不遠,宣府有朝廷大軍鎮守,北麵的瓦剌軍又隻有萬餘,不如從北麵突破……”
英國公猛地抬起頭來,終於不再忍耐,刷的一下抽出腰間佩劍,三步並做兩步,極速上前,噗嗤一聲就刺進王振胸膛。
王振瞪大雙眼,一臉不可置信地瞪著英國公。
英國公猝然出手,亦嚇了皇帝一跳,小皇帝手腳癱軟,震驚的看著英國公:“你,你,英國公要造反嗎?”
英國公麵沉如水,痛心疾首的看著皇帝:“陛下,你還要聽這閹奴擺布嗎?”
英國公壓抑不住的憤怒:“吳克忠兄弟為大軍前去阻擊追趕而來的瓦剌軍,井源為了引開西麵逼近的大軍,於鷂兒嶺和瓦剌大軍交戰,此時大軍就應該像約定好的那樣向南,一路躲過瓦剌的追擊!您卻一再聽這閹奴挑唆,不斷深入敵軍圈套,到今日,您還要聽他胡亂建議,深入陷阱嗎?”
小皇帝手抖了抖,慌忙看向四周,卻發現帳中的文武官員都無動於衷,竟然垂下眼眸躲開了他的視線。
王振被當胸一劍刺穿,人卻沒死,他驚慌失措的拔掉劍,跌倒在地,手腳並用的往皇帝身邊爬,一把抓住了皇帝的褲腿。
英國公卻不願就此罷休,提劍追上前去,憤怒的舉起劍就戳,十幾劍下去,王振便幾乎成一堆肉泥。
群臣愣怔的看著,完全沒想到,前一刻還對著他們作威作福的王振竟這樣在英國公劍下成了肉泥。
皇帝手腳發冷,驚嚇之下,竟一時不能出聲。
直到此刻,帳外聽出不對的禁軍才衝進來,看見此慘狀,一時不知所措,隻能提刀圍在皇帝身邊,戒備的看著英國公。
英國公沒有繼續,而是提劍往後退了三步,隔著禁軍和臉色蒼白的皇帝對望。
“陛下,你真的到現在都覺得自己的指揮沒錯嗎?”
皇帝臉色蒼白。
英國公沉痛道:“吳克忠兄弟至今沒有消息傳來,隻怕凶多吉少,鷂兒嶺凶險,北元騎兵厲害,井源怕是也……讓老臣心驚的是,瓦剌竟有大軍越過楊洪的防線堵在我們南邊,這已經是第二次了。”
英國公心痛道:“這意味著,楊俊這條提前備好的援線沒有起作用,此時不知宣府是什情況,楊洪是什情況,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怎敢輕言向北?這閹奴每每出口的軍政策略就跟放屁一樣,陛下卻聞之若香,叫老臣如何不怒,如何不心痛!
如今四麵被圍,您還看不出來,這兩日,他們節節敗退是在誘敵深入嗎?”
皇帝尖銳的反問:“英國公,你要因此造反嗎?”
“我不造反。”英國公平靜的又退後兩步,沉聲道:“我是要教陛下,術業有專攻,治國聽文臣的,打仗就應該聽武將的!作為皇帝,不必樣樣精通,會用人即可!”
皇帝似乎看出英國公真的沒有造反的意思,當即憤怒的指著英國公道:“你當著朕的麵殺朕的先生,這還不是造反?”
英國公撐著劍單膝跪地,沉痛道:“陛下,臣會為陛下,為大明盡忠的!但在此之前,老臣須得把陛下帶出去!”
一直沉默的文武官員們也紛紛跪地,目光沉痛的看著皇帝:“陛下,王振死不足惜,請陛下保重!”(本章完)